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我國國際商事仲裁臨時措施的決定權(quán)分配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practice is to give the arbitration tribunal and the court the right to decide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 models of legislation on this issue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isting legisl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points out that our country should adopt the legislative model freely chosen by the parties, and at the same time endow the court with the final decision of the measure.
【作者單位】: 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
【基金】:2009年杭州市社科基金項目(PR90900126)資助
【分類號】:D997.4;D925.7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笪愷;論國際商事仲裁中的財產(chǎn)保全──兼論我國的立法和司法實踐[J];法學評論;1995年04期
2 雷建玲;;仲裁民事保全裁定權(quán)歸屬探討[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3 趙秀文;;《國際商事仲裁示范法》對臨時性保全措施條款的修訂[J];時代法學;2009年03期
4 朱克鵬;論國際商事仲裁中的保全措施[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1995年05期
5 于喜富;;論仲裁臨時救濟措施的決定與執(zhí)行[J];山東審判(山東法官培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王艷陽;國際商事仲裁中的臨時保護措施制度——兼議我國相關(guān)制度的不足[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7 王顯榮;;司法權(quán)的中國特色限制——以我國商事仲裁中臨時措施決定權(quán)與執(zhí)行權(quán)的歸屬為視角[J];仲裁研究;2008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瑩璞;;論瑕疵仲裁協(xié)議之效力認定[J];北京仲裁;2007年02期
2 李霽;;論國際商會示范仲裁條款在中國的效力——實證分析和理論探討[J];北京仲裁;2007年02期
3 吳正坤;;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2007年仲裁規(guī)則述評[J];北京仲裁;2008年02期
4 李灃樺;;已撤銷商事仲裁裁決之承認與執(zhí)行實證研究——以Chromalloy案為例對《紐約公約》的適用分析[J];北京仲裁;2008年03期
5 張恒;;論美國仲裁協(xié)會國際仲裁規(guī)則中的緊急保全措施[J];北京仲裁;2008年03期
6 杜濤;;CISG之仲裁適用問題[J];東方法學;2009年03期
7 周清華;試論我國商事仲裁中的財產(chǎn)保全[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8 宋曉;;涉外仲裁條款的準據(jù)法——“恒基公司案”對實在法和法院裁判的雙重拷問[J];法學;2008年06期
9 ;法律加油站[J];法制與社會;2006年06期
10 梁智剛;徐進靜;;論仲裁申請的撤回及其相關(guān)問題[J];法制與社會;2008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應堅;范劍虹;;澳門仲裁裁決異議立法的比較研究[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私法卷)[C];2006年
2 卜璐;;淺議仲裁的經(jīng)濟性[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shù)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3 季燁;;國際投資條約中投資定義的擴張及其限度[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shù)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經(jīng)濟法、國際環(huán)境法分冊[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倪靜;知識產(chǎn)權(quán)糾紛訴訟外解決機制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2 齊湘泉;外國仲裁裁決承認及執(zhí)行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3 梁詠;中國投資者海外投資法律保障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4 趙寧;國際商事仲裁裁決撤銷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5 石慧;以條約為基礎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機制的評判[D];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嶸;國際商事慣例適用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2 陳薇;論國際投資仲裁中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平衡[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3 馬曉婧;解決投資爭議國際中心仲裁機制研究[D];南昌大學;2009年
4 花卉;論國際商事仲裁臨時措施[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5 裴露;ICSID仲裁裁決撤銷機制探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6 王翠玉;國際商事仲裁中公共政策事項的可仲裁性理論探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7 王曉青;國際商事仲裁中的第三人問題[D];吉林大學;2009年
8 徐婷;仲裁管轄權(quán)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9 常海霞;仲裁協(xié)議有效要件探討[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10 欒經(jīng)光;論國際商事仲裁的價值取向[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杜開林;對一起仲裁證據(jù)保全案的評析——兼論現(xiàn)行仲裁證據(jù)保全法律規(guī)定的不足[J];法律適用;2003年05期
2 笪愷;論國際商事仲裁中的財產(chǎn)保全──兼論我國的立法和司法實踐[J];法學評論;1995年04期
3 劉永明,王顯榮;“經(jīng)濟全球化”下國際商事仲裁領域臨時保全措施的發(fā)展趨勢——兼論我國國際商事仲裁領域臨時保全措施的完善[J];河北法學;2003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職業(yè)信息速遞[J];職業(yè);2010年07期
2 高亮;;我省去年68名縣處級以上干部因職務犯罪落馬[J];先鋒隊;2010年04期
3 朱薇;;法官落馬與司法拍賣[J];政府法制;2010年06期
4 張興軍;;2009年官員雷人語錄[J];政府法制;2010年04期
5 鄭根嶺;;試問貪官,到底誰在“害”你[J];政府法制;2010年02期
6 徐林林;;“勤政”的貪官更可怕[J];政府法制;2010年05期
7 何顯兵;;李莊案:法律精英和普羅大眾的羅生門[J];中國企業(yè)家;2010年02期
8 何鷹;;強制性標準的法律地位——司法裁判中的表達[J];政法論壇;2010年02期
9 周立權(quán);;中國各地訴訟案件形成“井噴”趨勢[J];政府法制;2010年02期
10 李蕭然;;優(yōu)酷連吃官司:都是盜版惹的禍[J];IT時代周刊;2010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升禮;;傾聽[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寧夏卷)[C];2010年
2 林劍;;高速公路經(jīng)營訴訟風險與防范的思考[A];中國高速公路管理學術(shù)論文集(2009卷)[C];2009年
3 白寧波;王縝;;顱腦損傷方式認定1例[A];全國第十二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4 林宗浩;;韓國環(huán)境權(quán)理論與實踐[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楊柳;;環(huán)境侵權(quán)示范訴訟制度研究[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蘇德軍;;論金融危機下的企業(yè)商業(yè)秘密保護[A];2009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知識產(chǎn)權(quán)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中國律師知識產(chǎn)權(quán)高層論壇論文集(上)[C];2009年
7 韓傳華;;企業(yè)破產(chǎn)的資產(chǎn)流失與股東受益問題探討[A];2009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經(jīng)濟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張f ;;中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下的擇地行訴探析[A];中國律師2009年海商法國際研討會論文和演講稿匯編[C];2009年
9 安瑞;;2009年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受理案件最新發(fā)展[A];中國律師2009年海商法國際研討會論文和演講稿匯編[C];2009年
10 陳立成;;誰有資格為精神障礙者“摘帽子”?[A];第二屆證據(jù)理論與科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卷)[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力;“雙渠道”化解土地承包經(jīng)營糾紛[N];經(jīng)濟日報;2010年
2 ;農(nóng)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糾紛仲裁規(guī)則[N];農(nóng)民日報;2010年
3 通訊員 楊俊平;駐馬店仲裁委員會調(diào)解中心成立[N];駐馬店日報;2010年
4 ;提高仲裁質(zhì)量 保證公平正義[N];中國人事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蔡萌;化解土地承包經(jīng)營糾紛有了新渠道[N];保定日報;2010年
6 鄭夢超;裝修報價明顯超出市場水平 消費者可否要求解除合同[N];中國消費者報;2010年
7 曹麗君 賈金霞;贛榆16名改制企業(yè)職工 獲工資賠償230多萬元[N];連云港日報;2010年
8 記者 楊大正 實習生 袁龍;歌手勞動仲裁第一案二次開庭[N];南方日報;2010年
9 梁嘉敏 王分枝;廣東啟動清欠“特別行動”[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孟曉蕊;“塵肺門”遭遇法律困境[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鳳泉;現(xiàn)代商事促裁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王艷冰;國際投資規(guī)則中的環(huán)境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3 費艷穎;專利權(quán)法律沖突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7年
4 張燁;論防止仲裁的訴訟化[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7年
5 黃先雄;司法謙抑論[D];湘潭大學;2007年
6 王開定;美國集體訴訟制度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7 薛永慧;群體糾紛訴訟機制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8 賀丹;破產(chǎn)重整控制權(quán)的法律配置[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9 胡偉良;兩岸仲裁法之修法建議[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10 蔡毅芬;勞動爭議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艷;論法院的生成[D];蘇州大學;2009年
2 曹吉鋒;弱勢群體民事訴訟保護問題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09年
3 周娟娟;民國上海涉外婚姻審判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4 王蓉;體育仲裁中的臨時措施探討[D];湘潭大學;2009年
5 楊翌;證券公司在證券經(jīng)紀業(yè)務中的注意義務[D];湘潭大學;2009年
6 彭莉;論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陳述[D];湘潭大學;2009年
7 胡丹;國際商事仲裁法律適用中的公共政策[D];湘潭大學;2009年
8 崔艷玲;論《華盛頓公約》第26條的適用[D];湘潭大學;2009年
9 魏敏;仲裁程序若干問題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10 王嶸;國際商事慣例適用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3215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32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