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以來東南亞海盜的特點及懲治對策
本文選題:東南亞海盜 + 《海洋法公約》 ; 參考:《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摘要】:21世紀以來東南亞海盜活動出現(xiàn)規(guī);⒔M織化且與恐怖分子相勾結特點,但海盜襲擊事件有所減少,這與亞洲各國的努力密切相關!秮喼薮驌艉1I及武裝搶劫船只合作協(xié)議》在海盜及武裝搶劫船只的認定及合作機制方面的規(guī)定彌補了《海洋法公約》規(guī)定的不足。針對東南亞海盜活動的特點,應進一步在海盜的認定及合作機制方面進行完善。
[Abstract]:Since the 21 st century , the activities of piracy in Southeast Asia have been scaled up , organ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llusion of terrorists , but the piracy attacks have been reduced ,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fforts of the Asian countries . The cooperation agreement between the Asian States to combat piracy and armed robbery against ships has made up for the inadequate provisions of the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 In respons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iracy in South - East Asia , further improvement should be made i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operation mechanisms of piracy .
【作者單位】: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
【基金】:遼寧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W2010318) 遼寧省社科聯(lián)課題(2010LSLKTFX-37)
【分類號】:D997.9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可;東南亞的海盜問題與亞太地區(qū)安全[J];當代亞太;2002年03期
2 王健;戴軼塵;;東南亞海盜問題及其治理[J];當代亞太;2006年07期
3 陳以定;東盟地區(qū)論壇的發(fā)展對中國安全環(huán)境的影響[J];東南亞縱橫;2003年04期
4 張志剛,陳以定;試析中國—東盟安全機制的建構[J];東南亞縱橫;2005年05期
5 黃其淮;“9·11”事件后的中國周邊安全形勢分析[J];東南亞研究;2004年05期
6 陳琪;;經(jīng)濟區(qū)域化對東亞和平的意義[J];國際政治科學;2005年01期
7 趙銳玲;東盟對南中國海問題的介入及其消極影響[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8 劉寧寧;;從“大國均衡”到“合作安全”——析東盟安全觀的轉變與影響[J];企業(yè)家天地;2006年03期
9 孟祥青;參與多邊安全合作: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1年10期
10 李鴻階;東盟安全戰(zhàn)略新調整及我國的對策[J];亞太經(jīng)濟;200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曲波;;國際法上海盜罪的認定與懲治[A];中國海洋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趙乾坤;大國權力與地區(qū)規(guī)范[D];外交學院;2006年
2 郭淵;南海地緣政治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齊長安;軟國力競爭與中國的戰(zhàn)略選擇[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陳以定;東盟區(qū)域安全機制研究[D];暨南大學;2004年
3 林霖;冷戰(zhàn)后東盟安全戰(zhàn)略調整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樊核力;冷戰(zhàn)后中國與東盟關系的現(xiàn)狀與前景[D];延邊大學;2006年
5 張欣;國際海洋石油共同開發(fā)的法律問題研究及中國的開發(fā)現(xiàn)狀[D];中國海洋大學;2006年
6 李朝飛;中國能源安全與中國—東盟關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7 李政;日本對南中國海的滲透:地緣政治學的分析[D];暨南大學;2006年
8 桑麗;東南亞合作安全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9 費蕓;歐盟安全觀與東盟安全觀比較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7年
10 邵君;試析海上反恐的國際合作模式[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麗柏;;論海洋權益的軍事保護[J];求索;2006年1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邵水清;警惕美韓聯(lián)合軍演背后的陰謀[N];中國礦業(yè)報;2010年
2 公安部 陳偉;緊追權與海洋權益維護[N];光明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賈娜 賈富彬;海拋:拋掉的是海洋意識[N];檢察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吳瓊;北極海域的國際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王金強;國際海底資源分配與美國的政策選擇[D];復旦大學;2011年
3 何秋竺;爭議區(qū)域石油資源共同開發(fā)法律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紅艷;中國與《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的互動關系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7年
2 叢旭東;國際法對海盜行為的規(guī)制與完善對策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3 吳迪;北極地區(qū)外大陸架劃界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張留麗;論沿海國對船只污染的管轄權[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5 鄧文彬;春曉油氣田開發(fā)的正當性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6 韓逸疇;論北極地區(qū)之國際法治理[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王靜怡;論人類共同繼承財產(chǎn)原則[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8 李宛蔓;專屬經(jīng)濟區(qū)內的軍事測量活動的法律性質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9 嚴力;現(xiàn)代海盜問題的國際法視角審視[D];復旦大學;2011年
10 楊子嘉;論打擊索馬里海盜國際軍事合作機制的構建[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542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054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