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ID管轄權(quán)下外國投資者及東道國適格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16 17:09
【摘要】:判定適格投資者的問題是ICSID仲裁庭取得管轄權(quán)的基石。目前尚無專門的國際條約對適格投資者進行準確界定,這使得ICSID仲裁庭對“投資者”的概念解釋有很大自由裁量的空間,間接性的擴大的ICSID管轄權(quán)的范圍。這種做法引發(fā)了外國投資者與東道國對于ICSID仲裁庭公正性的強烈質(zhì)疑與不滿,也造成了投資雙方的利益失衡。在目前的大量的國際投資爭議糾紛當中,最具有爭議性是外國投資者的資格問題。《公約》第25條的對于締約國及締約國國民做出了明確具體的概念限制。其中,爭端的一方當事人必須是東道國國家(或其組成部分或機構(gòu)),另一方當事人必須是具有私人投資者身份的另一締約國國民。這里所論述的另一締約國國民即為爭端當事國的另一締約國的自然人或法人。此外,作為爭端東道國的法人,但是被外國控制的法人,經(jīng)爭端雙方當事人的同意可以排除東道國國家國民不適用于ICSID仲裁庭管轄權(quán)的條款規(guī)定。另外與東道國的爭議焦點主要在國有企業(yè)的身份認定標準上、外國政府控制下的交易問題及各締約國組成機構(gòu)部分的身份認定問題。此外本文還涉及到關(guān)于第三國(非締約國,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者國際投資的外國投資者與東道國之間的交易)的ICSID仲裁的權(quán)利,雖然目前ICSID還沒有賦予此類當事國的仲裁權(quán)利,但這同樣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大量的ICSID仲裁庭做出的案例為視角切入分析各國在未來的有效應對措施,應當是在雙邊投資條約中采取列舉法對適格投資者的范圍做出具體的界定。我國應加強研究ICSID裁決實例與國際投資發(fā)展趨勢,從現(xiàn)有的問題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更好的利用ICSID解決與其他國家國民間的投資爭端。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海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D996.4
本文編號:2716326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海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D996.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蘊;徐崇利;;論國際投資法體系的碎片化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J];現(xiàn)代法學;2015年01期
2 趙駿;;國際投資仲裁中“投資”定義的張力和影響[J];現(xiàn)代法學;2014年03期
3 黃月明;;ICSID仲裁庭擴大管轄權(quán)的途徑及其應對——從“謝業(yè)深案”切入[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3年05期
4 王淑敏;;國際投資中“外國政府控制的交易”之法律問題研究——由“三一集團訴奧巴馬案”引發(fā)的思考[J];法商研究;2013年05期
5 周園;;試論ICSID語境下的適格投資者[J];時代法學;2013年04期
6 王朝恩;王璐;;國際投資法前沿問題與中國投資條約的完善——“中國與ICSID”國際投資法與仲裁高級研討會綜述[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7 謝寶朝;張淑梅;;國際投資法中的人權(quán)保護問題研究——以國際投資仲裁實踐為視角[J];國際商務研究;2013年01期
8 張正怡;;晚近ICSID仲裁庭管轄權(quán)裁決的實證考察——兼談我國首次被申訴案件的管轄權(quán)抗辯[J];時代法學;2011年06期
9 張慶麟;;論國際投資協(xié)定中“投資”的性質(zhì)與擴大化的意義[J];法學家;2011年06期
10 劉筍;;國際法的人本化趨勢與國際投資法的革新[J];法學研究;2011年04期
本文編號:27163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716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