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稅法基本原則的定位
本文關鍵詞: 國際稅收 法律原則 稅收管轄權 雙重征稅 納稅人 出處:《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國際稅法基本原則是指普遍適用于調(diào)整國際稅收法律關系整個過程的基礎性原則,對國際稅法的存在和發(fā)展起著核心和決定性作用。國際稅法基本原則和其他國際法律基本原則一樣具有概括性、公認性、普遍適用性、簡單性、穩(wěn)定性、權威性、決定性、強制性和指導性等屬性。無論是在立法還是在司法中,無論是規(guī)范國際稅收法律行為還是考量國際稅收法律關系主體的合法性,國際稅法基本原則都自始至終起著根本性作用。國際稅法基本原則體系有機構成主要包括國際稅收管轄權相對獨立原則、國際稅收公平原則、國際稅收中性原則與國際稅收效率原則等四項原則。國際稅收管轄權相對獨立原則是前提和基礎,國際稅收公平原則是核心,國際稅收中性原則是保障,而國際稅收效率原則是基本要求和最終努力的方向。
[Abstract]: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tax law refer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that are generally applicable to the whole process of adjusting the legal relationship of international taxati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tax law and other basic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have the same generality, recognition, universal applicability, simplicity and stability. Authoritative, decisive, mandatory and guiding attributes. Whether in legislation or in the judiciary, whether to regulate international tax legal acts or to consider the legitimacy of the subject of international tax legal relation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tax law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from beginning to end. The basic principle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tax law includes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e independence of international tax jurisdic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tax fairness. The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tax neutral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tax efficiency are four principles.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e independence of international tax jurisdiction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the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tax fairness is the core, and the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tax neutrality is the guarantee. The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tax efficiency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and final direction.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 WTD與現(xiàn)代國際法學研究中心基地項目
【分類號】:D996.3
【正文快照】: 一、國際稅法基本原則的界定1.國際稅法基本原則的內(nèi)涵法律原則既是法學理論的基本問題,又是法律實踐中不可忽視的問題。法律原則不僅是法理學中的熱門話題,而且也頗受部門法的關注,目前各部門法的相關教材或理論著作未論及該部門法基本原則的非常罕見。有學者指出:“任何一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劉永偉;國際稅法基本原則之探討[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守文;經(jīng)濟法責任理論之拓補[J];中國法學;2003年04期
2 侯宇;民事法律行為本質(zhì)論[J];新疆社會科學;2001年01期
3 張守文;略論納稅主體的納稅義務[J];稅務研究;2000年08期
4 朱天林,李小華;民事法律行為僅為合法行為嗎?[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5 蔣德海;法律理性再思考[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6 王先林;論反壟斷法的基本價值[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7 強昌文;論利益的法律調(diào)整機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8 尚華,孟慶保;關于完善我國證券業(yè)律師服務機制的思考[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9 謝佑平;差異與成因:中國古代“辯護士”、“訟師”與現(xiàn)代職業(yè)律師[J];比較法研究;2003年02期
10 朱福娟,朱京博;試論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的適用要件[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林潔;;論電子商務引發(fā)的稅收征管問題[A];2004—2005年福建省會計學會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湯貢亮;劉爽;;《稅收基本法》研究評述[A];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7年會暨第五屆全國財稅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董玉明;;我國地方稅權研究[A];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7年會暨第五屆全國財稅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許建宇;卜亮;;稅收撤銷權的定位及其完善[A];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7年會暨第五屆全國財稅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徐妍;;企業(yè)所得稅法中的非居民企業(yè)投資所得與國際稅收協(xié)定的協(xié)調(diào)[A];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7年會暨第五屆全國財稅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程守太;;社會視野中的律師角色演進[A];律師事業(yè)與和諧社會——第五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7 姚彬;黃良軍;;對處理勞動爭議效率的思考[A];規(guī)劃·規(guī)范·規(guī)則——第六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碩博;所得課稅的經(jīng)濟分析[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1年
2 周昀;反壟斷法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3 楊春梅;經(jīng)濟全球化下的稅收國際協(xié)調(diào)[D];廈門大學;2001年
4 陳小平;財政合理規(guī)模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5 卓澤淵;法的價值總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張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稅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7 周批改;中國農(nóng)村階級層分化與稅費制度改革[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趙雪綱;論人權的哲學基礎[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張弘力;論體制轉軌時期我國財政政策與經(jīng)濟發(fā)展[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2年
10 吳衛(wèi)軍;法理與建構:中國司法改革的宏觀思考[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皓;論消費者權益的經(jīng)濟法保護[D];湘潭大學;2004年
2 譚武英;我國反行政壟斷的法律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04年
3 周志堅;論刑事法律關系[D];鄭州大學;2003年
4 方賽迎;中國稅法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探究[D];暨南大學;2000年
5 李天弟;中國反壟斷法一般理論研究[D];廣西大學;2001年
6 李冠新;法治的信仰與法律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7 鄧志宏;美國行政程序法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年
8 童列春;企業(yè)法若干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9 趙國平;房地產(chǎn)登記法律制度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10 尹輝;論義務教育權的法律救濟[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瑞星;王海歐;;從國際法視角看日本抓扣我國漁民及漁船事件[J];山東社會科學;2011年S1期
2 劉洋;;淺論國際環(huán)境法中的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J];法制與社會;2011年20期
3 劉維;;論最密切聯(lián)系說在我國國際私法中的運用[J];法制與社會;2011年2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揚;;關稅減讓原則的證成——以法的規(guī)范分析為方法[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mào)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三)[C];2004年
2 張揚;;關稅減讓原則的證成——以法的規(guī)范分析為方法[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mào)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四)[C];2005年
3 張宏久;;行政壟斷與WTO競爭原則的沖突及法律對策[A];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WTO專門委員會2004年年會會議手冊[C];2004年
4 王麗娜;;歐洲聯(lián)盟法中的相互承認:一項創(chuàng)新性原則[A];中國歐洲學會歐洲法律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劉敬東;;一個敏感而又必須妥善解決的法律難題——WTO框架內(nèi)大陸與臺灣之間的經(jīng)貿(mào)法律關系定位及其實踐[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mào)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三)[C];2004年
6 劉敬東;;一個敏感而又必須妥善解決的法律難題——WTO框架內(nèi)大陸與臺灣之間的經(jīng)貿(mào)法律關系定位及其實踐[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mào)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四)[C];2005年
7 郭偉;;綠色壁壘的法律探析[A];適應市場機制的環(huán)境法制建設問題研究——2002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2年
8 王小鋼;胡苑;;MEAs貿(mào)易措施與WTO規(guī)則間的沖突和協(xié)調(diào)——從相關實體規(guī)則和爭端解決機制的視角[A];適應市場機制的環(huán)境法制建設問題研究——2002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2年
9 Wolfgang K銉ck;沈百鑫;;法律上預防原則的發(fā)展——可持續(xù)經(jīng)濟創(chuàng)新之障礙?[A];生態(tài)安全與環(huán)境風險防范法治建設——2011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一冊)[C];2011年
10 江必新;程琥;;論判例在WTO爭端解決中的適用[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mào)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八)[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逸;什么是國際稅收協(xié)定[N];中國稅務報;2001年
2 資料整理 李桐;WTO的法律原則及成員權利[N];中國國門時報;2004年
3 劉金林;在法律全球化背景下構建世界共同法[N];檢察日報;2004年
4 中國海監(jiān)總隊常務副總隊長 張惠榮;從《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看海洋紛爭[N];中國海洋報;2005年
5 清華大學環(huán)境資源與能源法研究中心 馬俊駒;確立能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法律保障[N];中國石油報;2006年
6 張 巍;一般國際法原則[N];人民法院報;2002年
7 外交部領事司 許育紅;海外中國公民如何取得繼有國籍[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8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 劉樹德;析判例在兩大法系中的地位和作用[N];人民法院報;2003年
9 蘇志明;業(yè)者開始采取法律行動反對歐盟針對鞋的反傾銷法規(guī)[N];中國國門時報;2007年
10 許育紅;如何處理國籍事宜[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霞;國際稅收競爭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2 溫融;應對氣候變化政府間合作法律問題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3 岳樹梅;國際能源合作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4 李天生;船貨利益平衡原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雷超;受控外國公司稅收法律制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海峰;國際稅收協(xié)定熱點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1年
2 朱瑋瓊;論國際稅收協(xié)定爭端解決機制之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吳昱;跨國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國際稅收協(xié)定常設機構概念適用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4 吳雅峰;論濫用國際稅收協(xié)定避稅及其法律規(guī)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5 李玲;WTO反傾銷協(xié)議中公共利益原則之確立[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張云鵬;國際稅收協(xié)定的解釋方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7 齊曉丹;21世紀國際稅收協(xié)定發(fā)展趨勢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5年
8 于曉琴;濫用稅收協(xié)定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9 王淼;國際稅收籌劃的三種主要方法[D];吉林大學;2008年
10 丑世棟;國際稅收協(xié)定對跨國合伙企業(yè)的適用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本文編號:14574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1457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