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國際法論文 >

國際貨物買賣中所有權功能的弱化

發(fā)布時間:2019-09-07 09:56
【摘要】:所有權問題在國際貨物買賣法中居于何種地位,我國學者見仁見智。很多學者認為,因為所有權移轉是買賣合同區(qū)別于其他合同的本質所在,交易過程中若一方陷入破產境地,對貨物享有所有權的人可最大限度保護自己的利益,而且所有權問題與保險法下的風險轉移也存在聯(lián)系,因此,所有權問題是國際貨物買賣法中的核心問題。但是,這一所謂的核心問題在國際立法文件和有關司法實踐中,卻未能得到相應的映射。CISG這一貨物買賣領域迄今為止最為重要的國際公約,并未就貨物所有權移轉問題制定規(guī)則,英國1979年貨物買賣法是貨物買賣領域頗具影響的一部立法,甚至未在法條中明確賣方有向買方移轉貨物所有權的責任,但這種“核心問題缺失”的現(xiàn)狀,并未減損這兩部代表性立法文件的巨大影響。司法實踐也存在這樣的不對稱現(xiàn)象。有關國際貨物買賣的案件中,涉及所有權移轉爭議的案件并不多見。 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一個問題足夠重要,在某范疇中居于核心地位,其理應在相關實踐,,如貨物買賣立法和司法實踐中有相當多的表現(xiàn)形式。上述理論與實踐的“失衡”,實際上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的沖突,筆者以此為問題為出發(fā)點,展開了相應的研究。 如果說法學是一幢大廈,概念則是其基石。第一章對本文所涉若干重要基礎概念進行了比較研究,首先,某一買賣是否為國際貨物買賣,涉及對“國際性”標準的把握,而目前對何謂“國際性”,人們認識不一;其次,貨物是英美買賣法中一個特有的概念,大陸法系下僅存在“標的物”的概念,兩個概念既存在交叉之處,也存在不一致的地方;第三,英美法系的“title”,我國學者一般將其翻譯為“所有權”,實際上,就功能而言,這兩個概念并不完全對應。英美法系通過兩個概念,即“property”和“title”來表達大陸法意義下的所有權概念,英美法下“title”一般用于對同一物存在三個或三個以上權利主體的場合,通過比較不同的“title”來確定交易過程中的權利歸屬,而“property”更多是在靜態(tài)的物的歸屬的意義上使用,更適合于針對不動產或日常消費物進行權利狀況的描述。大陸法系則是用一個單一的概念即“所有權”來描述這些權利狀況。 在概念研究的基礎之上,第二章在規(guī)則層面展開研究。本章首先比較了幾種主要的不同的立法例,根據(jù)國際貨物買賣的特點,同時結合提單和INCOTERMS術語討論了所有權移轉規(guī)則問題。由于各國關于該問題立法上差異過大,摻雜提單和INCOTERMS術語因素后,各國對所有權移轉問題的認識更是混亂。因此,在很多情況下將不得不借助沖突法規(guī)則,在找到應適用的法律后,再確定所有權移轉問題。然而,由于沖突法固有的特性,尋找法律的過程中必須要面對諸多變量。實體規(guī)則的多樣性和沖突法規(guī)則的過于靈活,將導致規(guī)則的可預期性大大降低,從而使得貨物所有權人的權利能否得到保護充滿了不確定性。 事實上,在國際貨物買賣中,在所有權保護方法之外,貨款尚未獲得清償?shù)馁u方還可通過其他方法保護其權利。如果賣方尚未脫離對貨物的占有(可翻譯為仍占有貨物,占有作動詞),即使貨物所有權已經移轉至買方,賣方仍可對貨物行使留置權,即使其已經不是貨物所有權人,但在一定條件下其仍可將貨物轉售從而保護自身的權利;如果貨物已經交付運輸,即賣方已脫離對貨物的占有時,只要貨物尚未被交付買方,賣方可行使中途停運權。這些制度設計均與所有權因素無關。在所有權保護方法之外,這些制度可為賣方提供功能類似的方法。 貨物買賣作為一項商業(yè)實踐活動,參與主體不限于買賣雙方。在國際貿易實踐中,海運承運人是其中的重要參與人。為保障承運人的合法利益,兩大法系都規(guī)定了海運承運人在運費尚未獲得清償時所享有的對貨物的留置權。通過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立法例可知,立法或司法賦予船東留置船載貨物的權利為船東的利益提供了強大的制度保障。一旦船東對貨物行使留置權,貨物所有權人本應享有的所有權的各項權能均將受到限制,所有權所固有的對權利人的利益保障功能無疑會受到影響。 保險人也是國際貨物買賣中重要的參與人。國際貨物買賣中,所有權移轉、風險轉移與保險利益存在緊密關系,在貨物所有權移轉和風險轉移時間同一的情況下,區(qū)分何者是影響保險利益變動的因素并無實際意義。但是,因法定或約定原因造成兩者不同步的情況下,孰輕孰重頗值探討。經過比較法研究,可以認為風險轉移因素對保險利益的影響甚于所有權轉移因素,所有權的移轉對貨物風險負擔的判斷,相對而言不是那么重要。因此,所有權問題在保險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也不如我們想象的突出。 正是因為重視所有權問題,很多的國際貿易合同中都包含有所有權保留條款,以期買方破產時保護其利益。但是,在國際性背景之下,這一條款對賣方權利的保障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學者們對所有權保留條款的法律性質認識頗不一致,各國關于所有權保留的規(guī)則差異明顯,所有權保留的法律適用問題也尤為靈活。有英國法官指出,關于該領域的法律即使不是一片雷區(qū),也仿佛一座迷宮,人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前進,每一步都是如此。這就使得權利人的權利保護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所有權保障功能無疑受到減損。 對商品而言,所有權權能的內容不同于一般用于消費的物。其權能更多地是表現(xiàn)為一種決定權,最主要是決定商品價格和銷售數(shù)量的權利。在國內法中,商品的所有權人的這種決定權會受到一定的制約,而在國際層面,所有權人所受制約將更多,如反傾銷制度、反補貼制度和保障措施制度等,都會對所有權人的這種決定權形成限制。另外,各國對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視,以及其他問題的特定要求,都會對所有權人課以義務,給所有權人增添額外的負擔。 總之,不論是英美法系還是大陸法系,貨物買賣中所有權問題都呈現(xiàn)出一種弱化趨勢,即使不能說所有權問題在貨物買賣中毫無地位的話,但可以認為其象征性大于實質性。在國際貨物買賣中,這一弱化的趨勢更為明顯。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996.1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梁成;海運中途停運權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2 馬喜;國際貨物買賣中未獲貨款賣方對貨物的權利[D];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53296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53296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844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