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中的國際經(jīng)濟法:中國的態(tài)度、角色和路徑》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the trend of legal globaliza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mong them,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as the subjec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ctivities,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 of a monographic study, this book explores the new and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 book is divided into three topics, namely,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and other area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The basic research ideas of this book are to focus on the changin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with a broad world perspective, and to study the role of China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from a local perspective.
【分類號】:D99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安;評對中國國際經(jīng)濟法學科發(fā)展現(xiàn)狀的幾種誤解[J];東南學術;1999年03期
2 王彥志;國際經(jīng)濟法的憲政進路[J];當代法學;2004年04期
3 黃睿;論信息時代構建國際經(jīng)濟制度的趨勢[J];科技與法律;1998年03期
4 鐘威廉;;國際經(jīng)濟法研究[J];法學評論;1983年Z1期
5 亞鷹;《國際經(jīng)濟法》譯著簡介[J];政治與法律;1989年02期
6 張敬前;;也論國際經(jīng)濟法的范圍——兼與廖德功 李春玲同志商榷[J];現(xiàn)代法學;1991年06期
7 高爾森,程寶庫;論國際經(jīng)濟法與國際公法、國際私法的關系[J];南開管理評論;1997年01期
8 章尚錦;論國際經(jīng)濟法[J];法學雜志;2001年01期
9 韋經(jīng)建,何志鵬;論國際經(jīng)濟法的公平原則[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03期
10 王軍,高建學;關于國際經(jīng)濟法與國際商法的學科設置的思考[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那力;王作全;;法經(jīng)濟學與國際經(jīng)濟法學[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2 溫融;;論國際法的人性基礎[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3 何其生;楊澤偉;張輝;許威;;中國國際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論文集編印說明[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經(jīng)濟法、國際環(huán)境法分冊[C];2008年
5 ;論文集編印說明[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6 余敏友;廖麗;;WTO培訓調查研究報告[A];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二○○七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黎四奇;;對國際金融法進路的現(xiàn)實評價與展望[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經(jīng)濟法卷)[C];2006年
8 李楨;;全球化對中國海運有毒有害物質污染責任立法的影響[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劉彬;;WTO對RTAs的“適度規(guī)制論”——有關GATT第24條討論的啟示[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經(jīng)濟法卷)[C];2006年
10 江偉鈺;;21世紀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平衡系統(tǒng)持續(xù)發(fā)展的法律架構[A];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與環(huán)境資源法的熱點問題研究——2006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四)[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劉可;北京市國際經(jīng)濟法研究會正式成立[N];北京日報;2010年
2 陳艷風 洛陽師范學院;《國際經(jīng)濟法》(第三版)指誤[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3 英國華威大學法學院院長邁克·麥克威爾;WTO與國際經(jīng)濟法[N];法制日報;2000年
4 李萬強 西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國際經(jīng)濟法的正本清源[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張曉東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法學院;國際經(jīng)濟法“涉外性”的兩重含義[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北京萬國學校;2007國際經(jīng)濟法大綱變化解讀[N];人民法院報;2007年
7 邢剛;“三國法”,重要知識點幫助獲高分[N];檢察日報;2006年
8 記者 劉嵐 通訊員 莊亦正 趙正輝;促進對外開放 維護經(jīng)濟安全[N];人民法院報;2006年
9 蔡從燕;趨利避害 科學發(fā)展[N];人民日報;2006年
10 楊濤;反跨國賄賂,司法要先行動[N];法制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國元;博弈與協(xié)調—WTO體系下國際經(jīng)濟法律體系的重構[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2 劉燕南;論實用主義法理學進路下的國際經(jīng)濟法[D];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6年
3 石慧;以條約為基礎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機制的評判[D];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
4 劉彬;RTAs涌現(xiàn)背景下國際貿易法治秩序的重構[D];廈門大學;2008年
5 賈琳;跨國公司監(jiān)管機制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6 顧婷;國際公法視域下的WTO法[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7 韓秀麗;論WTO法中的比例原則[D];廈門大學;2006年
8 代中現(xiàn);WTO框架下中國區(qū)域貿易一體化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9 岳樹梅;國際能源合作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10 衣淑玲;國際人權法視角下《TRIPS協(xié)定》的變革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鋒;國際經(jīng)濟法價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2年
2 馬懿;國際經(jīng)濟法量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3 胡雁忠;國際經(jīng)濟法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研究——從環(huán)境與貿易的視角[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4 黃鶴;論聯(lián)合國在國際經(jīng)濟法中的作用[D];蘇州大學;2004年
5 費斐;國際經(jīng)濟法雙語教學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6 李緯華;國際經(jīng)濟法中的強行法與任意法[D];清華大學;2003年
7 趙化明;論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經(jīng)濟法的新發(fā)展[D];大連海事大學;2004年
8 孟曉超;國際經(jīng)濟法的女性主義視角評析[D];吉林大學;2006年
9 楊寶麗;國際經(jīng)濟法價值研究[D];西北大學;2006年
10 焦?jié)?國際經(jīng)濟法的區(qū)域視角[D];吉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1766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17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