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俄挪北極海洋劃界條約評析
本文選題:俄羅斯 + 挪威 ; 參考:《東北亞論壇》2011年05期
【摘要】:2010年簽署2011年批準生效的俄羅斯與挪威關于巴倫支海和北冰洋的海域劃界與合作條約,"一攬子"解決了兩國長達40年的海洋劃界爭端及漁業(yè)與跨界油氣田開發(fā)問題,并創(chuàng)設了新的國家實踐。條約是綜合考量兩國北極戰(zhàn)略與能源戰(zhàn)略及外大陸架問題等諸多方面因素的結果,對兩國關系及國際社會都會產(chǎn)生相應影響,并對類似的海洋劃界、跨界油氣開發(fā)及國際合作具有借鑒意義。
[Abstract]:The signing in 2010 of the Treaty between Russia and Norway on Maritime Delimit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Barents Sea and the Arctic Ocean, which entered into force in 2011, "as a package" to resolve 40 years of maritime delimitation disput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isheries and transboundary oil and gas field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created a new state practice. The treaty is the result of a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Arctic strategy and energy strategy of the two countries and the issue of the outer continental shelf, which will have a corresponding impact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on similar maritime delimitation, Cross-boundary oil and gas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hav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09JZD0023)“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海洋權益法律保障研究”;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資助項目(教外司留[2010]1174號)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規(guī)劃基金項目)“俄羅斯的外大陸架政策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的武漢大學自主科研項目(武大科文字[2010]15號“俄羅斯的亞太海洋政策及中國的對策研究”
【分類號】:D993.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劉新華;;試析俄羅斯的北極戰(zhàn)略[J];東北亞論壇;2009年06期
2 匡增軍;;俄羅斯的外大陸架政策評析[J];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11年02期
3 羅國強;;“共同開發(fā)”政策在海洋爭端解決中的實際效果:分析與展望[J];法學雜志;2011年04期
4 劉增潔;;挪威油氣工業(yè)現(xiàn)狀及政策回顧[J];國土資源情報;2006年11期
5 劉增潔;;俄羅斯石油資源、生產(chǎn)及供需形勢[J];國土資源情報;2009年06期
6 張衛(wèi)彬;;海域劃界規(guī)則的新發(fā)展——羅馬尼亞訴烏克蘭黑海劃界案評析[J];武大國際法評論;2010年02期
7 陸俊元;;北極地緣政治競爭的新特點[J];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10年02期
8 賈宇;;北極地區(qū)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探析[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衛(wèi)彬;;論海洋劃界中的禁止反言原則[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2 柳辰;;論沿海國專屬經(jīng)濟區(qū)的防止船舶污染立法管轄權[J];研究生法學;2011年02期
3 張衛(wèi)彬;;國際法院解決領土爭端中證明標準問題[J];當代法學;2011年05期
4 張衛(wèi)彬;;公平原則及相關情況規(guī)則探討——兼析中國東海大陸架劃界基本主張[J];當代亞太;2010年01期
5 安應民;;論南海爭議區(qū)域油氣資源共同開發(fā)的模式選擇[J];當代亞太;2011年06期
6 邵建平;;如何推進南海共同開發(fā)?——東南亞國家經(jīng)驗的視角[J];當代亞太;2011年06期
7 羅國強;;理解南海共同開發(fā)與航行自由問題的新思路——基于國際法視角看南海爭端的解決路徑[J];當代亞太;2012年03期
8 李政謙;;南極大陸架問題研究[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2年08期
9 匡增軍;;俄羅斯的外大陸架政策評析[J];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11年02期
10 鄭雷;;論中國對專屬經(jīng)濟區(qū)內他國軍事活動的法律立場——以“無暇號”事件為視角[J];法學家;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賈琳;;東北地區(qū)國際河流的流域共同開發(fā)機制[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張衛(wèi)彬;;公平原則及有關情況規(guī)則若干問題芻議[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3 張湘蘭;朱強;;《保護水下文化遺產(chǎn)公約》評析[A];《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06年卷第一期[C];2006年
4 王小暉;;核材料海上秘密運輸?shù)膰H法問題[A];《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06年卷第一期[C];2006年
5 徐偉力;;試析沿海國防止船舶污染管轄權[A];《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07年卷第1期[C];2007年
6 余民才;;中日東海問題原則共識述評[A];《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09年卷第1期[C];2009年
7 羅婷婷;;南海油氣共同開發(fā)制度關鍵問題探討——以其他海域共同開發(fā)經(jīng)驗為鑒[A];《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10年卷第2期[C];2010年
8 潘軍;;俄羅斯200海里以外大陸架劃界案介評[A];《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12年卷第1期[C];2012年
9 趙少群;;論領;和基點的劃定[A];當代法學論壇(2007年第4輯)[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石欣;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楊凡;北極生態(tài)保護法律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張衛(wèi)彬;國際法院解決領土爭端中的證據(jù)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4 劉丹;海洋生物資源國際保護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5 白洋;漁業(yè)配額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6 莊煒;大陸架劃界的國際法原則與實踐[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7 曹永利;俄羅斯經(jīng)濟增長中的自然資源效應[D];遼寧大學;2011年
8 陳百賢;論船舶污染損害賠償[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9 韓秀麗;論WTO法中的比例原則[D];廈門大學;2006年
10 陳威;論專屬經(jīng)濟區(qū)的剩余權利[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迪;北極地區(qū)外大陸架劃界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韓逸疇;論北極地區(qū)之國際法治理[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王冠鈺;澳大利亞的海洋法實踐研究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遲遠達;中日“東海共識”淺析及東海共同開發(fā)建議[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劉璐妍;大陸架劃界的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張留麗;論沿海國對船只污染的管轄權[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7 湛艷梅;中國海洋基本法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8 蘭志丹;國際法視角下水下文化遺產(chǎn)保護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9 羅婷;北極海洋權益爭端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源泉;聯(lián)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的職責及其建議的效力[D];外交學院;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新華;;試析俄羅斯的北極戰(zhàn)略[J];東北亞論壇;2009年06期
2 朱鳳嵐;;“日韓大陸架協(xié)定”及其對東海劃界的啟示[J];當代亞太;2006年11期
3 李金明;;南海問題的最新動態(tài)與發(fā)展趨勢[J];東南亞研究;2010年01期
4 余民才;中日東海油氣爭端的國際法分析——兼論解決爭端的可能方案[J];法商研究;2005年01期
5 余民才;;論國際法上海洋石油共同開發(fā)的概念[J];法學家;2001年06期
6 馮玉軍,丁曉星,李東;2020年前俄羅斯能源戰(zhàn)略(上)[J];國際石油經(jīng)濟;2003年09期
7 馮玉軍,丁曉星,李東;2020年前俄羅斯能源戰(zhàn)略(下)[J];國際石油經(jīng)濟;2003年10期
8 賈宇;;中日東海共同開發(fā)的問題與前瞻[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論壇;2007年04期
9 肖建國;論國際法上共同開發(fā)的概念及特征[J];外交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10 杜正艾;地緣特點對俄羅斯外交傳統(tǒng)的影響[J];外交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匡增軍;;俄羅斯的外大陸架政策評析[J];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11年02期
2 ;國際[J];中國報道;2010年10期
3 呂德勝;;北冰洋成為新熱點[J];中國民兵;2007年09期
4 唐秀山;;“全民公決”之爭[J];世界知識;1993年06期
5 許源遠;;蘇刊介紹俄羅斯聯(lián)邦共和國[J];俄羅斯研究;1983年02期
6 鄭彪;;蘇聯(lián)解體對東北亞的影響[J];東北亞論壇;1992年02期
7 李永全;;獨聯(lián)體和波羅的海各國政黨介紹(三)[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1992年04期
8 趙華勝;;俄羅斯走向“地區(qū)化”[J];國際展望;1993年15期
9 楊爾肅;;俄羅斯人民的憲法權利得不到保障[J];俄羅斯研究;1993年02期
10 В·克魯格利柯夫;王祖慶;;關于對某些運抵俄羅斯聯(lián)邦關卡的商品免征增值稅和特別稅的規(guī)定[J];中亞信息;199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方良;李純厚;張偉;;挪威漁業(yè)資源及其管理的發(fā)展概述[A];2007年中國水產(chǎn)學會學術年會暨水產(chǎn)微生態(tài)調控技術論壇論文摘要匯編[C];2007年
2 鄢波;杜軍;;轉型時期湛江建設現(xiàn)代海洋漁業(yè)的模式探討[A];2008(舟山)中國現(xiàn)代漁業(yè)發(fā)展暨漁業(yè)改革開放三十年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張衡;;長江口日本鰻鱺鰻苗(Anguilla japonica)捕撈活動對漁業(yè)資源的影響[A];2009年中國水產(chǎn)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戴天元;劉勇;劉U,
本文編號:19997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1999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