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史論文 >

少年司法社會調查報告制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25 11:02

  本文關鍵詞:少年司法社會調查報告制度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1899年美國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少年法庭法》,少年司法制度據(jù)此確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少年司法體系也得到了極大地完善,其間大多數(shù)國家也建立了少年司法體系。我國卻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少年司法體系,只是做了一些粗略的探討,少年司法社會調查報告制度就是這樣。但是社會調查報告制度對于少年司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不但是決定少年越軌行為是否進入刑事司法體系的評判標準之一,而且還是在進入刑事程序以后,與基本的行為事實一起決定了越軌少年的定罪、量刑、行刑。但是我國理論對此的研究卻比較少,即使有研究,也沒有放到少年司法的大背景下進行詳細的討論。再結合我國目前的實施現(xiàn)狀而言,少年司法社會調查報告制度沒有得到法律的確認,在實踐中存在一定的問題。筆者通過比較域外的經驗、梳理基本的理論,以及實際的調研和收集資料后,對我國少年司法社會調查報告制度進行重構,明確其重要的價值和對于少年司法的重要作用。以期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本文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是縱向引入域外少年司法的發(fā)展過程以及在少年司法發(fā)展影響下的社會調查報告制度,通過比較美、德、日的規(guī)定,總結出共性,包括調查的目的相同性、調查啟動的主動性、調查報告的非刑事性以及調查內容的系統(tǒng)全面性。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點之一,是在橫向厘清少年司法、少年司法之社會調查報告的基本概念的基礎上,論述了少年司法社會調查報告制度的理論支撐,主要從刑罰個別化、教育刑、再社會化和人格刑法這幾個理論的角度進行論述,然后重點論述了社會調查報告對少年司法的意義,也即為什么在少年司法過程中適用這一制度的原因。主要結合少年司法和越軌少年的特點,以及社會調查報告制度在少年司法各個環(huán)節(jié),包括偵查、審查起訴、定罪、量刑、行刑以及恢復性司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部分是通過收集資料和調研,收集我國幾個地區(qū)的實踐做法,通過對比找出在實踐中的問題:法律依據(jù)欠缺、主體不統(tǒng)一、作用范圍有限、內容不規(guī)范以及缺乏主體問責制度。 第四部分是著重對我國少年司法社會調查報告制度的重構,是本文的另一重點。首先明確了其法律基礎,然后論述了社會調查報告制度的基本原則和法律性質,其后重點闡明了少年司法社會調查報告制度的主體、適用對象,以及從縱向、橫向的角度論述了報告的內容。筆者認為社會調查報告的主體應以社會機構(包括基層組織和福利性社會組織)為主,控辯審三方為補充。適用的對象應是青少年,年齡可以放寬到25周歲。內容縱向維度主要包括越軌少年實施越軌行為前的成長經歷和實施行為后的悔錯表現(xiàn),橫向維度包括影響越軌少年行為的成長環(huán)境,以及綜合分析。有需要的,可以進行專業(yè)鑒定,包括智力鑒定、心理鑒定、毒品測試鑒定、精神鑒定等。最后論述了幾個在程序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五部分為結語,雖然我國少年司法社會調查報告制度的規(guī)定還不夠統(tǒng)一,也沒有建立少年法院,更沒有相應的少年司法體系,但是只要一步步實踐、改進,終有一天我國會完成并完善少年司法體系的建立。
【關鍵詞】:少年司法 社會調查報告 越軌少年 保護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D971.2;DD916
【目錄】:
  • 內容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一、少年司法社會調查報告制度之域外經驗11-16
  • (一) 美國的經驗11-12
  • (二) 德國的經驗12-13
  • (三) 日本的經驗13-14
  • (四) 比較14-16
  • 1. 調查目的的相同性14-15
  • 2. 調查啟動的主動性15
  • 3. 調查報告的非刑事性15-16
  • 4. 調查內容的系統(tǒng)全面性16
  • 二、少年司法社會調查報告制度之基本原理16-26
  • (一) 基本概念16-18
  • 1. 少年司法制度概述16-18
  • 2. 少年司法社會調查報告的基本概念18
  • (二) 少年司法社會調查報告制度的理念基礎18-22
  • 1. 刑罰個別化理念18-20
  • 2. 教育刑理念20
  • 3. 再社會化理念20-21
  • 4. 人格刑法理念21-22
  • (三) 社會調查報告制度之于少年司法的意義22-26
  • 1. 社會調查報告制度的根本地位22-23
  • 2. 少年司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需要社會調查報告23-26
  • 三、少年司法社會調查報告制度之我國實踐26-32
  • (一) 上海地區(qū)的實踐26-27
  • (二) 重慶地區(qū)的實踐27-28
  • (三) 成都地區(qū)的實踐28-29
  • (四) 其他地區(qū)的實踐29-30
  • (五) 問題30-32
  • 1. 法律依據(jù)欠缺,法律地位不明確30-31
  • 2. 調查主體不統(tǒng)一,且水平參次不齊31
  • 3. 作用范圍有限,不能貫穿少年司法整個過程31-32
  • 4. 內容不規(guī)范,限制具體運用32
  • 5. 缺乏主體問責制度,導致不公平32
  • 四、少年司法社會調查報告制度重構之我見32-42
  • (一) 法律基礎33-34
  • (二) 基本原則及法律性質34-35
  • 1. 基本原則34-35
  • 2. 法律性質35
  • (三) 社會調查報告的主體設置35-38
  • 1. 由指控方擔任主體35-36
  • 2. 由辯護方擔任主體36
  • 3. 由審判方擔任主體36-37
  • 4. 由社會組織擔任主體37
  • 5. 結論37-38
  • (四) 社會調查報告的對象38
  • (五) 社會調查報告的主要內容38-40
  • 1. 縱向維度的內容38-39
  • 2. 橫向維度的內容39
  • 3. 特殊的調查內容39-40
  • 4. 綜合分析40
  • (六) 社會調查報告的程序設置40-42
  • 1. 社會調查的啟動時間40-41
  • 2. 社會調查的方式41
  • 3. 異地越軌少年的調查41-42
  • 結語42-43
  • 致謝43-44
  • 參考文獻44-4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建龍;;國家親權理論與少年司法——以美國少年司法為中心的研究[J];法學雜志;2008年03期

2 康樹華;少年司法制度發(fā)展概況[J];法學雜志;1995年02期

3 龔雅麗;;淺論未成年人的公正審判權——對社會調查介入未成年人刑事審判必經程序的探討[J];法制與社會;2007年04期

4 張競模,陳建明;刑事審判中少年司法保護的探索與實踐[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4年05期

5 陳冰,李雅華;德國少年司法保護簡述[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5年03期

6 王志勝;林志強;;我國臺灣地區(qū)未成年人保護法律制度述評[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5年06期

7 藤本哲也;俞建平;;日本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新國策[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6年06期

8 馮衛(wèi)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審前調查制度探討[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7年01期

9 劉吉濤;宮秀麗;;英國青少年司法制度的價值取向及啟示[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7年04期

10 郭欣陽;;未成年被告人品格證據(jù)可采性研究[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7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曹衛(wèi)紅;美國、日本、德國少年司法制度的比較[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少年司法社會調查報告制度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616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32616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bd9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