人權和國際人權概念概述
發(fā)布時間:2022-12-11 21:48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人權"這一概念的產生,同樣歸因于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的發(fā)展。從最初統(tǒng)治者為了化解社會矛盾,保障正常社會秩序和勞動力供應穩(wěn)定而對人權進行保護,到如今人權已經引起了全球人類的廣泛關注。人權的發(fā)展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納粹對猶太人民的瘋狂殺戮,也引起了人們對保護人權問題的反思。有關人權問題的討論被推上了國際高度。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一、人權概述
(一) 外國學者定義的人權概念
(二) 國內學界定義的人權概念
(三) 本文對于人權概念的觀點
二、概述人權的屬性
(一) 人權的實然性、應然性
(二) 人權的相對性、普遍性
(三) 人權的共同性和階級性
三、國際人權法
(一) 國際人權法的產生
(二) 國際人權法的演變歷程
(三) 國際人權法概念定義
(四) 國際人權法的具體特征
四、我國人權發(fā)展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權概念的普遍性[J]. 路易斯·亨金,王晨光. 中外法學. 1993(04)
[2]人權與法制理論研究綜述[J]. 饒方. 中國法學. 1991(04)
本文編號:3719558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一、人權概述
(一) 外國學者定義的人權概念
(二) 國內學界定義的人權概念
(三) 本文對于人權概念的觀點
二、概述人權的屬性
(一) 人權的實然性、應然性
(二) 人權的相對性、普遍性
(三) 人權的共同性和階級性
三、國際人權法
(一) 國際人權法的產生
(二) 國際人權法的演變歷程
(三) 國際人權法概念定義
(四) 國際人權法的具體特征
四、我國人權發(fā)展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權概念的普遍性[J]. 路易斯·亨金,王晨光. 中外法學. 1993(04)
[2]人權與法制理論研究綜述[J]. 饒方. 中國法學. 1991(04)
本文編號:37195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3719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