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法律與公產:1943年霍邱縣“女忠祠”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1 16:22
安徽省霍邱縣"女忠祠",建于明末崇禎年間,1943年6月,霍邱縣城內鎮(zhèn)居民劉嵩庭檢舉該鎮(zhèn)青云保保長鄭中華伙同該鎮(zhèn)居民黃堯峯盜買、盜賣公共建筑物"女忠祠"。后因檢舉人與被檢舉人之間有"私仇",加之該"女忠祠"的公共建筑區(qū)與私人建筑區(qū)劃分不明,另外又牽涉檢舉時間與實際買賣立契時間相去甚遠,由是釀成此案持續(xù)近一年之久。霍邱縣"女忠祠"案,揭示了道德、法律與公產爭奪之間的復雜關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該時期政治變遷對私人經濟領域的影響。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 2020年01期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霍邱縣城概覽圖
因以上四項疑點,安徽省政府認為“有派員復勘詳查之必要”,并且要求霍邱縣政府“就近調閱全卷,會縣集訓,秉公理報核奪”[16]。1944年元月,霍邱縣政府在實地勘察后,對于安徽省政府法治室所提出的四項疑點一一作出回應,同時將“女忠祠”全部房屋繪具簡圖并附說明如下:首先,該“女忠祠”全部房屋共有二十九間,坐落在霍邱縣城內鎮(zhèn)黃學保,“其四至邊界南齊何姓,東齊黃學,西至大街”。黃堯峯“將南偏十間(依圖十二間,內有鄭姓買后新筑二間)賣于鄭中華,引起劉嵩庭之檢舉”。霍邱縣政府認為“不論該劉嵩庭與鄭中華有無私嫌與否?傊,該鄭中華所買之房屋系在女忠祠范圍內,而女忠祠實屬公產無疑”,并且“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此鄭中華所以有盜買之嫌疑而毋庸贅辯者也”。[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全國抗戰(zhàn)時期國民黨的地方政治改革[J]. 汪朝光. 社會科學研究. 2018(05)
[2]廟產興學:黃質夫與寂然法師的十年爭訟[J]. 王文嶺. 檔案與建設. 2018(03)
[3]革命、法律與逆產:1928年南京協(xié)濟公典盛宣懷逆股案研究[J]. 彭曉飛. 史林. 2018(01)
[4]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廟產興學運動[J]. 紀華傳. 中國佛學. 2015(02)
[5]民國湖北寺廟產權結構與廟產糾紛(1911—1931)[J]. 劉元.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4)
[6]自治與認同——抗戰(zhàn)時期四川新縣制的推行與國家權力的延伸[J]. 粟榮孟. 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 2014(02)
[7]論“新縣制”的體制性腐敗[J]. 周聯(lián)合. 廣東社會科學. 2011(05)
[8]國民政府時期的新縣制與農村建設和政權建設[J]. 付娟. 廣西社會科學. 2010(08)
[9]革命、法律與廟產——民國北平鐵山寺案研究[J]. 付海晏. 歷史研究. 2009(03)
[10]現代化建制對信仰空間的征用——以二十世紀初年的廟產興學運動為例[J]. 沈潔. 歷史教學問題. 2008(02)
博士論文
[1]民國時期湖北廟產糾紛研究[D]. 李海杰.華中師范大學 2018
[2]民國時期湖北的新縣制研究(1939-1949年)[D]. 汪巧紅.華中師范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民國時期廟產糾紛問題研究[D]. 周廣愉.華東政法大學 2018
[2]派系與權爭[D]. 徐瑞其.華東師范大學 2018
[3]抗戰(zhàn)時期新縣制下的基層組織和鄉(xiāng)村社會控制研究[D]. 張兆學.中南民族大學 2008
[4]新縣制下縣各級民意機關研究[D]. 周玉玲.蘇州大學 2002
本文編號:2930129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 2020年01期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霍邱縣城概覽圖
因以上四項疑點,安徽省政府認為“有派員復勘詳查之必要”,并且要求霍邱縣政府“就近調閱全卷,會縣集訓,秉公理報核奪”[16]。1944年元月,霍邱縣政府在實地勘察后,對于安徽省政府法治室所提出的四項疑點一一作出回應,同時將“女忠祠”全部房屋繪具簡圖并附說明如下:首先,該“女忠祠”全部房屋共有二十九間,坐落在霍邱縣城內鎮(zhèn)黃學保,“其四至邊界南齊何姓,東齊黃學,西至大街”。黃堯峯“將南偏十間(依圖十二間,內有鄭姓買后新筑二間)賣于鄭中華,引起劉嵩庭之檢舉”。霍邱縣政府認為“不論該劉嵩庭與鄭中華有無私嫌與否?傊,該鄭中華所買之房屋系在女忠祠范圍內,而女忠祠實屬公產無疑”,并且“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此鄭中華所以有盜買之嫌疑而毋庸贅辯者也”。[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全國抗戰(zhàn)時期國民黨的地方政治改革[J]. 汪朝光. 社會科學研究. 2018(05)
[2]廟產興學:黃質夫與寂然法師的十年爭訟[J]. 王文嶺. 檔案與建設. 2018(03)
[3]革命、法律與逆產:1928年南京協(xié)濟公典盛宣懷逆股案研究[J]. 彭曉飛. 史林. 2018(01)
[4]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廟產興學運動[J]. 紀華傳. 中國佛學. 2015(02)
[5]民國湖北寺廟產權結構與廟產糾紛(1911—1931)[J]. 劉元.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4)
[6]自治與認同——抗戰(zhàn)時期四川新縣制的推行與國家權力的延伸[J]. 粟榮孟. 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 2014(02)
[7]論“新縣制”的體制性腐敗[J]. 周聯(lián)合. 廣東社會科學. 2011(05)
[8]國民政府時期的新縣制與農村建設和政權建設[J]. 付娟. 廣西社會科學. 2010(08)
[9]革命、法律與廟產——民國北平鐵山寺案研究[J]. 付海晏. 歷史研究. 2009(03)
[10]現代化建制對信仰空間的征用——以二十世紀初年的廟產興學運動為例[J]. 沈潔. 歷史教學問題. 2008(02)
博士論文
[1]民國時期湖北廟產糾紛研究[D]. 李海杰.華中師范大學 2018
[2]民國時期湖北的新縣制研究(1939-1949年)[D]. 汪巧紅.華中師范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民國時期廟產糾紛問題研究[D]. 周廣愉.華東政法大學 2018
[2]派系與權爭[D]. 徐瑞其.華東師范大學 2018
[3]抗戰(zhàn)時期新縣制下的基層組織和鄉(xiāng)村社會控制研究[D]. 張兆學.中南民族大學 2008
[4]新縣制下縣各級民意機關研究[D]. 周玉玲.蘇州大學 2002
本文編號:29301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930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