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安理會立法權(quán)的法律基礎及憲法規(guī)制
[Abstract]:The Security Council adopted resolutions 1373 and 1540 respectively to deal with the threat of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and to prevent the proliferation of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Because of its obvious legal content, the Security Council is considered to have set a precedent for the exercise of "legislative power". The legislative power of the Security Council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mplied power. At the same time, its exercise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inciple of subordination.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
【分類號】:D99;D813.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錢文榮;;聯(lián)合國開創(chuàng)了兩個危險先例[J];和平與發(fā)展;2011年04期
2 白龍;周林剛;;立法官僚的興起與封閉——以1979年~2010年全國人大立法為中心的考察[J];文化縱橫;2011年03期
3 錢牧;;西方國家典型性權(quán)力監(jiān)督制約機制比較研究[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4 許長榮;傅孫久;;福建地方立法15年[J];福建人大;1994年10期
5 安兆禎;;俄羅斯與中俄關(guān)系大事輯錄(2011年5—6月)[J];西伯利亞研究;2011年04期
6 趙建文;;聯(lián)合國安理會在國際法治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04期
7 孫全勝;;淺析洛克的公民政府思想及其對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的啟示[J];延邊黨校學報;2011年03期
8 王天友;;把特區(qū)立法權(quán)優(yōu)勢轉(zhuǎn)變?yōu)榘l(fā)展優(yōu)勢[J];人民之聲;2011年07期
9 尤默;;前郭縣人大常委會組建立法工作聯(lián)絡員隊伍[J];吉林人大;2011年08期
10 靳呈偉;;西方總統(tǒng)制國家政黨參與公共政策過程淺論——以美、法兩國為例[J];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張保華;;論孫中山的憲政思想[A];孫中山與中華民族精神論文專輯[C];2003年
2 陳新;;人大制度中的檢察機關(guān)地位分析[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輯)[C];2008年
3 程明芷;;論孫中山的民權(quán)主義[A];孫中山與中華民族精神論文專輯[C];2003年
4 閆海;;規(guī)制機構(gòu)的獨立性:分權(quán)理論框架下的論證[A];城市經(jīng)濟與微區(qū)位研究——全國城市經(jīng)濟地理與微區(qū)位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季益貴;;在地方人大執(zhí)法檢查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A];2005湖南省地方人大執(zhí)法檢查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榮寧;;以德為本 依法治國[A];改革 求實 創(chuàng)新——青海省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20周年優(yōu)秀論文集[C];199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特派記者 肖隆!「咧救;建議支持東莞成較大市取得立法權(quán)[N];東莞日報;2011年
2 記者 高浩榮 張濱陽;朝鮮強硬回應安理會決議,稱將采取3項措施[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3 本報評論員;達賴所謂的“立法權(quán)”實質(zhì)是圖謀“西藏獨立”[N];西藏日報;2008年
4 ;回應安理會決議 薩利赫愿意對話[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5 記者段吉勇;伊必須遵守安理會決議[N];人民日報;2002年
6 新華社記者 楊玉華;立法權(quán)竟用來為部門斂財[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7 記者 王湘江 顧震球;安理會決議呼吁立即停火,美國棄權(quán)[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8 ;俄外交部認為伊在履行安理會決議[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9 記者王波、梁有昶;伊稱抵抗入侵不違反安理會決議[N];人民日報;2002年
10 梁強;安理會內(nèi)部開始新一輪較量[N];財經(jīng)時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吳建銘;民初(1912-1913)立法與行政關(guān)系的論爭[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2 劉俊杰;當代中國權(quán)力制衡結(jié)構(gòu)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伊俊陽(Doan Tuan Duong);北約對利比亞的干涉:北約空襲及武器援助的合法性與合理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2 劉志軍;哈爾濱市人民代表大會的立法進程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8年
3 楊文濤;人大與法院關(guān)系之辯析[D];蘇州大學;2007年
4 段中衛(wèi);論美國國會制度及其運作[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5 魏海群;美國三權(quán)分立制度的歷史發(fā)展及其啟示[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高巍;地方人大建立立法助理制度初探[D];吉林大學;2007年
7 焦軼榮;東南亞威權(quán)政治時期政府與議會關(guān)系淺析[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8 楊金友;孟德斯鳩分權(quán)制衡思想及其對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啟示[D];湘潭大學;2008年
9 李鳳菊;兩次海灣戰(zhàn)爭時期的英國對美政策[D];南京大學;2011年
10 程宏;人大預算審批制度的改革與完善[D];湖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1394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139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