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原則的困境與出路
本文選題:“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原則 + 《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 參考:《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摘要】:近些年來中國倡導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原則,不但在理論上陷于困境,在實踐方面也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原則難以付諸實踐的原因主要有:政治意愿缺乏、現(xiàn)實需要不強、島嶼主權爭議、爭議海域(海區(qū))模糊以及外部勢力干擾等。今后中國政府在解決與周邊國家領土和海洋權益爭端時,一方面仍然要倡導"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原則,并爭取在實踐方面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利用其他和平方法解決國際爭端的準備。
[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shelving disputes and developing together" advocated by China in recent years is not only a theoretical dilemma, but also a serious challenge in practice. " The main reasons why the principle of "joint development" is difficult to put into practice are: lack of political will, lack of realistic need, dispute over island sovereignty, ambiguity of disputed sea area (sea area) and interference of external forces. In the future, when resolving disputes over territorial and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ill, on the one hand, still advocate the principle of "shelving disputes and jointly developing them" and strive for some breakthroughs in practice;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also be prepared to use other peaceful means to resolve international disputes.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
【基金】:2008年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NCET-08-0426) 2009年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CLS-C0934)
【分類號】:D993.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張磊;跨國公司的國際法主體地位分析[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2 孫峰華;新世紀地理學的新思路新觀念新戰(zhàn)略[J];人文地理;2001年05期
3 孫峰華,劉養(yǎng)潔;21世紀的“海洋破碎帶”[J];人文地理;2002年06期
4 劉志云;國家主權的特征分析與全球化背景下主權理論的創(chuàng)新[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3年08期
5 白桂梅;《世界人權宣言》在國際人權法上的地位和作用[J];中外法學;1998年06期
6 郭薇,翁杰;從權力導向型向規(guī)則導向型的嬗變——試析GATT/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演進和整合[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丁明紅;WTO體制下貿(mào)易與環(huán)境政策之法律協(xié)調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2 韓秀麗;論WTO法中的比例原則[D];廈門大學;2006年
3 羅國強;論新世紀國際法之本體[D];復旦大學;2006年
4 陶永新;14-17世紀歐洲自然法思想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盧為厚;國際經(jīng)濟條約國內(nèi)適用效力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2 何海榕;南海困局的法律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3 宋理政;中日關于海洋權益的爭端及其解決前景[D];青島大學;2007年
4 趙鐵勇;中日東海爭端及解決途徑[D];延邊大學;2007年
5 丁肇鋒;海洋劃界規(guī)則與實踐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6 倪志杰;近代以來東海疆域問題的演變[D];中國海洋大學;2007年
7 王紅艷;中國與《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的互動關系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7年
8 馬秋;中國南海礦產(chǎn)資源開發(fā)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7年
9 江家棟;國際海底區(qū)域遺傳資源管理法律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陳濱生;我國與《海洋法公約》的爭端和解機制[J];當代法學;2002年10期
2 管建軍;國際法院的“復興”與我國之應對[J];法學;1996年04期
3 蘇曉宏;中國參與國際司法的困阻與對策分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4 王勇,管征峰;五十五年來中國對國際法院訴訟管轄權的態(tài)度之述評[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5 蔣德翠;試評WTO爭端解決機制中的新程序——上訴審[J];黑河學刊;2005年02期
6 苗文;WTO爭端解決機制對中國的挑戰(zhàn)及其法律思考[J];前沿;2003年06期
7 劉正;中國在“后國際刑事法院時代”的應對策略[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1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孫炳輝;共同開發(fā)海洋資源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2 王林彬;國際司法程序價值論[D];復旦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剛;;淺談海洋國土觀念的培養(yǎng)[J];文教資料;2007年02期
2 錢飛;;《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之海盜罪評述[J];現(xiàn)代商業(yè);2007年17期
3 李文沛;;國際法上海盜行為之構成——以《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01條為視角[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4 劉張洛;評析《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新創(chuàng)設的幾種海域制度及我國的態(tài)度[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01期
5 王逸舟;《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與國際關系[J];海洋開發(fā)與管理;1996年02期
6 董躍;宋欣;;有關北極科學考察的國際海洋法制度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7 解木;;加強專屬經(jīng)濟區(qū)內(nèi)海事執(zhí)法工作的探討[J];中國海事;2009年10期
8 劉文宗;《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批準和生效對中國具有重大意義[J];外交學院學報;1997年04期
9 劉珂;增強海洋意識 捍衛(wèi)國家權益──談《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帶給我們的機遇和挑戰(zhàn)[J];思想政治課教學;1997年02期
10 李廣義;;論專屬經(jīng)濟區(qū)軍事利用的法律問題[J];當代法學;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申進忠;;《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強制性爭端解決機制與海洋環(huán)境保護[A];林業(yè)、森林與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法制建設研究——2004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四冊)[C];2004年
2 薛桂芳;胡增祥;;《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對世界海洋實踐的影響[A];中國航海學會2005年度學術交流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3 胡增祥;馬英杰;傅學軍;;論船舶海上通行權的法律制約[A];中國航海學會1999年度學術交流會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謝宗惠;履行《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積極維護國家海洋權益[N];中國水運報;2004年
2 賈宇 副研究員;《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賦予沿海國哪些海洋權益?[N];中國海洋報;2001年
3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 孫志輝;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工作任重道遠[N];中國海洋報;2001年
4 記者 陳丹紅 戴路;遵守“海洋憲章” 維護海洋權益[N];中國海洋報;2001年
5 楊威;田小明;國際大法官暢談海洋維權[N];中國海洋報;2004年
6 張召忠;海上戰(zhàn)時國際法的發(fā)展及運用[N];中國海洋報;2003年
7 徐志良;“中國海監(jiān)”首次巡航北部灣邊界[N];中國海洋報;2004年
8 李安民;中日專屬經(jīng)濟區(qū)劃界芻議[N];中國海洋報;2005年
9 際文;守護藍色的海洋[N];法制日報;2005年
10 劉紹生 董立萬;關于“海洋國土”法定權益維護對策的思考[N];中國海洋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范曉莉;海洋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制度與國際合作[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慈清元;船舶航行權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3年
2 劉澤慧;防止海洋環(huán)境污染的管轄權及國家責任[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3 劉勇;國際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律體系簡論[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4 黎興亞;《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與當代國際關系的互動關系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7年
5 魏榮輝;國際海盜犯罪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6 賈曉輝;海洋生物資源保護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7 宋曉敏;《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迅速釋放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8 張珊;公海漁業(yè)法律制度及其對中國漁業(yè)的影響[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9 高妮;南海劃界糾紛中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問題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10 彭翔;論WTO中的仲裁機制[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9897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1989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