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律師擇業(yè)理性分析——以業(yè)務收費為核心的實證研究
本文選題:理性選擇 切入點:律師 出處:《法學》2012年11期
【摘要】:中國律師擇業(yè)的經濟理性指的是兩種常見的行為選擇:在業(yè)務類型上優(yōu)先選擇非訴訟法律事務,以及在執(zhí)業(yè)地上偏好東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大城市。經驗研究發(fā)現,一方面,中國律師的擇業(yè)理性選擇大致是符合當前現實的;另一方面,在中國社會轉型及律師職業(yè)變遷的"大歷史"中,此種經濟理性具有明顯的歷史局限性。無論是律師、律所還是包括法律教育機構在內的整個產業(yè)界都不僅僅要考慮當前的經濟利益,還要根據更長遠的行業(yè)發(fā)展進行前瞻性規(guī)劃與調整。
[Abstract]:The economic rationality of Chinese lawyers' choice of profession refers to two common behavior choices: preferential choice of non-litigation legal affairs in the type of business and preference of large cities in the eastern developed regions on the practice ground.The empirical study shows that, on the one hand, the rational choice of Chinese lawyers' career is roughly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reality;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big history" of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lawyers' professional changes, this kind of economic rationality has obvious historical limitations.Both lawyers, law firms and the entire industry, including leg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not only consider the current economic benefits, but also make forward-looking plans and adjustment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n the longer term.
【作者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
【基金】:上海市“曙光計劃” “上海高校特聘教授(東方學者)”項目資助
【分類號】:D926.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孫建;北京律師業(yè)狀況的數字觀察[J];中國司法;2004年12期
2 李鳴杰;;戴著鎖鏈跳舞——當前律師刑事辯護的執(zhí)業(yè)環(huán)境及其應對之道[J];法治研究;2010年11期
3 程金華;李學堯;;法律變遷的結構性制約——國家、市場與社會互動中的中國律師職業(yè)[J];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陳建新;;論量刑辯護的著力點[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2 趙駿;;中國法律實證研究的回歸與超越[J];政法論壇;2013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張登銀;關于辯護律師與當事人之間的幾個問題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2 陳文韻;我國刑事審前程序律師辯護的若干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3 芮秋華;合伙律師事務所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4 梁彥;規(guī)范我國法律服務市場秩序的制度性思考[D];四川大學;2007年
5 何華明;我國律師職業(yè)道德問題分析和建設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9年
6 令紅彥;李莊偽造證據、妨害作證案分析[D];蘭州大學;2012年
7 趙玉靜;辯護律師調查取證權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文語;新世紀中國律師事業(yè)發(fā)展新謀劃──訪司法部律公司司長賈午光[J];中國司法;2001年01期
2 呂世倫;張小平;;論中國法律文化傳統(tǒng)中的國家主義[J];金陵法律評論;2001年01期
3 李學堯;;法律職業(yè)主義[J];法學研究;2005年06期
4 程金華;吳曉剛;;社會階層與民事糾紛的解決——轉型時期中國的社會分化與法治發(fā)展[J];社會學研究;2010年02期
5 周永坤;法律國家主義評析[J];云南法學;1997年01期
6 張志銘;;轉型中國的法律體系建構[J];中國法學;2009年02期
7 李學堯;;非道德性:現代法律職業(yè)倫理的困境[J];中國法學;2010年01期
8 程金華;;中國行政糾紛解決的制度選擇——以公民需求為視角[J];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06期
9 周雪光;艾云;;多重邏輯下的制度變遷:一個分析框架[J];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04期
10 孫超美;在改革中發(fā)展為市場經濟服務──北京市律師事務所脫鉤改制工作基本完成[J];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2001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立嘉;;試論我國農民理性選擇的變遷[J];滄桑;2010年04期
2 孔慶云;;論開展非訴訟律師業(yè)務的若干問題[J];法學家;1992年01期
3 溫志嵩;;公務員考試為何“高燒不退”?[J];中國國情國力;2006年01期
4 王淑榮;;日本律師職業(yè)主義的沿革[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6年04期
5 河合弘之;卜一;;律師的廣告與宣傳[J];國外法學;1986年05期
6 燕子;“第14屆全國部分城市律師業(yè)務協(xié)作會”在廣東召開[J];中國律師;2000年07期
7 高嵐;;律師文化建設體系的構建[J];企業(yè)家天地(理論版);2010年10期
8 朱躍杰;我對律師回避制度的意見[J];法學;1991年04期
9 西村利郎;律師業(yè)務與律師業(yè)務的根本[J];中國律師;1994年10期
10 杭正亞;試論律師業(yè)務正當行為及刑事責任豁免[J];中國司法;2005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崔新鋒;;低碳經濟視角下貴州省人居環(huán)境與能源消費關系實證研究[A];2010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2010年?ǘC];2010年
2 姜光磊;;基于宏觀視角的消費需求實證研究[A];《武漢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3 劉莉亞;;不同經濟背景下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影響差異化的實證研究[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10)[C];2010年
4 龍立榮;陳雪玲;;論思辨研究與實證研究的關系[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5 趙伶俐;;當代中國青年審美價值觀實證研究[A];中華美學學會第六屆全國美學大會暨“全球化與中國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童瑩娟;王喬君;;經營性體育健身場所服務質量評價模型及實證研究[A];第三屆全國體育產業(yè)學術會議文集[C];2008年
7 李素云;趙京生;;試論王清任是經絡實證研究的開創(chuàng)者[A];中國針灸學會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下集)[C];2009年
8 彭國勝;;農民對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觀體驗與政府信任的構建——基于貴州省的實證研究[A];“改革開放30年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何遠梅;;對體育營銷中品牌社群的消費價值實證研究[A];首屆中國體育產業(yè)學術會議文集[C];2005年
10 李瑞;;武漢市鄉(xiāng)鎮(zhèn)政府體制改革的實證研究——基于武漢市八個鄉(xiāng)鎮(zhèn)的調查[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衛(wèi);揚眉劍出鞘[N];益陽日報;2006年
2 盧軼郎;增加長期國債比重是理性選擇[N];發(fā)展導報;2001年
3 譚洪安;囤地或變相囤地是理性選擇?[N];中國經營報;2007年
4 老驥;理性選擇IT培訓[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4年
5 曹林;別把公眾的理性選擇污為“官本位”[N];檢察日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王光榮整理;超越激情后的理性選擇[N];光明日報;2003年
7 隨心所欲;理性選擇存儲卡[N];計算機世界;2004年
8 燕農;制度化節(jié)水是現實的理性選擇[N];中國消費者報;2007年
9 亞歷山德羅·克萊里奇 龔堅 編譯;提高能效——重振經濟的理性選擇[N];中國能源報;2009年
10 記者 高國華;QDII投資:理性選擇才能無懼市場風險[N];金融時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玲;中國企業(yè)利益相關者管理策略實證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2 金濤;利率、股價和匯率關聯(lián)的實證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3 楊麗麗;國際化與企業(yè)績效的理論及實證研究[D];江蘇大學;2010年
4 王革平;中國金融市場最優(yōu)均衡理論與實證研究[D];同濟大學;2004年
5 蔣東仁;論產業(yè)集群及其成長中的政府行為[D];南京理工大學;2006年
6 楊薇;轉型經濟下我國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的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7 赫鳳杰;公司資本結構戰(zhàn)略效應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8 閆森;東盟五國通貨膨脹的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9 崔渭;中國金融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績效關系評價模型及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譚小平;我國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河;成都市城市化與城鄉(xiāng)居民收入關系的實證研究[D];西南民族大學;2011年
2 吳君;北京市CBD地區(qū)白領員工“過度勞動”狀況的實證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年
3 韓劍宇;博客對消費者購買意愿影響的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4 宋曉旭;影響大學生就業(yè)的個體因素實證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5 李超;上海股票市場節(jié)日效應的實證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6 王蓓蓓;遼寧省低碳經濟與產業(yè)發(fā)展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7 陳超嫻;公司治理對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D];江南大學;2012年
8 沈俊媛;昆明地區(qū)自助加油站用戶接受意愿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9 李強;區(qū)域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影響區(qū)域競爭力的實證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10 賈英;江蘇省義務教育投資差異的實證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7106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710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