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的責任”與不干涉內政原則
[Abstract]:Afte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domestic people from serious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and humanitarian law,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began to gradually put forward and practice the concept and principle of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However, eve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the basic posi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non-interference in internal affairs has not been fundamentally shaken. Therefore,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non-interference in internal affairs and the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the field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hould establish a dynamic flexible framework for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non-interference in internal affairs. Since the external intervention under the situation of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is a continuous and comprehensive method and proces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hould form a dynamic process of dialogue, communication and consult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search and game of legitimate reasons and basis, so that the "reserved rights" of the target State and the external intervention can be properly defined and constantly adjusted.
【作者單位】: 南京審計學院法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我國政府參與全球性治理若干法律問題研究”(10BFX098)
【分類號】:D998.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陳一峰;;不干涉原則作為習慣國際法之證明方法[J];法學家;2012年05期
2 胡錦濤;弗拉基米爾·普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lián)邦關于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lián)合聲明[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05年2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N];人民日報;2008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志鵬;;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國家主權原則的新視野[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2 薄振峰;王學臣;;文明相容視域中的人權對話——大沼保昭《人權、國家與文明》讀后[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3 何志鵬;;“自然的權利”與權利理論的發(fā)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4 繆因知;;論國際法上反人道罪的發(fā)生范圍與管轄權的演進[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7年02期
5 趙洲;;論國際社會提供保護責任的協(xié)助與補充屬性[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6 孫顯元;;寬容釋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7 尹瑋;;淺析國際非政府組織在國際法中的地位[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8 胡大偉;;論生存權的法律性質[J];北方法學;2008年04期
9 馬嶺;;社團成員的權利與社團的權利和權力[J];北方法學;2009年02期
10 張弘;;歐盟憲法公民社會權司法救濟及借鑒[J];北方法學;2009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瑾;主權財富基金國際監(jiān)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王瑛;李鴻章與晚清條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關曉銘;財產權利的政治邏輯[D];吉林大學;2011年
4 張楊;西方兒童權利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張健;專利權濫用及其法律規(guī)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潘華志;權利沖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7 張玉強;網(wǎng)絡輿情危機的政府適度反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謝建美;晚清政府主和派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9 曲麗濤;當代中國公民意識發(fā)育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0 薛靜麗;刑罰權的動態(tài)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春婷;;試論國際法下的不干涉內政原則——評西方國家干涉我國西藏事務[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8年07期
2 楊澤偉;;國際社會的民主和法治價值與保護性干預——不干涉內政原則面臨的挑戰(zhàn)與應對[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3 史達心;試論不干涉內政原則的實質及其在當代的發(fā)展[J];安徽大學學報;1986年01期
4 殷仁勝;李國際;;挑戰(zhàn)與對策:全球化時代的不干涉內政原則[J];理論月刊;2007年02期
5 朱世龍;劉宣佑;;中國外交不干涉內政原則探究[J];教學與研究;2009年08期
6 張忠祥;;試析中國對非洲外交中的不干涉內政原則[J];西亞非洲;2010年01期
7 李斌;;《保護的責任》對“不干涉內政原則”的影響[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8 趙晨;;東盟為修改“不干涉內政原則”尋找“最好方法”[J];世界知識;1999年21期
9 趙建文;周恩來關于互不干涉內政原則的思想[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10 康玉娟;;人權保護與不干涉內政原則的辯證關系研究[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劉武通;不干涉內政原則不容踐踏[N];光明日報;2012年
2 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研究員 任衛(wèi)東;小心“干涉別國內政”陷阱[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3年
3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中東研究所所長 劉中民;中國外交中國中東外交得與失[N];東方早報;2012年
4 國際問題專家 王澤非;理直氣壯何必說三道四[N];國際商報;2013年
5 張小楠;制定國際規(guī)則,中國不應缺席[N];光明日報;2012年
6 本報駐布拉格記者站 劉文才 周曉勤;抓住機遇 發(fā)展關系[N];光明日報;2003年
7 趙可金;中國要敢于接觸中東內政[N];國防時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伯軍;不干涉內政原則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楊薇;新中國外交與“不干涉內政原則”[D];外交學院;2013年
2 丁逸琛;不干涉內政原則在當代中國外交中的實踐[D];復旦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5236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523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