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諫官制度對現(xiàn)代行政監(jiān)督實效提升的啟示
本文關鍵詞:唐代諫官制度對現(xiàn)代行政監(jiān)督實效提升的啟示
更多相關文章: 唐代 諫官制度 行政監(jiān)督
【摘要】:諫官的主要職責是勸諫皇帝過失,唐代是諫官制度最為成熟的時期。唐代統(tǒng)治者非常重視諫官的作用,建立了完整的諫官組織結構,制訂了諫官選拔標準和考核制度,使得諫官制度日漸成熟,促進了唐代政治清明和社會穩(wěn)定。以史為鑒,需要營造良好的行政監(jiān)督政治、文化環(huán)境,加強行政監(jiān)督隊伍建設,不斷健全和完善行政監(jiān)督體制和機制,對行政監(jiān)督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與評估,從而提升行政監(jiān)督實效。
【作者單位】: 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關鍵詞】: 唐代 諫官制度 行政監(jiān)督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于科學發(fā)展觀的行政監(jiān)督效能評估與提升對策研究”(項目編號:09YJA810020)階段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D691
【正文快照】: 中國古代監(jiān)察制度分為御史監(jiān)察和諫官諫議兩大系統(tǒng)。御史旨在糾察百官違失,甚至審理皇帝交付的詔獄,是上對下的監(jiān)察糾禁;諫官負責諫正皇帝或中央行政決策的失誤,是下對上的匡正。諫官制度歷史悠久,初步形成于秦漢,發(fā)展至唐代已經日趨完善,它是中國封建社會行政監(jiān)察制度的重要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劭偉;王建峰;;唐武德時期律令制定芻論[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2 閻炯智;陳璽;;唐代對外貿易的法律調整[J];蘭臺世界;2010年05期
3 胡楊;;我國行政監(jiān)督制度創(chuàng)新的路徑依賴分析[J];江漢論壇;2010年02期
4 李葉宏;惠建利;;唐代“互市”法律制度探析[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5 強理嫻;;淺論我國行政監(jiān)督的有效性[J];科技資訊;2010年01期
6 李貞;;唐代精怪小說的趣味性研究[J];理論界;2010年02期
7 強理嫻;;淺論我國行政監(jiān)督的有效性[J];科技資訊;2010年07期
8 陳宏;;唐代吏治法律制度分析[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9 王福明;;威海地區(qū)古代佛教遺跡[J];春秋;2010年03期
10 韓偉;;命案其可恕乎——對一則敦煌文獻中的唐代案例的再評議[J];榆林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生海;;唐代兩館生與科舉研究[A];社會·經濟·觀念史視野中的古代中國 國際青年學術會議暨第二屆清華青年史學論壇 論文集上[C];2010年
2 張勁松;;陳崇與東佳書堂關系的再認識——基于譜牒與地方志的分析[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二)[C];2009年
3 李寶玲;;武則天郊廟歌辭的政治觀察[A];第二屆樂府與歌詩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劉雙智;;陜西長武昭仁大殿[A];文物建筑論文集(第2輯)[C];2009年
5 張勁松;;陳崇與東佳書堂關系的再認識——基于譜牒與地方志的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蒲亨強;;唐代產生的道教經韻[A];漢唐音樂史首屆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孫曉暉;;唐代長安的禮儀空間與儀式樂歌[A];漢唐音樂史首屆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姬永亮;;唐代誤差思想略探[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9 邵天杰;趙景波;;涇洛流域唐代洪澇災害初步研究[A];地理學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國地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10 李錦繡;;唐開元二十五年《倉庫令》所載給糧標準考——兼論唐代的年齡劃分[A];第二屆傳統(tǒng)中國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二)[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鐘想廷;加強行政監(jiān)督 確保依法行政[N];廣西日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X宜 岳華;參政議政 共謀發(fā)展 協(xié)商監(jiān)督 情系民生[N];貴州政協(xié)報;2004年
3 張增群;行政監(jiān)督體制的現(xiàn)狀與改革[N];河北經濟日報;2004年
4 浦興祖;機構改革的力學分析[N];北京日報;2003年
5 中國工藝美術館供稿;牙雕唐代簪花仕女[N];北京日報;2002年
6 趙云旗(作者單位:財政部科研所);斂不及民而用度足[N];中國財經報;2002年
7 尤莉;藝精技絕的唐代瑰寶[N];中國檔案報;2002年
8 子實;東方藝海明珠唐三彩[N];中國民族報;2002年
9 北京 古召;海馬葡萄紋銅鏡[N];中國文物報;2002年
10 揚州 朱曉忠;唐代青花執(zhí)壺殘片[N];中國文物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衛(wèi)麗;唐代工部尚書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孫恩揚;潑墨畫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3 江波;唐代墓志撰書人及相關文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4 徐暉;唐代國子監(jiān)學官與文學[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孟祥光;唐代賦役制度與田家詩[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何李;唐代記體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洪海安;唐代鐵券相關問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早娟;唐代長安佛教文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永莉;意象、景觀與環(huán)境感知[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王福棟;論唐代戰(zhàn)爭詩[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和慶鋒;唐代太原王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昌俊;唐代西南地區(qū)農作物的種植生產及產品的商品化[D];西南大學;2010年
3 左向陽;地方長吏在唐代西南地區(qū)經濟開發(fā)中的作用[D];西南大學;2010年
4 趙黎明;唐天[婺曇淠怪鏡涔視么恃芯縖D];西南大學;2010年
5 盧笑涵;唐代涉夢小說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6 李清清;唐代西南地區(qū)鹽的產銷及其在經濟社會中的作用[D];西南大學;2010年
7 宋健;唐代西南地區(qū)農村市場與商品流通[D];西南大學;2010年
8 何偉;略論寧夏地區(qū)唐代漢族墓葬分期[D];西北大學;2010年
9 常強;唐代宗正寺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10 鄧志;唐代官員待遇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9561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956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