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考》中《法經(jīng)》引文真?zhèn)卧俦?/H1>
發(fā)布時間:2017-08-09 10:25
本文關(guān)鍵詞:《七國考》中《法經(jīng)》引文真?zhèn)卧俦?/strong>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法經(jīng)》 《七國考》 引文 辨?zhèn)?/b>
【摘要】:《七國考》中《法經(jīng)》引文的真?zhèn)问菍W界爭論的熱點。對于該段引文,《法經(jīng)》標題中的"法"字符合李悝所處時代的背景;"王者之政莫急于盜賊"的說法符合李悝時代對法律的需求。結(jié)合傳世和出土文獻,利用秦漢律二級分類的理論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引文的篇目和體例結(jié)構(gòu)具有合理性。學界對這段引文的內(nèi)容的質(zhì)疑不能成立,應(yīng)該重視這段引文的史料價值。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關(guān)鍵詞】: 《法經(jīng)》 《七國考》 引文 辨?zhèn)?/strong>
【分類號】:D909.2
【正文快照】: 戰(zhàn)國初期魏國李悝所著的《法經(jīng)》一般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tǒng)的成文法典,對中華法系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但是,關(guān)于《法經(jīng)》是否真實存在的話題,自日本學者仁井田升首次提出就引起了廣泛的爭論1。在眾多的關(guān)于《法經(jīng)》的文獻材料中,明代藏書家董說所編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柳正權(quán);先秦盜罪考[J];法學評論;2002年04期
2 殷嘯虎;《法經(jīng)》考辨[J];法學;1993年12期
3 何勤華;《法經(jīng)》新考[J];法學;1998年02期
4 閆曉君;略論秦律對漢律的影響[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5 朱紅林;;里耶秦簡“金布”與《周禮》中的相關(guān)制度[J];華夏考古;2007年02期
6 楊振紅;;秦漢律篇二級分類說——論《二年律令》二十七種律均屬九章[J];歷史研究;2005年06期
7 孫言誠;秦漢的戍卒[J];文史哲;1988年05期
8 杜文忠;《法經(jīng)》新解[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1999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崇琛;;新聞與文學交融的杰作——《聊齋志異》中的新聞篇章[J];蒲松齡研究;2009年01期
2 陳才訓;時世平;;《剪燈余話》:“薇垣高議”——論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說創(chuàng)作的風教意識[J];蒲松齡研究;2012年01期
3 閔順琴,盧和樂;《詩集傳》詞語訓釋商榷[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4 熊壽康;讀《辭源》(修訂本)札記[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4期
5 王海青;魯迅論“三曹”[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6 張穎慧;;敦煌、居延簡中的“關(guān)、戊、iij”[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7 何琳儀;新蔡竹簡選釋[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8 白兆麟;蔡英杰;;《老子》“道經(jīng)”首篇闡釋[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9 李俸s,
本文編號:6447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644799.html
本文關(guān)鍵詞:《七國考》中《法經(jīng)》引文真?zhèn)卧俦?/strong>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法經(jīng)》 《七國考》 引文 辨?zhèn)?/b>
【摘要】:《七國考》中《法經(jīng)》引文的真?zhèn)问菍W界爭論的熱點。對于該段引文,《法經(jīng)》標題中的"法"字符合李悝所處時代的背景;"王者之政莫急于盜賊"的說法符合李悝時代對法律的需求。結(jié)合傳世和出土文獻,利用秦漢律二級分類的理論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引文的篇目和體例結(jié)構(gòu)具有合理性。學界對這段引文的內(nèi)容的質(zhì)疑不能成立,應(yīng)該重視這段引文的史料價值。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關(guān)鍵詞】: 《法經(jīng)》 《七國考》 引文 辨?zhèn)?/strong>
【分類號】:D909.2
【正文快照】: 戰(zhàn)國初期魏國李悝所著的《法經(jīng)》一般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tǒng)的成文法典,對中華法系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但是,關(guān)于《法經(jīng)》是否真實存在的話題,自日本學者仁井田升首次提出就引起了廣泛的爭論1。在眾多的關(guān)于《法經(jīng)》的文獻材料中,明代藏書家董說所編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柳正權(quán);先秦盜罪考[J];法學評論;2002年04期
2 殷嘯虎;《法經(jīng)》考辨[J];法學;1993年12期
3 何勤華;《法經(jīng)》新考[J];法學;1998年02期
4 閆曉君;略論秦律對漢律的影響[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5 朱紅林;;里耶秦簡“金布”與《周禮》中的相關(guān)制度[J];華夏考古;2007年02期
6 楊振紅;;秦漢律篇二級分類說——論《二年律令》二十七種律均屬九章[J];歷史研究;2005年06期
7 孫言誠;秦漢的戍卒[J];文史哲;1988年05期
8 杜文忠;《法經(jīng)》新解[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1999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崇琛;;新聞與文學交融的杰作——《聊齋志異》中的新聞篇章[J];蒲松齡研究;2009年01期
2 陳才訓;時世平;;《剪燈余話》:“薇垣高議”——論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說創(chuàng)作的風教意識[J];蒲松齡研究;2012年01期
3 閔順琴,盧和樂;《詩集傳》詞語訓釋商榷[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4 熊壽康;讀《辭源》(修訂本)札記[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4期
5 王海青;魯迅論“三曹”[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6 張穎慧;;敦煌、居延簡中的“關(guān)、戊、iij”[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7 何琳儀;新蔡竹簡選釋[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8 白兆麟;蔡英杰;;《老子》“道經(jīng)”首篇闡釋[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9 李俸s,
本文編號:6447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644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