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海域法律地位爭端及其解決
本文選題:北極海域 + 直線基線; 參考:《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摘要】:關于北美大陸北部毗鄰的北極海域法律地位,加拿大與美國等國家各執(zhí)一辭。前者主要依據其對"直線基線"和"歷史性所有權"的理解。后者認為,不應依據過去的氣候、地理、水文等狀況來判斷,全球氣候的變暖,冰層的變薄或者消失,將使北極海域冰層的法律地位發(fā)生質的改變。北美大陸北部毗鄰的北極海域法律地位爭端如何解決?"北極南極化"的觀點不可行,化解現(xiàn)有北極條約之間的沖突是解決北極海域法律地位爭端的前置問題。北極區(qū)域的環(huán)境保護應提升到國際合作的程度,敦促各國就北極海域環(huán)境保護達成協(xié)議;各國在北極海域的問題上加強合作十分必要;我國應積極參與北極事務。
[Abstract]: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mong other countries, hold the same legal status in the Arctic waters adjacent to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North American continent. The former is mainly based on its understanding of "straight baseline" and "historical ownership". The latter holds that the global warming and the thinning or disappearance of ice sheets should not be judged on the basis of past climatic, geographical and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which will result in a qualitative change in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Arctic sea ice. How is the legal status dispute over the Arctic waters adjacent to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North American continent resolved? " The idea of arctic Antarctica is not feasible. Resolving conflicts between existing Arctic treaties is a leading issue in resolving legal status disputes in Arctic water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Arctic region should be promoted to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urging all countries to reach an agreement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Arctic area; it is necessary for all countries to strengthen cooperation on the issue of Arctic waters; China shoul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Arctic affairs.
【作者單位】: 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
【基金】: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科研項目“北極航道戰(zhàn)略研究”(NBQY200801)
【分類號】:D993.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劉惠榮;楊凡;;國際法視野下的北極環(huán)境法律問題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李響;;極地法律問題[J];生態(tài)學雜志;2012年02期
2 閻鐵毅;;北極航道所涉及的現(xiàn)行法律體系及完善趨勢[J];學術論壇;2011年02期
3 董躍;陳奕彤;李升成;;北極環(huán)境治理中的軟法因素:以北極環(huán)境保護戰(zhàn)略為例[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4 劉惠榮;陳奕彤;;北極法律問題的氣候變化視野[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5 劉惠榮;董躍;;中國海洋權益法律保障視野中的極地問題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6 劉惠榮;陳奕彤;董躍;;北極環(huán)境治理的法律路徑分析與展望[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7 韓逸疇;;論聯(lián)合國與北極地區(qū)之國際法治理[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韓逸疇;論北極地區(qū)之國際法治理[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劉秀;美加北極群島水域的相關法律問題研究及其對中國的啟示[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于晨;南極環(huán)境保護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郭叢溪;“北極之爭”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5 羅婷;北極海洋權益爭端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古祖雪;;現(xiàn)代國際法的多樣化、碎片化與有序化[J];法學研究;2007年01期
2 王秀梅;;試論國際法之不成體系問題——兼及國際法規(guī)則的沖突與協(xié)調[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海玲;胡穎欣;;論國際立法趨勢下我國涉外民事訴訟管轄權的完善[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社科版);2006年04期
2 詹明;劉承濤;;不動產合同糾紛訴訟協(xié)議管轄初探——兼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24條的理解[J];江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3 蔡玉桂;;淺議我國勞動爭議處理機制的現(xiàn)狀及改革——從仲裁前置程序之視角分析[J];法制與社會;2010年29期
4 秦偉;李娜;;論不動產糾紛專屬管轄[J];學習論壇;2010年11期
5 劉力;;析涉外繼承中的專屬管轄[J];人民司法;2008年13期
6 李佑標;試論軍事刑事司法專屬管轄的根據[J];武警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7 曾建平;;不動產糾紛專屬管轄探析[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8 劉承濤;王倩;;淺論擴大協(xié)議管轄的必要性[J];企業(yè)導報;2009年04期
9 李令華;英挪漁業(yè)案與領;的確定[J];現(xiàn)代漁業(yè)信息;2005年02期
10 高偉濃;東南亞地區(qū)的海洋法實踐(之二)[J];東南亞研究;199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中美知識產權糾紛出現(xiàn)升級趨勢[A];中國縫制械行業(yè)“十一五”發(fā)展戰(zhàn)略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王傳麗;張薇;;兩岸四地民商事判決承認與執(zhí)行的若干法律問題[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六)[C];2007年
3 杜煥芳;;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轄權實證研究——一個以司法為中心的考察[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私法卷)[C];2006年
4 姜丹明;;涉外知識產權案件的管轄權問題[A];專利法研究(2001)[C];2001年
5 陳涌昊;;論方便旗船突出存在的幾個問題及PSC對策[A];山東航海學會、山東海事局2007年度優(yōu)秀論文專刊[C];2007年
6 崔明健;;論互聯(lián)網上國際商標侵權案件的管轄權[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7 俞志龍;;處理專利侵權和無效爭議的法律程序研究[A];專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8 韋經建;陳澤桐;;關于建立內地與香港民商事區(qū)際司法協(xié)助制度的若干問題[A];中國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9 劉迎霜;;臺灣地區(qū)公司重整程序[A];中國商法年刊(2006)——合伙與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10 程保志;;從MOX核燃料廠爭端審視歐洲法院專屬管轄權的擴張[A];中國歐洲學會歐洲法律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 鄒鋼 王伯文;物業(yè)糾紛案件專屬管轄探析[N];人民法院報;2009年
2 黃迎凱;芻議我國不動產糾紛專屬管轄制度[N];江蘇經濟報;2011年
3 曉峻;挪威政府部分開放北極海域石油勘探[N];中國石油報;2003年
4 楊弘磊;非專屬管轄二題[N];人民法院報;2004年
5 吳軍 陳富貴;關于不動產糾紛專屬管轄原則的幾個問題[N];江蘇法制報;2006年
6 記者 潘治;北歐可能會更冷[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7 季紅;對不動產糾紛專屬管轄的理解[N];江蘇法制報;2007年
8 許森安;應準確理解《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N];中國海洋報;2010年
9 杜煥芳;如何確定與行使涉外民商事管轄權[N];人民法院報;2006年
10 陳柏安 糜志豪;我國涉外民事訴訟管轄權規(guī)定有弊端[N];江蘇經濟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吳瓊;北極海域的國際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杜聞;民事再審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穎華;民事審判專屬管轄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2 劉江萍;西北航道的政治與法律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施明浩;北極航道法律地位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4 劉秀;美加北極群島水域的相關法律問題研究及其對中國的啟示[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魏小凡;我國民事訴訟地域管轄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06年
6 商懌;國際民商事訴訟中的協(xié)議管轄制度研究[D];外交學院;2007年
7 龐景;專利跨國侵權案件管轄權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8 袁昌浩;論內地與香港民事管轄權的沖突與協(xié)調[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9 雷陽;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10 張旭東;國際民事訴訟管轄權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0509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050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