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mào)易組織爭端解決實踐中的識別沖突問題
本文選題:WTO 切入點:爭端解決 出處:《法學》2012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司法實踐的迅猛發(fā)展已經(jīng)使識別沖突問題延伸至WTO法領域。如何解決識別沖突直接決定爭議措施是否受WTO協(xié)議調(diào)整,進而影響到訴訟結果。有關WTO識別沖突的司法實踐表明WTO爭端解決機構一概以WTO法為識別依據(jù),國內(nèi)法的識別結論僅具有證據(jù)效力。該種方法正逐步成為超越于WTO法文本和各成員國國內(nèi)法體系的國際貿(mào)易自由化程度更高的統(tǒng)一的概念和規(guī)則體系。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judicial practice, the problem of conflict identification has been extended to the field of WTO law. The judicial practice about the WTO conflict identification shows that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is based on the WTO law. This method is gradually becoming a unified system of concepts and rules that go beyond the text of WTO law and the domestic legal systems of each member country to a higher degree of liber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作者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
【基金】: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度校級科研項目“WTO案件原告勝訴率的實證研究”、201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申訴方利益取向與對策研究”(批準號:12CFX110) 上海市第三期重點學科——經(jīng)濟法學(S3090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996.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陳儒丹;;WTO框架下數(shù)字產(chǎn)品在線跨境交易的法律性質[J];法學;2008年07期
2 車丕照;;國際經(jīng)濟法中的識別問題[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3 宋曉;;識別的對象與識別理論的展開[J];法學研究;2009年06期
4 徐莉;玩得轉的美國——分析歐盟和日本訴《美國1916年反傾銷法案》一案[J];時代經(jīng)貿(mào);2004年04期
5 阮振宇;;從WTO“美國1916年法規(guī)案”看反傾銷法與競爭法的關系[J];世界貿(mào)易組織動態(tài)與研究;2001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亞明;黃健;;民事執(zhí)行裁決權配置略論[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2 張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認:要件解析與類型定位[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3 汪傳才,凌艷傳;論締約過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4 陳斌彬;余惠林;余紹山;;論我國刑事懸賞制度的完善——從法律經(jīng)濟學的規(guī)角[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5 陳桂生;;行政許可法的經(jīng)濟分析——以交易成本為視角[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6 徐自力;;保險合同的成立、生效和保險責任的開始[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7 周偉,許俊;國庫集中支付的法律研究[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8 伍金平,潘高林,付五平;論跨國公司生產(chǎn)守則的動力機制——基于法經(jīng)濟學的角度分析[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9 羅龍鑫;雷建國;;建立行政訴訟調(diào)解制度的法理分析[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10 王p,
本文編號:15838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1583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