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對國際法的挑戰(zhàn)及其應對
發(fā)布時間:2021-05-20 07:39
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使國際交往更加便利和頻繁,但也對現有國際法律體系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國際法基本原則中的國家主權原則、國家責任原則以及國際法具體領域中的國際法居民制度、國際人道法、國際刑法、國際知識產權法、國際人權法、國際海洋法與國際海事法等,都受到了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的影響,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作為維護國際和平、促進國際社會共同發(fā)展的國際法,應當與時俱進,積極應對國際智能社會的各種挑戰(zhàn)。為此,國家之間應當加強合作,以人工智能的安全使用為目標,通過制定國際軟法、締結多邊條約、設立專門性國際機構等方式,引導人工智能技術健康發(fā)展,解決新科技帶來的國際新問題。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0,5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6 頁
【文章目錄】:
一、人工智能對國際法基本原則的挑戰(zhàn)
(一)人工智能對國家主權原則的挑戰(zhàn)
(二)人工智能對國家責任原則的挑戰(zhàn)
二、人工智能對國際法具體領域的挑戰(zhàn)
(一)人工智能對國際法居民制度的挑戰(zhàn)
(二)人工智能對國際人道法的挑戰(zhàn)
(三)人工智能對國際刑法的挑戰(zhàn)
(四)人工智能對國際知識產權法的挑戰(zhàn)
(五)人工智能對國際人權法的挑戰(zhàn)
(六)人工智能對國際海洋法、國際海事法的挑戰(zhàn)
三、國際法應對人工智能挑戰(zhàn)的途徑
(一)制定國際軟法
(二)修改和出臺多邊條約
(三)設立專門性國際機構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科技法迭代視角下的人工智能立法[J]. 龍衛(wèi)球. 法商研究. 2020(01)
[2]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國際組織法律文件的視角[J]. 孔慶江,王藝琳. 武大國際法評論. 2018(01)
[3]人工智能時代的國際關系:走向變革且不平等的世界[J]. 封帥. 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 2018(01)
[4]人工智能:第三軸心時代的來臨[J]. 王飛躍. 文化縱橫. 2017(06)
[5]具身性、認知語言學與人工智能倫理學[J]. 徐英瑾.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6)
[6]研發(fā)試驗階段的無人船舶所面臨的法律障礙及應對[J]. 王欣,初北平. 中國海商法研究. 2017(03)
[7]人工智能時代的制度安排與法律規(guī)制[J]. 吳漢東.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7(05)
[8]論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在著作權法中的定性[J]. 王遷.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7(05)
[9]作為權利基礎的人的尊嚴[J]. 艾倫·格沃斯,鐘夏露,孫雨菲. 中國人權評論. 2015(02)
[10]公司法人之國籍問題研究——兼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投資法>(草案征求意見稿)》第二章[J]. 梅珊. 法學雜志. 2015(10)
本文編號:3197381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0,5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6 頁
【文章目錄】:
一、人工智能對國際法基本原則的挑戰(zhàn)
(一)人工智能對國家主權原則的挑戰(zhàn)
(二)人工智能對國家責任原則的挑戰(zhàn)
二、人工智能對國際法具體領域的挑戰(zhàn)
(一)人工智能對國際法居民制度的挑戰(zhàn)
(二)人工智能對國際人道法的挑戰(zhàn)
(三)人工智能對國際刑法的挑戰(zhàn)
(四)人工智能對國際知識產權法的挑戰(zhàn)
(五)人工智能對國際人權法的挑戰(zhàn)
(六)人工智能對國際海洋法、國際海事法的挑戰(zhàn)
三、國際法應對人工智能挑戰(zhàn)的途徑
(一)制定國際軟法
(二)修改和出臺多邊條約
(三)設立專門性國際機構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科技法迭代視角下的人工智能立法[J]. 龍衛(wèi)球. 法商研究. 2020(01)
[2]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國際組織法律文件的視角[J]. 孔慶江,王藝琳. 武大國際法評論. 2018(01)
[3]人工智能時代的國際關系:走向變革且不平等的世界[J]. 封帥. 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 2018(01)
[4]人工智能:第三軸心時代的來臨[J]. 王飛躍. 文化縱橫. 2017(06)
[5]具身性、認知語言學與人工智能倫理學[J]. 徐英瑾.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6)
[6]研發(fā)試驗階段的無人船舶所面臨的法律障礙及應對[J]. 王欣,初北平. 中國海商法研究. 2017(03)
[7]人工智能時代的制度安排與法律規(guī)制[J]. 吳漢東.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7(05)
[8]論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在著作權法中的定性[J]. 王遷.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7(05)
[9]作為權利基礎的人的尊嚴[J]. 艾倫·格沃斯,鐘夏露,孫雨菲. 中國人權評論. 2015(02)
[10]公司法人之國籍問題研究——兼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投資法>(草案征求意見稿)》第二章[J]. 梅珊. 法學雜志. 2015(10)
本文編號:31973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319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