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域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律制度的特點及啟示
本文關鍵詞: 區(qū)域海洋 環(huán)境保護 區(qū)域性 出處:《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區(qū)域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律制度是國際環(huán)境法中最完善的環(huán)境保護法律制度。它具有不同于全球性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律制度與國內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律制度的獨特性:在法的形成及適用范圍上,具有明顯的區(qū)域性特征;在合作機制上,以區(qū)域國家間的合作為基礎;在法的效力上,呈現出"硬法"化趨勢;在法的實現上,以理性集體行動的方式實現立法目的。對區(qū)域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律制度特點的研究為諸如海洋環(huán)境污染等全球性環(huán)境問題及其他全球性問題的解決提供了重要的啟示。
[Abstract]:The legal system of reg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egal system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erfect.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global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egal system and domestic legal system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formation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law, with obviou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cooperation mechanism, to the countries of the region the basis for cooperation; in law, showing a "hard law" trend; in the realization of law,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egislation in the form of rational collective action. Research on regional marin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legal system characteristics provid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solving such as ocea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other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global problems.
【作者單位】: 黃岡師范學院政法學院;
【基金】:黃岡師范學院博士基金項目“區(qū)域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研究”
【分類號】:D996.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姍姍;董小川;;論我國環(huán)境保護法律制度中公眾參與之完善[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S2期
2 任鳳珍;蔣北辰;;我國礦區(qū)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思考[J];河北法學;2007年02期
3 張曉文;;我國環(huán)境保護法律制度中的公眾參與[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4 劉波;;完善我國在貿易自由化中環(huán)境保護立法的戰(zhàn)略思考[J];江漢論壇;2007年04期
5 張曉文;;我國公眾參與環(huán)境保護法律制度探析[J];河北法學;2007年07期
6 徐輝;黎萬和;;試論構建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法律制度體系[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01期
7 王東;;“循環(huán)經濟”框架下的環(huán)境立法分析:理念與制度——兼論新疆地方環(huán)境立法的基本思路[J];新疆財經;2006年05期
8 劉波;;我國環(huán)境保護立法的戰(zhàn)略調整與應對措施[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9 方韌;論我國西部環(huán)境保護法律制度與WTO規(guī)則的適應[J];理論與當代;2005年04期
10 ;2003年10月份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tǒng)一命題考試 《環(huán)境與資源保護法學》試卷[J];考試(自考版);2005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偉;劉洋;魏皓;;兩種海色衛(wèi)星數據對渤海灣初級生產力的估算[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 (ICRS 2010) Volume 4[C];2010年
2 李彬;高艷;張士洋;;基于偏離份額分析法的區(qū)域海洋產業(yè)競爭力比較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城市與區(qū)域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3 林惠娟;;強風條件下海洋對大氣響應特征的數值研究[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災害天氣事件的預警、預報及防災減災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4 朱兆敏;;育海洋未來新人 創(chuàng)區(qū)域教育特色——桔園小學“海洋教育”的實踐與探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5 陳軒;耿紅;;淺談臺灣海峽污染應急協(xié)作機制的建立模式[A];中國科協(xié)2009年海峽兩岸青年科學家學術活動月——海上污染防治及應急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許真;;山東半島海洋環(huán)境問題及其治理政策研究[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7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王建廷;;我國地方海洋立法分析[A];中國海洋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9 劉立媛;尚屹;安彤;;西北太平洋海域生物多樣性信息共享研究[A];2007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卷)[C];2007年
10 馬麗卿;;海洋旅游產業(yè)結構模式及其空間拓展[A];中國海洋學會海岸帶開發(fā)與管理分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 博導 中國法學會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會長 蔡守秋 中山大學法學院博士后 王歡歡;歐盟濱海濕地保護政策與法律[N];中國海洋報;2011年
2 周益散 孫振周;給一點陽光 我們將會更燦爛[N];新農村商報;2011年
3 記者 吳曉鵬 通訊員 孫建軍 張慧英;象山保護海島貝類[N];浙江日報;2010年
4 海闊;海洋經濟 波瀾壯闊[N];中國經濟導報;2010年
5 程紹華 于建清;我國啟動海洋要素觀測儀器檢測技術研究[N];中國海洋報;2010年
6 ;深入實施科技興海戰(zhàn)略 為加快轉變海洋經濟發(fā)展方式提供強大支撐[N];中國海洋報;2010年
7 記者 吳曉鵬 通訊員 孫建軍 張慧英;象山保護海島貝類[N];浙江日報;2010年
8 海闊;海洋經濟 波瀾壯闊[N];中國經濟導報;2010年
9 程紹華 于建清;我國啟動海洋要素觀測儀器檢測技術研究[N];中國海洋報;2010年
10 ;深入實施科技興海戰(zhàn)略 為加快轉變海洋經濟發(fā)展方式提供強大支撐[N];中國海洋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譚映宇;海洋資源、生態(tài)和環(huán)境承載力研究及其在渤海灣的應用[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張相君;區(qū)域海洋污染應急合作制度的利益層次化分析[D];廈門大學;2007年
3 周魯閩;區(qū)域海洋管理框架模式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艷;我國海洋經濟綜合管理與協(xié)調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2 方芳;廣東省海洋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中的政策研究[D];廣東海洋大學;2010年
3 韓洋;大海洋生態(tài)系區(qū)域:海洋法新制度的構建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任博英;山東半島海洋產業(yè)集聚與區(qū)域經濟增長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鐘慧穎;海域使用論證對海洋環(huán)境保護作用的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9年
6 林超;東營市河口區(qū)海洋產業(yè)布局優(yōu)化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7 郝冰;“企業(yè)環(huán)境監(jiān)督員”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8 王棟;基于能值分析的區(qū)域海洋環(huán)境經濟系統(tǒng)可持續(xù)發(fā)展評價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9 張繁榮;區(qū)域海洋管理中地方政府間關系模式構建的探討[D];廈門大學;2009年
10 吳秋野;海洋傾廢法律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4987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1498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