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國際法論文 >

論“取得時效”在國際法上的地位

發(fā)布時間:2018-03-08 15:35

  本文選題:取得時效 切入點:歷史性權利 出處:《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時效是否構成傳統(tǒng)國際法上領土取得模式之一,是一個極具爭議的問題。如果時效指涉一種明顯不同于其他取得模式的情勢,且時效的構成條件能明確界定,則時效可與先占、征服、割讓、添附等并列為領土取得模式之一。在領土爭端中,當事方可能主張歷史上某一時刻形成的權利,這種權利不以先占、征服、割讓等為據(jù)。當事方也可能基于某些事實和情勢主張原主權者的權利被取代。時效概念所指正是這兩種實質(zhì)上明顯不同的情勢。歷史性權利的基礎是國際社會的一般意見,主權轉移的基礎則是爭端當事方之間某種形式的協(xié)議。因此,國際法上確實需要一些概念來描述這兩種情勢,但時效顯然不是合適的術語。若以歷史性權利、默示協(xié)定來描述時效所指的情勢,傳統(tǒng)國際法上的"五種取得模式"可重新列舉。深入剖析時效概念,有助于我們準確把握現(xiàn)存各種領土爭端中可能涉及的時效問題。
[Abstract]:Whether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constitute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modes of territorial acquisi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is a highly controversial question. If the limitation refers to a situation that is clearly different from other modes of acquisition and the constituent conditions of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can be clearly defined, then the limitation period may be and preemptive. Conquest, cession, addition, etc., as one of the modes of territorial acquisition. In territorial disputes, the parties may claim a right which may arise at a certain time in history, without preemption, subjugation, etc. Cession, etc.... the parties may also, on the basis of certain facts and circumstances, claim that the rights of the former sovereign have been superseded... the concept of limitation refers to precisely these two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situations... the historical right is based on the general 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transfer of sovereignty is based on some form of agreement between the parties to the dispute. Therefore, some concepts are indeed needed in international law to describe the two situations, but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is clearly not the appropriate term... in the case of historical rights, The "five acquisition modes" in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law can be relisted by implying agreement to describe the situation of prescription.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prescription is helpful for us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prescription problems that may be involved in various existing territorial disputes.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
【基金】:張祖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法律解決釣魚島問題的可行性與必要性研究”(項目批準號:11YJAZH123)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9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施偉濱;從國際法看“臺獨公投”的荒謬性[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2 廖建凱;高虹;陳彬;;試論國際環(huán)境民間組織在國際法中的法律地位[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06年01期

3 李濤,張瑩;從伊拉克戰(zhàn)爭看國際法上的預防性自衛(wèi)[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4 李濱;趙海峰;;論外層空間活動爭端的解決機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5 劉健;經(jīng)濟全球化與國際法基本原則的發(fā)展[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6 宋智萃;試論區(qū)域一體化法律制度對國家主權的影響[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7 袁磊,顏延,蔣群英;論反傾銷法的歷史局限性[J];財經(jīng)研究;2003年03期

8 顏延;中國會計國際化的路徑選擇——無形資產(chǎn)準則國際差異的制度背景與解決方案[J];財經(jīng)研究;2004年12期

9 李耀芳;國家主權原則在國際環(huán)境關系領域的適用[J];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10 王秋玲;;海盜罪及其犯罪構成條件[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冰;《SPS協(xié)定》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2 張玉奪;新干涉主義研究——以美國為中心[D];吉林大學;2004年

3 黃建中;國際法庭管轄權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4 管麗萍;新軍事變革對當代國際政治的影響[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5 陳志英;主權的現(xiàn)代性危機[D];武漢大學;2005年

6 張勇;論構建中國產(chǎn)業(yè)安全法律制度[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7 苗京平;刑事司法國際合作原理[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8 陳竹華;證券法域外管轄權的合理限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9 葉志華;TRIPs框架下藥品專利強制許可之修法趨勢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10 章毓群;論信息時代著作權國際保護的發(fā)展與調(diào)整[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龐玉良;從科索沃戰(zhàn)爭看國際法上的人道主義干涉問題[D];外交學院;2001年

2 張愛球;訴訟功能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1年

3 王謹;從歐盟、美國的實踐談WTO協(xié)議在中國的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4 禹湘;試析島嶼在海洋劃界中的效力[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5 姜俊安;論我國海外投資法制的完善[D];湖南大學;2003年

6 王云飛;國家主權理論及面臨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7 陳立軍;WTO/GATT專家組程序之評價及發(fā)展[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8 林德核;論國際刑法的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9 賀鑒;區(qū)域性人權保護研究[D];湘潭大學;2003年

10 王勇;論條約在我國國內(nèi)的適用[D];華東政法學院;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小奕;;南中國海的航行自由——駁美國有關南海的“航行自由”言論[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2 王建廷;;歷史性權利的法理基礎與實證考查[J];太平洋學報;2011年03期

3 趙建文;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與中國在南海的既得權利[J];法學研究;2003年02期

4 劉江萍;郭培清;;加拿大對西北航道主權控制的法律依據(jù)分析[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5 黃偉;;論中國在南海U形線內(nèi)“其他海域”的歷史性權利[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6 程鵬,朱大奎;試論海洋劃界的原則及其內(nèi)涵[J];海洋科學;1998年06期

7 朱利江;試論解決領土爭端國際法的發(fā)展與問題——最新案例剖析[J];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3年10期

8 袁古潔;對大陸架劃界問題的思考[J];中外法學;1998年05期

9 傅]成;中國周邊大陸架的劃界方法與問題[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J];;年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天一;歷史性權利在國際法中的地位[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2 李曉玲;論南海海域U形線的法律性質(zhì)[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3 劉江萍;西北航道的政治與法律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施明浩;北極航道法律地位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5 劉秀;美加北極群島水域的相關法律問題研究及其對中國的啟示[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張晨;新形勢下的南海政策反思[D];外交學院;2011年

7 蘇俊杰;解析南海爭端有關法律問題和“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戰(zhàn)略思想[D];外交學院;2011年

8 管清蕾;北方海航道的政治與法律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9 蔣德春;國際法視野下的南海爭端及其解決[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修方;解決南海爭端的國際法思考[D];吉林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158448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158448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c26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