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冊門檻降低對刑法的挑戰(zhàn)——兼論市場經(jīng)濟格局中的刑法謙抑
本文關鍵詞:公司注冊門檻降低對刑法的挑戰(zhàn)——兼論市場經(jīng)濟格局中的刑法謙抑
更多相關文章: 公司門檻 資本制度 虛假出資 抽逃出資 刑法謙抑性
【摘要】:中國的改革開放與公司資本制度的建立幾乎是同步的。中國的公司資本制度歷經(jīng)變遷,公司資本制度的每一次修改均帶來(或應該帶來)刑法的相應變動,在刑法與公司法的關系中,刑法的最后性(ultima ratio)和附屬性(subsidiarity)表露無遺。本次國務院推動的公司注冊制度重大改革再一次對刑法帶來嚴峻挑戰(zhàn),虛報注冊資本、虛假出資入罪的時代條件、價值條件和法益保護條件都已發(fā)生改變,虛假出資行為已經(jīng)缺乏入罪的條件,應予以非犯罪化;抽逃出資罪因其保護的是公司運行階段的資本制度,而公司資本是公司持續(xù)健康運營的保障,非經(jīng)法定程序不能減少,因此仍具現(xiàn)實意義,然而刑法相關規(guī)定已經(jīng)與新公司法和公司資本制度的改革形勢不相適應,也到了必須修改的地步。秉持刑法謙抑性的理念,本文建議,廢除虛假出資罪,修改抽逃出資罪,完善其民事、刑事法律責任。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
【關鍵詞】: 公司門檻 資本制度 虛假出資 抽逃出資 刑法謙抑性
【分類號】:D922.291.91
【正文快照】: 最近筆者一直在關注公司注冊門檻的問題。若干年前寫過一篇關于知識產(chǎn)權犯罪門檻下降的文章①,前些時又探討了犯罪門檻總體下降的趨勢及其對刑法體系的挑戰(zhàn)。最近國務院提議進行公司注冊制度改革②,通俗地說就是下降公司注冊門檻,這個看似和刑法不相干的決定同樣會引發(fā)刑法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趙旭東;從資本信用到資產(chǎn)信用[J];法學研究;2003年05期
2 劉燕;對我國企業(yè)注冊資本制度的思考[J];中外法學;1997年03期
3 盧建平;;知識產(chǎn)權犯罪門檻的下降及其意義[J];政治與法律;2008年07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金滿;;資本維持原則的理論進路[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2 薄燕娜;;公司立法理念的選擇——以中西法律傳統(tǒng)比較為視角[J];比較法研究;2006年03期
3 王富強;;新《公司法》對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規(guī)制[J];商業(yè)研究;2006年18期
4 盧艷寧;;一人公司運營中的債權人利益保護制度的新構(gòu)想[J];創(chuàng)新;2009年04期
5 徐國君;韓斌;;客戶關系資本出資研究[J];財會通訊;2011年01期
6 于瑩;;改革開放30年中國商法學研究回顧[J];當代法學;2009年01期
7 拾克猛;;人力資本出資法律問題研究[J];當代經(jīng)理人;2006年21期
8 杜永波;顧鳳玲;;論債權出資及其規(guī)制的完善[J];大理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9 詹子友;;勞務出資法律制度的完善[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10 張小軍;;論公司信用的構(gòu)建[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趙旭東;;從資本信用到資產(chǎn)信用——公司信用基礎的檢討[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2 田超;;基于生命周期的企業(yè)信用價值創(chuàng)造研究——中小企業(yè)融資策略選擇的新視角[A];第七屆全國財務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賈翱;公司法上新股發(fā)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方俊;上市公司破產(chǎn)重整的利益平衡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3 范偉紅;商事思維下公司財務會計制度重構(gòu)[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4 金玄武;我國公司現(xiàn)物出資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5 王志鵬;上市公司控制權的法律規(guī)制[D];吉林大學;2012年
6 張雪娥;公司信用內(nèi)部性保障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7 陳衛(wèi)忠;澳門公司法律制度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8 傅穹;重思公司資本制原理[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9 胡文濤;資產(chǎn)管理公司不良資產(chǎn)轉(zhuǎn)讓的法律障礙——以交易成本為視角[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10 薄燕娜;股東出資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婷婷;論公司債權人利益保護的法律問題[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王華瑤;公司法上的債權出資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倪偉;股東債權出資若干法律問題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徐萍萍;股權出資的問題及其對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楊洪磊;職業(yè)經(jīng)理人力資本出資的法律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秦琴;我國公司注冊資本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7 夏君;質(zhì)疑勞動力租賃:《法國民法典》第1710條分析[D];湘潭大學;2010年
8 黃帥;公司股東出資方式擴展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9 徐國強;股權出資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徐晨;論公司法上的債權出資[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雷興虎;現(xiàn)代西方國家公司法的發(fā)展趨勢與中國公司法的選擇[J];法學評論;1998年04期
2 嚴海波;知識產(chǎn)權的政治經(jīng)濟學分析[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4年08期
3 華明,,姜亞銘;“注冊資金”與“注冊資本”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J];經(jīng)營與管理;1996年04期
4 劉燕;對我國企業(yè)注冊資本制度的思考[J];中外法學;1997年03期
5 江平;現(xiàn)代企業(yè)的核心是資本企業(yè)[J];中國法學;1997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娜;;論我國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J];現(xiàn)代商業(yè);2009年09期
2 賀旭飛;;論資產(chǎn)信用視野下的人力資本出資[J];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10年06期
3 戴桂榮;淺析我國公司資本制度[J];襄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4 邱晨,孟維生;淺論我國公司資本制度改革[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5 賈翱;;論我國公司資本退出規(guī)則的完善[J];行政與法;2008年08期
6 顧曉蕓;談談我國《公司法》資本制度的幾個問題[J];淮陰工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7 陶丹,魏波;我國公司資本制度的現(xiàn)狀與完善[J];安康師專學報;2005年03期
8 羅玉明;;淺析新《公司法》資本制度之革新[J];甘肅農(nóng)業(yè);2006年11期
9 謝波;柯冬林;;新理念與新問題:《公司法》修改之我見[J];寧夏黨校學報;2007年01期
10 陳鳳娟;溫驍罡;;淺議新《公司法》對財務會計的影響[J];時代金融;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楊春平;;中外合資企業(yè)資本法律制度的幾個問題研究[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2 周友蘇;沈柯;;我國公司資本制度的缺陷與完善——立足兩種公司形態(tài)差異的考察[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3 王幽深;;以土地使用權向公司出資若干問題研究[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4 周賢日;;從企業(yè)法角度比較中美資本制度[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5 張國平;;完善我國公司資本制度若干問題的法律思考[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6 齊恩平;;論我國公司資本制度的完善[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N];中國信息報;2001年
2 龔培華;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及其認定[N];檢察日報;2002年
3 左堅衛(wèi);虛假出資罪認定的若干問題[N];法制日報;2003年
4 劉劍敏 劉為波;虛報注冊資本罪與虛假出資罪的鑒別與認定[N];人民法院報;2003年
5 北京市德潤律師事務所 李挺偉;公司抽逃資本法律責任淺析[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2年
6 毛瑞兆;WTO的加入與中國法律制度的完善[N];發(fā)展導報;2003年
7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 鄭小麗;淺談《公司法》修改對市場的影響[N];消費日報;2005年
8 記者 郭桂花邋實習生 蘇斕嵐 通訊員 代萍竹;蹊蹺,百萬資金一過戶就消失[N];廈門日報;2008年
9 余力;重塑公司法[N];南方周末;2005年
10 江海波;商務部廈門吹風 新《公司法》修改意見提前披露?[N];中國經(jīng)營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林薰基;中韓外商直接投資法律制度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小寧;論我國公司的出資方式[D];外交學院;2006年
2 左菁;人力資本出資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3 唐忠富;論公司資本制度——從修改公司法談起[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4年
4 馬志剛;人力資本出資法律問題探討[D];復旦大學;2008年
5 劉振林;債轉(zhuǎn)股法律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6 馬長林;論我國公司資本制度模式與股東出資制度改革[D];鄭州大學;2005年
7 曾紅波;論驗資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8 金有元;公司資本制度改革法律問題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9 羅劍鋒;論人力資本出資風險的法律控制[D];暨南大學;2006年
10 陳瑩;論我國一人公司制度的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9691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sifalunwen/969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