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事仲裁與審判的關(guān)系:方法與實踐的新發(fā)展
本文關(guān)鍵詞: 國際商事仲裁 方法與實踐 法院訴訟 解決方式 司法監(jiān)督 編者按 法院裁定 仲裁協(xié)議 新發(fā)展 路徑 出處:《政治與法律》2010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編者按:作為與法院訴訟平行的爭議解決方式,國際商事仲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從理論上看,國際商事仲裁與法院訴訟的路徑完全不同。法院在仲裁司法監(jiān)督方面的實踐卻實實在在地推動了國際商事仲裁理論的進(jìn)步。
[Abstract]:Editor's note: as a means of resolving disputes parallel to court proceedings,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The path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ourt litigation, but the court's practice in judicial supervision of arbitration actually promotes the progress of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分類號】:D997.4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曉敏;;國際商事仲裁語境下的禁訴令問題研究[J];商業(yè)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2 鄭文豪;;淺議國際商事仲裁第三人制度[J];經(jīng)濟視角(中旬);2011年05期
3 茹艷爽;;國際商事仲裁第三人制度研究[J];學(xué)理論;2011年21期
4 王艷梅;;淺談國際商事仲裁第三人[J];知識經(jīng)濟;2011年16期
5 張敏;;論國際商事仲裁中的臨時保全措施[J];河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xué)院學(xué)報;2011年02期
6 姚婷;;國際商事仲裁中的公共政策問題[J];學(xué)理論;2011年20期
7 王吉文;;海牙《選擇法院協(xié)議公約》對國際商事仲裁的影響[J];仲裁研究;2011年01期
8 肖平容;;論外國商事仲裁裁決司法審查的適度性[J];仲裁研究;2011年01期
9 楊月萍;;論國際商事仲裁中爭議事項可仲裁性的法律適用[J];溫州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1年03期
10 鐘鼎文;;論國際商事仲裁中臨時性保全措施之執(zhí)行[J];仲裁研究;2011年02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 旭;現(xiàn)代商人習(xí)慣法與國際商事仲裁[N];人民法院報;2005年
2 記者 黃信 實習(xí)生 肖瀟;南寧市貿(mào)促會舉辦國際商事仲裁及風(fēng)險防范培訓(xùn)班[N];廣西日報;2009年
3 華東政法大學(xué)09級法律碩士 徐天問;論我國國際商事仲裁中強行法的適用[N];江蘇法制報;2011年
4 馬邕生;站在國際商事仲裁新的地平線上[N];國際商報;2004年
5 張巍;國際商事仲裁[N];人民法院報;2002年
6 李芳芳;中國成為主要國際商事仲裁中心[N];中國貿(mào)易報;2006年
7 武漢大學(xué)國際法研究所副教授 宋連斌;國際商事仲裁立法有待加速[N];人民法院報;2004年
8 賈 P;國際商事仲裁的歷史發(fā)展[N];人民法院報;2004年
9 張巍;國際商事仲裁管轄權(quán)[N];人民法院報;2002年
10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 肖 揚;在國際商事仲裁委員會第十七屆大會開幕式上的致詞[N];人民法院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翔;當(dāng)代國際商事仲裁實體法適用之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0年
2 寇麗;現(xiàn)代國際商事仲裁法律適用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4年
3 郭曉文;國際商事仲裁協(xié)議制度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xué);2005年
4 石現(xiàn)明;國際商事仲裁當(dāng)事人權(quán)利救濟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07年
5 趙寧;國際商事仲裁裁決撤銷制度研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08年
6 劉曉紅;國際商事仲裁協(xié)議的法理與實證研究[D];華東政法學(xué)院;2004年
7 石慧;以條約為基礎(chǔ)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機制的評判[D];華東政法學(xué)院;2007年
8 楊弘磊;中國內(nèi)地司法實踐視角下的《紐約公約》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6年
9 周清華;國際商事仲裁自裁管轄原則消極效力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xué);2010年
10 石育斌;國際商事仲裁第三人制度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賀薇;試論國際商事仲裁的法律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5年
2 王麗;法院在國際商事仲裁中作用的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xué);2001年
3 周江;國際商事仲裁司法監(jiān)督模式的理論反思[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05年
4 謝寧;國際商事仲裁的理論基礎(chǔ)[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04年
5 鄧建芳;國際商事仲裁“非地方化”趨勢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04年
6 魯潮;論國際商事仲裁的司法監(jiān)督[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5年
7 包光明;論我國國際商事仲裁司法監(jiān)督制度的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6年
8 陳凌;國際商事仲裁實體法律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5年
9 李莉;論國際商事仲裁的司法監(jiān)督[D];華東政法學(xué)院;2004年
10 鄒艾玲;論國際商事仲裁中的臨時措施[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05年
,本文編號:15246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1524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