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險、激勵與監(jiān)管:ISDS仲裁員的身份沖突及其化解
[Abstract]:ISDS arbitrators have obvious identity, geographical origin and gender characteristics. To address the imbalanc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investment arbitrators, ICSID has begun to select as many women arbitrators as possible or arbitrator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natural dispute between the arbitrators appointed by the parties and the repeated interaction of the arbitrators' identities lead to the perceived risk, compromise risk and bias risk among the arbitrators. Expanding arbitration jurisdiction and maintaining the interests of ISDS system are the two main incentive paths for arbitrators. When different parties select arbitrators in ISDS, there is the problem of unequal information o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which leads to the emergence of grey market of arbitrators' information, which affects the arbitration procedure of ISDS. Timely and thorough disclosure by arbitrators of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parties and potential conflicts is essential to safeguarding the independence and impartiality of arbitrators. The double identity of arbitrators can lead to a conflict of issues, which leads to due process problems. Disclosure of situations that may give rise to reasonable doub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de of conduct for arbitrators may, to some extent, eliminate such conflicts.
【作者單位】: 西南政法大學(xué)法學(xué)院;重慶海聯(lián)學(xué)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合作主義視野中城鎮(zhèn)基層糾紛解決實證研究”(項目編號:13XFX015) 重慶市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課題“民事裁判中的司法控制與結(jié)果導(dǎo)向方法研究”(項目編號:YKC201501083)
【分類號】:D997.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勞動保障部近期舉辦勞動仲裁員資格培訓(xùn)班[J];中國勞動;2001年04期
2 劉俊,陳原斌;中英兩國仲裁法仲裁員制度之比較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xué);2003年08期
3 王國鋒;我國仲裁員制度的反思與整合[J];行政與法(吉林省行政學(xué)院學(xué)報);2004年06期
4 詹禮愿;試評中國內(nèi)地與港澳臺仲裁員責(zé)任制度[J];仲裁研究;2004年01期
5 王瓊妮;關(guān)于仲裁員行為規(guī)范的探討[J];仲裁研究;2005年02期
6 馬永雙,趙金龍;仲裁員制度的現(xiàn)狀與改進[J];河北法學(xué);2005年08期
7 王小莉;;律師仲裁員的身份沖突與防范初探[J];仲裁研究;2006年03期
8 蕭凱;;從富士施樂仲裁案看仲裁員的操守與責(zé)任[J];法學(xué);2006年10期
9 黃雁明;;特許仲裁員學(xué)會會員職業(yè)與行為道德準(zhǔn)則[J];北京仲裁;2007年03期
10 方圓;;《仲裁員名冊》內(nèi)是否有外籍仲裁員?[J];國際市場;2007年1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蔡鴻達;;簡評倫敦海事仲裁員協(xié)會五十周年研討會[A];中國仲裁與司法論壇暨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王睿;;仲裁員民事責(zé)任制度[A];當(dāng)代法學(xué)論壇(2011年第2輯)[C];2011年
3 陸菲;;中國貿(mào)仲仲裁規(guī)則與棉花仲裁員[A];2014’中國棉業(yè)發(fā)展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4年
4 趙保法;;論仲裁與調(diào)解相結(jié)合的仲裁理念[A];當(dāng)代法學(xué)論壇(2007年第4輯)[C];2007年
5 楊涵雯;;論仲裁的保密性[A];當(dāng)代法學(xué)論壇(二0一一年第三輯)[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魏耀榮;公正仲裁仲裁員的第一天職[N];法制日報;2004年
2 北京仲裁委員會秘書長 王紅松;建立獨立公正專業(yè)高效的仲裁員隊伍[N];法制日報;2005年
3 北京仲裁委員會秘書長 王紅松;堅持專業(yè)性原則 建立現(xiàn)代仲裁員制度[N];法制日報;2006年
4 中新社記者 許曉青;臺灣仲裁員 上!霸囂渎暋盵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5 記者韓江法 通訊員袁凌飛;平頂山仲裁委加強仲裁員隊伍管理[N];平頂山日報;2009年
6 記者 萬學(xué)忠 見習(xí)記者 張維;大陸仲裁員明年有望進入臺灣仲裁員名單[N];法制日報;2009年
7 南工;勞動仲裁員吃了閉門羹[N];工人日報;2000年
8 葉躍華 吉志銘;推行當(dāng)事人選擇仲裁員制度的實踐和思考[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2年
9 宋連斌;中國現(xiàn)行仲裁員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N];人民法院報;2002年
10 劉靜;北京規(guī)范人事仲裁員管理[N];組織人事報;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4條
1 陳建;論仲裁員在市場經(jīng)濟中的定位[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xué);2007年
2 胡偉良;兩岸仲裁法之修法建議[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6年
3 范銘超;仲裁員責(zé)任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2年
4 王生長;仲裁與調(diào)解相結(jié)合制度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xué);200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包文捷;仲裁員責(zé)任制度探析[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08年
2 王秀春;論仲裁員制度的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8年
3 袁芳;論中國特色的仲裁員法律責(zé)任制度[D];北京郵電大學(xué);2010年
4 李玉婷;論仲裁員的法律責(zé)任[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11年
5 郭楠;論仲裁員的權(quán)力和責(zé)任[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7年
6 孫英慧;關(guān)于我國仲裁員制度的法律思考[D];山東大學(xué);2007年
7 程潔;我國仲裁員準(zhǔn)入制度之完善[D];西南民族大學(xué);2011年
8 苗蕾;論仲裁員的責(zé)任[D];蘇州大學(xué);2012年
9 劉瑾瑾;仲裁庭審中仲裁員身份建構(gòu)研究[D];重慶大學(xué);2015年
10 劉威;仲裁員法律責(zé)任制度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15年
,本文編號:22860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286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