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法治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義
本文關(guān)鍵詞:管子法治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義
【摘要】:管子是著名的政治家,最早提出了用法治理國家的思想。他不僅推動齊國走上霸主的地位,更重要的是開創(chuàng)法治國家的先河。管子正確認識法治在治國中的重要作用,堅持抓好立法,嚴格執(zhí)法,注重法治的公正,做到法治和德治的結(jié)合。管子在用法治理國家的過程中,注重把握法的規(guī)范性,從民本的角度作為法治的出發(fā)點。管子的法治思想猶如封建禮制夜空的一顆明星,為當前全面堅持依法治國提供了寶貴思想淵源。
【作者單位】: 山東理工大學宣傳部;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關(guān)鍵詞】: 管子 法治思想 依法治國
【分類號】:D909.2;B226.1
【正文快照】: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做出了全面推進以法治國的重大問題決定,標志著中國進入了依法治國的新時期。中國的“法治”理念有很大一部分內(nèi)容不是從西方搬來的,而是來源于中國傳統(tǒng)法治思想。春秋時期齊國的管子在輔佐齊桓公治理國家中,提出“以法治國”理念,對于中國傳統(tǒng)法治思想的形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何濤;;《管子》的法律思想及現(xiàn)代意義[J];行政與法;2011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章雨舟;李麗鵬;;《管子》法治“三觀”初探[J];人才資源開發(fā);2015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月;;中國法治思想的歷史發(fā)展[J];文史月刊;2007年08期
2 王志堅;;歷史地看待毛澤東的法治思想[J];黨史文苑;2007年12期
3 張艷紅;;淺析兩種法治思想之異同[J];船山學刊;2007年04期
4 張_";;試論《政治學》中的政體和法治思想[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4期
5 王步貴;;試論王符法治思想的核心[J];錦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1期
6 楊若琳;;淺析韓非子的法治思想[J];統(tǒng)計與管理;2013年06期
7 _5邦掙;;論諸葛亮治蜀時期的法治思想[J];蜀學;2009年00期
8 黨明德;;孔孟荀法治思想比較[J];齊魯文化研究;2002年00期
9 吳民貴;;略論洪仁矸的法治思想[J];歷史教學問題;1982年04期
10 許敏;從立法、司法與守法看唐太宗的法治思想[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銳;李艷馨;;董必武法治思想述要[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輯)[C];2005年
2 邱萍;;董必武執(zhí)政法治思想初論[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輯)[C];2006年
3 鄧t@;;聆聽法治前行的誨音——歷久彌新的董必武法治思想[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輯)[C];2008年
4 王華梅;;和諧社會的法治思想奠基人——董必武法治思想學習體會[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輯)[C];2008年
5 劉瑞川;;董必武民主法治思想與中國百年轉(zhuǎn)型[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輯·上冊)[C];2011年
6 余昌海;;董必武法治思想形成過程探討[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輯·上冊)[C];2011年
7 張順革;;民主法治在構(gòu)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學董必武民主法治思想[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輯)[C];2008年
8 田莉姝;;鄧小平法治思想研究[A];貴州省2004年憲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米健;;依法治國 依法治政——董必武法治思想札記[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輯)[C];2001年
10 關(guān)天國;;董必武的法治思想與依法治國的新思考[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輯)[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楊彥華 李丹丹;兩岸四地專家學者 探討孫中山法治思想[N];中山日報;2012年
2 記者 張躍 通訊員 關(guān)鎮(zhèn)崗 楊健;廣東研討孫中山法治思想[N];團結(jié)報;2010年
3 記者 黃婉媛 通訊員 程金華;全國專家學者聚中山研討孫中山法治思想[N];中山日報;2010年
4 記者 黃標;多角度研討偉人法治思想[N];中山日報;2011年
5 何濤;我國古代法治思想及其啟示[N];吉林日報;2009年
6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 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 張文顯;鄧小平民主法治思想永放光芒[N];法制日報;2014年
7 新華日報評論部 顧德寧;法治社會應(yīng)追求“法情允諧”[N];江蘇法制報;2011年
8 趙 毅;中國古代的法治思想及其對后世的影響[N];大眾科技報;2005年
9 市委黨校 趙圣熠;中國古代法治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義[N];營口日報;2009年
10 吳英亮 淄博市公安局臨淄分局局長;吸收管仲法治思想營養(yǎng) 增強執(zhí)法公信力[N];人民公安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根強;江澤民法治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于洪;柯克法治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亞娥;法家法治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及其評價[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2 殷金;江澤民對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3 隋學良;新中國第一代領(lǐng)導集體法治思想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1年
4 胡春麗;賈誼法治思想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5 陶建新;一種文化的選擇——論梁啟超的法治思想[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6 殷志斌;鄧小平法治思想及其新發(fā)展[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陳瑩;毛澤東法治思想研究[D];渤海大學;2014年
8 劉云飛;中國共產(chǎn)黨法治思想發(fā)展歷程探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4年
9 李寧;近代中國的法治思想與政治秩序的互動[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10 陳發(fā)良;梁啟超法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6448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64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