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污染損害責任承擔的國際條約沖突與協(xié)調(diào)
本文選題:燃油污染 切入點:責任限制 出處:《社會科學輯刊》2011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燃油公約》自2009年在我國生效后,對如何理解和適用公約以及確定燃油污染損害賠償責任限額等問題國內(nèi)存在很多分歧。應從燃油污染損害的角度,以燃油公約為基礎,結(jié)合相關(guān)國際條約,對適用范圍、燃油污染責任賠償、責任限制類型及強制保險金額確定等問題進行論證和分析,厘清《燃油公約》與其他條約的關(guān)系,找出解決上述問題的途徑。
[Abstract]:Since its entry into force in our country in 2009, there have been many differences on how to understand and apply the Convention and how to determine the limitation of liability for fuel pollution damage, which should be based on the fuel oil conven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el pollution damage. Combining with the relevant international treatie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and analyzes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the liability compensation for fuel pollution, the type of liability limitation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amount of compulsory insurance, and clarif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el Convention and other treaties, Find out how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
【作者單位】: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96.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玉霞;;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侵犯版權(quán)責任問題研究——以百度文庫為視角[J];經(jīng)濟視角(中旬);2011年05期
2 張文婷;史廣龍;;證券交易所與登記結(jié)算公司責任機制的展開——基于法學與經(jīng)濟學的分析視角[J];證券法苑;2010年02期
3 余妙宏;;船舶燃油污染損害賠償制度研究[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4 江涌鑫;;國際工程合同法律審核應注意的主要問題[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5 王瀚;;21世紀國際航空私法的新發(fā)展(上)——關(guān)于1999年《蒙特利爾公約》航空責任運輸立法的評論與分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許碩;;《殘骸清除公約》對我國的立法影響[J];黑河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王威;關(guān)正義;;《鹿特丹規(guī)則》背景下《東盟多式聯(lián)運框架協(xié)議》問題研究——與中國海運立法比較[J];東南亞縱橫;2011年05期
8 陳雪儀;;淺論純粹精神損害賠償?shù)南拗埔?guī)則——英美法相關(guān)經(jīng)驗對我國法的啟示[J];文學教育(中);2011年07期
9 劉成賀;;論我國金融電子認證立法的完善[J];人民論壇;2011年23期
10 陳杭燕;錢騰飛;;論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的侵權(quán)責任[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寧波海事法院 吳勇奇;連帶賠償責任與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的思考[N];人民法院報;2009年
2 陳學斌;國際航空貨代的獨立經(jīng)營人責任限制適用條件淺析[N];國際商報;2005年
3 ;俄羅斯聯(lián)邦新海商法中的責任限制[N];國際商報;2000年
4 劉昭青;船用燃油污染損害民事責任國際公約即將生效[N];中國水運報;2008年
5 駐京記者 沈尚;燃油污染風險將由不可控轉(zhuǎn)化為可控[N];中國水運報;2009年
6 ;俄羅斯聯(lián)邦新海商法中的責任限制[N];國際商報;2000年
7 韓立德;有所賠有所不賠[N];國際商報;2002年
8 興化;國際燃油污染責任公約對華生效[N];中國化工報;2009年
9 駐滬記者 趙虎 通訊員 賈云新;“燃油公約”3月9日起對我國正式生效[N];中國水運報;2009年
10 周國東;陳洪先:港口經(jīng)營人應適用責任限制制度[N];中國水運報;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洪燕;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程序相關(guān)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2 滕曉琴;海上侵權(quán)連帶責任與責任限制法律沖突與協(xié)調(diào)[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3 陸鍵霆;港口經(jīng)營人責任限制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邢斌;港口經(jīng)營人責任限制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5 胡新剛;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的法律適用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6 李壘;海上拖航中拖帶方的碰撞責任比較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7 石靜;港口經(jīng)營人法律地位探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8 張倩;承運人無單放貨責任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9 李一丹;論我國船舶油污損害賠償中的強制保險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10 高信男;《鹿特丹規(guī)則》下承運人責任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980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1598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