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糾紛解決的困境及解決路徑——以彝族地區(qū)S鄉(xiāng)司法所為例
本文選題:鄉(xiāng)村司法 + 糾紛解決。 參考:《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1期
【摘要】:社會劇烈轉型時期的特有現(xiàn)實需要我們冷靜觀察鄉(xiāng)村司法實踐中糾紛解決與正義表達的方式,司法所作為國家統(tǒng)一法制與規(guī)則變遷中處于法治實踐的"權力末梢"的司法行政派出機構,對于深刻理解與把握鄉(xiāng)村司法表達與實踐的策略、糾紛解決的行動邏輯,具有學術研究的典型性。就糾紛解決而言,傳統(tǒng)糾紛解決方式也正在淡出人們的視線,法院、政府、司法所等現(xiàn)代化的糾紛解決組織正在全面介入糾紛解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碰撞與博弈,使司法所解決糾紛成為了多種文化、多種組織、多種手段整合在一起的復雜過程。
[Abstract]:The unique reality of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we need to calm observation of the country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dispute resolution and the expression way of judicial justice, judicial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as in the practice of the rule of law "peripheral power" national unified legal system and rules of change, for deep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the rural judicial expression and practice strategy, action logic of dispute resolution the typical example of academic research. The traditional dispute resolution, dispute resolution is also out of sight, court, government, judicial and other modern dispute resolution organizations are fully involved in the dispute resolution.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ollision with the game, so that the judicial disputes become a variety of culture, a variety of organizations that means the integration in complex process.
【作者單位】: 云南大學法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西南邊疆少數(shù)民族古代法律文書研究”(編號:11XFX005)
【分類號】:D9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啟梁;張熙嫻;;法官如何調(diào)解?——對云南省E縣法院民庭的考察[J];當代法學;2010年05期
2 陳柏峰;董磊明;;治理論還是法治論——當代中國鄉(xiāng)村司法的理論建構[J];法學研究;2010年05期
3 王建國;李興旺;;政治與習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村規(guī)民約與村莊治理——基于云南紅河若干少數(shù)民族村寨的調(diào)查[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啟梁;;法律世界觀紊亂時代的司法、民意和政治——以李昌奎案為中心[J];法學家;2012年03期
2 張青;;社會結構與鄉(xiāng)村人民法庭的訴訟模式——基于鄂西南錦鎮(zhèn)人民法庭的實證分析[J];西部法學評論;2012年03期
3 張青;;邁向“實踐—理論”的研究范式——鄉(xiāng)村司法理論的局限性與可能性[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2年01期
4 施蔚然;;當代中國習慣法與國家司法關系的辯證思考——從對兩個基層法院的訪談展開[J];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5 蔡舒眉;;淺析鄉(xiāng)村法治研究——再看蘇力著作[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4年07期
6 張劍源;;管轄權競爭與當代中國鄉(xiāng)村司法的合法性建構[J];當代法學;2014年04期
7 李晟;;實踐視角下的社科法學:以法教義學為對照[J];法商研究;2014年05期
8 張青;;鄉(xiāng)村司法的社會結構與訴訟構造——基于錦鎮(zhèn)人民法庭的實證分析[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9 黃琨;盧明威;;論農(nóng)村社會轉型時期基層人民法庭小額訴訟的適用[J];理論與改革;2012年06期
10 張青;;轉變中的鄉(xiāng)村人民法庭——以鄂西南錦鎮(zhèn)人民法庭為中心[J];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項延永;;“遷就”向“固守”的轉變——基層法院解決鄉(xiāng)村社會民事糾紛司法策略新思考[A];探索社會主義司法規(guī)律與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國法院第23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上)[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劉濤;當代中國政法委員會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2 王慶豐;民俗習慣的司法適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3 朱政;法律適用的理論重構與中國實踐[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4 林坤;論法律認同[D];西南政法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俊;中國城鄉(xiāng)二元社會結構與一元法律秩序的實現(xiàn)[D];西南大學;2011年
2 楊勇;侗族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陳曄;論現(xiàn)代性視域下的調(diào)解制度[D];吉林大學;2012年
4 方明航;我國基層法院巡回審判制度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5 李曉峰;論農(nóng)村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法律保障[D];山東大學;2012年
6 張璐;通過積極守法邁向基層善治[D];蘇州大學;2013年
7 杜飛;傳統(tǒng)孝義之道及其法治啟示[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8 吳燁;“調(diào)解優(yōu)先”司法政策下的法院調(diào)解異化現(xiàn)象研究[D];華僑大學;2013年
9 李語嫣;轉型中國的法官角色與司法策略[D];西南政法大學;2013年
10 宋遠軍;論法官在民事訴訟中的調(diào)解偏好[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景文;;中國法律工作者的職業(yè)化分析[J];法學研究;2008年05期
2 高其才;周偉平;;法官調(diào)解的“術”與“觀”——以南村法庭為對象[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6年01期
3 王亞新;;農(nóng)村法律服務問題實證研究(一)[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6年03期
4 吳英姿;;法院調(diào)解的“復興”與未來[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7年03期
5 李強;“丁字型”社會結構與“結構緊張”[J];社會學研究;2005年02期
6 趙曉力;基層司法的反司法理論?——評蘇力《送法下鄉(xiāng)》[J];社會學研究;2005年02期
7 劉思達;法律移植與合法性沖突——現(xiàn)代性語境下的中國基層司法[J];社會學研究;2005年03期
8 汪慶華;;中國行政訴訟:多中心主義的司法[J];中外法學;2007年05期
9 黃宗智;巫若枝;;取證程序的改革:離婚法的合理與不合理實踐[J];政法論壇;2008年01期
10 楊力;;新農(nóng)民階層與鄉(xiāng)村司法理論的反證[J];中國法學;2007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丁衛(wèi);鄉(xiāng)村法治的政法邏輯[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愉;淺談當代“非訴訟糾紛解決”的發(fā)展及其趨勢[J];比較法研究;2003年04期
2 蘭榮杰;;“照章辦事”還是“開口子”?——單位內(nèi)部糾紛解決機制研究[J];司法;2006年00期
3 曲穎;胡建萍;何良彬;諶輝;;成都地區(qū)糾紛解決機制調(diào)查報告[J];司法;2006年00期
4 曲穎;胡建萍;何良彬;諶輝;;成都地區(qū)糾紛解決機制實證調(diào)查與分析[J];人民司法;2006年11期
5 姚劍;;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視野中的訴訟法修改——以提高糾紛解決效率為視角[J];理論導刊;2006年04期
6 王亞明;;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的法文化探源[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06年06期
7 張善q,
本文編號:17723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772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