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國際法論文 >

土著人民自決權:基于國際人權法的理論辨析與實踐展望

發(fā)布時間:2018-12-10 07:48
【摘要】:隨著非殖民化運動的結束,國際社會和學界在是否應當擴大人民自決權適格主體的問題上產(chǎn)生了分歧。在一系列關于自決權的討論中,關于土著人群體是否擁有自決權的爭論自冷戰(zhàn)后期以來逐漸升溫。2007年聯(lián)合國大會正式通過的《聯(lián)合國土著人民權利宣言》第3、4條的措辭表明,土著人民理論上已正式被國際社會認可為自決權的持有者。土著人民能夠成為自決權的主體與持有者,既有自決權原則本身開放性因素的影響,也同非殖民化語境下誕生的相關習慣國際法規(guī)則密切關聯(lián)。換言之,土著人民自決權本質上是一種打上了"外部自決權"烙印的"內部自決權",在某些地方的政治實踐已經(jīng)達到一個相當?shù)母叨?值得國際法學人的持續(xù)關注。
[Abstract]:With the end of the decolonization movemen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ave been divided over whether the right of peoples to self-determination should be expanded. In a series of discussions on the 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 the debate over the right of indigenous peoples to self-determination has grown since the late cold war. The wording of article 3 of the United Nations Declaration on the Rights of Indigenous Peoples, adopted by the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 2007, indicates that In theory, indigenous peoples have been officially recog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s holders of the 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 Indigenous peoples can be the subjects and holders of the 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 which is influenced by the opening factors of the principle of self-determination itself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levant rules of customary international law born in the context of decolonization. In other words, indigenous peoples' 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 is essentially a kind of "internal right of self-determination" marked by "external right of self-determination". Political practice in some places has reached a considerable height and deserves the continued concern of international jurists.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98.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柳華文;中西合璧 匠心獨具——評《國際人權法教程》[J];政法論壇;2004年01期

2 劉洋;;論國際人權法的發(fā)展對中國人權法的影響[J];引進與咨詢;2006年09期

3 黃列;婦女和國際人權法[J];外國法譯評;1996年04期

4 孫世彥;論國際人權法下國家的義務[J];法學評論;2001年02期

5 王運祥;國際人權法初論[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6 李薇薇;國際人權法中不歧視原則的國內實施機制——加拿大與澳大利亞法律模式的借鑒[J];法學雜志;2003年04期

7 蔣雋;國際人權法在線資源概述[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8 白桂梅;加強國際人權法的研究[J];法學研究;2004年02期

9 李薇薇;論國際人權法中的平等與不歧視[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4年02期

10 楊成銘;論國際人權法中教育的目的性[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班文戰(zhàn);;國際人權法在我國人權法制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A];“‘人權入憲’與人權法制保障”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法研;國際人權法中的非歧視原則[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2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黃列;讓人權承認婦女[N];中國婦女報;2001年

3 白珉;西方“人權高于主權”太虛偽[N];世界報;2012年

4 本報記者 吳瓊;聯(lián)大通過決議保護數(shù)字化時代隱私權[N];法制日報;2013年

5 郭發(fā)中;擴大國際學術交流 繁榮國際法學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包世燁;國際人權法視角下的蒙面禁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7年

2 林亞松;國際人權法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3年

3 呂丹丹;傳染病全球控制之國際人權法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4 白皓;國際人權法視野下的強迫遷離[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5 薛磊;國際人權法中的個人[D];華東政法學院;2003年

6 黃欣;國際人權法與我國刑法的人權保護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7 閆琰;國際人權法視角下食物權研究[D];遼寧大學;2014年

8 楊巍;國際人權法與國際強行規(guī)則[D];湘潭大學;2007年

9 張長才;國際人權法中歧視的判斷標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8年

10 梁芙蓉;國際人權法中公正審判權初探[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237023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37023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0f2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