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氣候變化的國際法律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5 10:31
工業(yè)革命以來,人類社會在大量消費能源促進經(jīng)濟增長和社會繁榮的同時,也引發(fā)了氣候變化問題,氣候變化作為一個全球環(huán)境問題已經(jīng)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刂茪夂蜃兓仨氶_展廣泛的國際合作,而建立控制氣候變化的國際法律機制,則是開展廣泛國際合作的制度保障。但由于現(xiàn)行機制中的一些缺陷,導致控制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原地打轉(zhuǎn)、躊躇不前。本文首先分析控制氣候變化的國際法律機制的框架,闡述了《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產(chǎn)生、發(fā)展、影響、特征,分析了由公約和議定書為主干的控制氣候變化的國際法律機制的發(fā)展機制、市場機制及主要大國履行義務的情況。議定書的義務履行情況并不樂觀,本文認為現(xiàn)行控制氣候變化的國際法律機制存在重大缺陷,這些缺陷表面表現(xiàn)為制度設計上的缺陷,內(nèi)因則是國際利益沖突、南北發(fā)展不平衡和遵約機制的薄弱,正是這些原因造成了議定書的無奈和哥本哈根會議的失敗。加之國際金融危機的發(fā)生,對現(xiàn)象機制造成了巨大沖擊,使得控制氣候變化的國際法律機制的未來發(fā)展更加艱難,更加具有不確定性。全球變暖不等人,控制氣候變化的國際法律機制的完善勢在必行。本文認為應當在氣候變化基本原則的引導下,完善現(xiàn)行機制制度設計...
【文章來源】:東北林業(yè)大學黑龍江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附件一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情況圖[3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奧巴馬綠色新政的全球戰(zhàn)略含義[J]. 劉軍紅. 綠葉. 2009(03)
[2]合作與牽制:氣候變化的國際法律機制及其應對[J]. 楊華. 河北法學. 2008(05)
[3]節(jié)能減排立法之我見[J]. 黎亞菲. 法制與社會. 2008(10)
[4]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芻議[J]. 王曉麗. 湖北社會科學. 2008(01)
[5]試析中國—東盟自由貿(mào)易區(qū)爭端解決機制[J]. 周彧. 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 2007(04)
[6]《京都議定書》的缺陷分析[J]. 王璟珉,魏東.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3)
[7]《京都議定書》的實施與我國的環(huán)境保護工作[J]. 張梅. 有色金屬. 2007(02)
[8]論雙邊投資條約對國際投資法的發(fā)展:中國視角[J]. 宋曉.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2005(06)
[9]京都議定書的商機[J]. 寧益. 法人雜志. 2005(02)
[10]《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與國際法的發(fā)展:歷史回顧、重新審視與評述[J]. 楊興. 環(huán)境資源法論叢. 2005(00)
博士論文
[1]對話與合作:環(huán)境問題的國際政治經(jīng)濟學分析[D]. 王前軍.華東師范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國際氣候合作的可行性分析[D]. 甘恢運.華中師范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626468
【文章來源】:東北林業(yè)大學黑龍江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附件一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情況圖[3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奧巴馬綠色新政的全球戰(zhàn)略含義[J]. 劉軍紅. 綠葉. 2009(03)
[2]合作與牽制:氣候變化的國際法律機制及其應對[J]. 楊華. 河北法學. 2008(05)
[3]節(jié)能減排立法之我見[J]. 黎亞菲. 法制與社會. 2008(10)
[4]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芻議[J]. 王曉麗. 湖北社會科學. 2008(01)
[5]試析中國—東盟自由貿(mào)易區(qū)爭端解決機制[J]. 周彧. 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 2007(04)
[6]《京都議定書》的缺陷分析[J]. 王璟珉,魏東.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3)
[7]《京都議定書》的實施與我國的環(huán)境保護工作[J]. 張梅. 有色金屬. 2007(02)
[8]論雙邊投資條約對國際投資法的發(fā)展:中國視角[J]. 宋曉.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2005(06)
[9]京都議定書的商機[J]. 寧益. 法人雜志. 2005(02)
[10]《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與國際法的發(fā)展:歷史回顧、重新審視與評述[J]. 楊興. 環(huán)境資源法論叢. 2005(00)
博士論文
[1]對話與合作:環(huán)境問題的國際政治經(jīng)濟學分析[D]. 王前軍.華東師范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國際氣候合作的可行性分析[D]. 甘恢運.華中師范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6264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362646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