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dāng)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國際法論文 >

侵略罪管轄權(quán)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0-13 11:26
【摘要】:現(xiàn)代國家建立之初,國際社會對于國家對外使用武力并沒有實質(zhì)性的限制。然而,隨著戰(zhàn)爭傷亡情況的不斷惡化,這一現(xiàn)狀也開始發(fā)生變化。第一次世界戰(zhàn)后,國際聯(lián)盟對其締約國發(fā)動戰(zhàn)爭的權(quán)利進(jìn)行了在程序上限制。此外,世界各國也逐漸達(dá)成共識決定廢除戰(zhàn)爭作為推行其國家政策的合法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國際社會通過紐倫堡和東京國際軍事法庭對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的個人進(jìn)行了審判,明確了侵略罪是國際法上的犯罪。隨著國際法治的進(jìn)一步發(fā)展,國際社會也意識到:必須建立一個常設(shè)的國際刑事法院以實現(xiàn)對國際犯罪的懲治,實現(xiàn)并踐行國際正義,從而維持國際社會的和平與安全。為防止類似上個世紀(jì)兩次世界大戰(zhàn)悲劇的再次發(fā)生,國際社會構(gòu)建了維系世界各國命運(yùn)的聯(lián)合國集體安全機(jī)制,在國際關(guān)系中確立了“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相威脅”的原則,并賦予聯(lián)合國各主要機(jī)關(guān)維護(hù)世界和平與安全的職責(zé),從而對國家對外使用武力的行為做了進(jìn)一步的限制。與此同時,聯(lián)合國安理會也加強(qiáng)了與國際刑事法院建立建設(shè)性關(guān)系,以共同懲治那些嚴(yán)重威脅國際社會和平與安全的國際犯罪。2010年在羅馬規(guī)約締約國大會上通過了關(guān)于侵略罪的修正案,確定了侵略罪的定義以及法院對侵略罪行使管轄權(quán)的條件,這是國際社會為制止侵略行為、懲治侵略罪做出的又一重大的貢獻(xiàn)。雖然聯(lián)合國和國際刑事法院在實現(xiàn)維護(hù)世界和平與穩(wěn)定、制止侵略行為方面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作為這些國際組織成員,國家仍然是國際法最重要的主體。因此,國際社會應(yīng)積極推進(jìn)全球法治的進(jìn)程,鼓勵國家主動承擔(dān)懲治侵略罪的義務(wù),既要充分發(fā)揮國家管轄權(quán)的作用,也要防止與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quán)發(fā)生沖突,確保國際社會繼續(xù)以人本精神預(yù)防和懲治侵略罪,以維護(hù)國際社會的和平與安全。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最重要的是國家之間能夠相互尊重各國的國家主權(quán),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彼此的爭端。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odern stat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d no substantial restrictions on the use of force. However, as the war casualties continue to deteriorate, this status quo is also beginning to change.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the League of Nations imposed procedural restrictions on the rights of its contracting States to wage war. In addition,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come to a consensus to abolish war as a legitimate tool for pursuing their national policies.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ried the individual who launched the war of aggression through the Nuremberg and Tokyo International military Court, and made it clear that the crime of aggression is a crime in international law.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also realiz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permanent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to punish international crimes, to realize and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ustice, and to maintain peace and secur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recurrence of tragedies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last century's two world war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established a United Nations collective security mechanism that sustains the destiny of the nations of the world and has established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principle of "the prohibition of the use or threat of use of force", The principal organs of the United Nations have been entrusted with the responsibility of maintaining world peace and security, thus further restricting the use of force by countries abroad. At the same time,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has strengthened its construc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With a view to jointly punishing international crimes that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peace and secur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 amendment on the crime of aggression was adopted by the Assembly of States parties to the Rome Statute in 2010, establishing the definition of the crime of aggression and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Court may exercise jurisdiction over the crime of aggression, This is another major contribution made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stop acts of aggression and punish the crime of aggression. Although both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of world peace and stability and the suppression of acts of aggression, as members of thes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e State remains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 of international law. Accordingl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process of the global rule of law and encourage State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in assuming the obligation to punish the crime of aggression, both by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national jurisdiction and by preventing conflicts with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To ensure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ontinues to prevent and punish the crime of aggression in a people-oriented spirit in order to maintain its peace and security.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States can respect each other's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settle their disputes in a peaceful manner.
【學(xué)位授予單位】:外交學(xué)院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D997.9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澤憲;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quán)的性質(zhì)[J];法學(xué)研究;2003年06期

2 盛紅生;國際刑事法院在實現(xiàn)國際正義和維護(hù)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J];世界經(jīng)濟(jì)與政治論壇;2003年03期

3 王秀梅,杜澎;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quán)的屬性[J];現(xiàn)代法學(xué);2003年03期

4 彭文華,郭文東;論國際刑事法院之管轄權(quán)[J];佛山科學(xué)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3年03期

5 廖敏文;國家與國際刑事法院的國際合作與司法協(xié)助義務(wù)述評[J];現(xiàn)代法學(xué);2003年06期

6 許楚敬;國際刑事法院行使管轄權(quán)與國家的同意[J];時代法學(xué);2004年01期

7 許楚敬;論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quán)與聯(lián)合國安理會職權(quán)的關(guān)系[J];華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4年02期

8 王燁;評國際刑事法院的強(qiáng)制性管轄權(quán)[J];焦作工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4年03期

9 薩海斌,熊海燕;論《羅馬規(guī)約》與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quán)[J];山西高等學(xué)校社會科學(xué)學(xué)報;2004年10期

10 劉正;中國在“后國際刑事法院時代”的應(yīng)對策略[J];西南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1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余劍;;論國際刑事法院對非成員國公民管轄權(quán)的合法性[A];2008全國博士生學(xué)術(shù)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2 黃文旭;;論國際刑事法院對恐怖主義犯罪的管轄權(quán)[A];2008全國博士生學(xué)術(shù)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3 謝焱;;試論國際刑事法院引渡國際犯罪人的基本法律問題——卡拉季奇引渡案若干法律問題的分析[A];2008全國博士生學(xué)術(shù)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仁文;中國與國際刑事法院[N];檢察日報;2005年

2 秉 直 秀 梅 黃 芳;國際刑事法院相關(guān)問題探索[N];人民法院報;2003年

3 北京師范大學(xué)刑事法律科學(xué)研究院教授 博士生導(dǎo)師 黃風(fēng);國際刑事法院:能否一碗水端平[N];法制日報;2009年

4 宋杰;國際刑事法院逮捕令影響幾何[N];法制日報;2011年

5 武漢大學(xué)國際法研究所 黃峗琴;國際刑事法院逮捕令制度述評[N];人民法院報;2011年

6 記者 孫天仁;荷蘭國際刑事法院作出首例判決[N];人民日報;2012年

7 劉仁文;再訪國際刑事法院[N];法制日報;2012年

8 新華社記者 馮堅;國際刑事法院:歐美爭執(zhí)難休[N];檢察日報;2002年

9 趙雯;五問國際刑事法院[N];檢察日報;2003年

10 劉仁文;國際刑事法院就要獨(dú)立、公正、有效[N];檢察日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7條

1 劉健;論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quán)[D];湘潭大學(xué);2007年

2 張磊;中國與國際刑事法院:現(xiàn)狀與展望[D];吉林大學(xué);2007年

3 張貴玲;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quán)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08年

4 于南;國際刑事法院法官裁量權(quán)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2年

5 肖鈴;國際刑事證據(jù)規(guī)則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09年

6 蘇敏華;“羅馬規(guī)約”程序與證據(jù)規(guī)則研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11年

7 陸靜;國際檢察官裁量權(quán)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勁松;論國際刑事法院與安理會的關(guān)系[D];貴州大學(xué);2008年

2 范濤;論國際刑事法院的獨(dú)立性[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08年

3 閆潔瓊;論安理會與國際刑事法院的關(guān)系[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8年

4 俞蕾;國際刑事法院被害人參與訴訟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9年

5 蔣凌云;國際刑事法院被判刑人移管制度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0年

6 羅黎莉;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quán)及其在審判實踐的體現(xiàn)[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09年

7 嵇建國;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quán)研究[D];南昌大學(xué);2009年

8 姜斕;論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quán)[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0年

9 凌梅紅;從《羅馬規(guī)約》看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quán)[D];華東政法學(xué)院;2004年

10 榮玫;國際刑事法院逮捕并移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xué);2006年

,

本文編號:226844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26844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3023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