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特權(quán)與刑無等級:法家法治思想中的“悖論”探析
[Abstract]:In the past, it was believed that the legalists carried out the absolute principle of "punishment without hierarchy" and excluded all legal privileges, and further thought that the laws on legal privileges in bamboo slips, Qin and Han dynasties were all the products of Confucianism. In fact, this is a misreading of the Legalist thought. In the classic works of the Legalists, there is a rich idea that the juniors enjoy legal privileges, and the law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in bamboo slips stipulates that there are legal privileges for the visceral, which is the direct embodiment of this kind of thought. The lawless punishment strongly advocated mainly in the judicature, was the thorough reactionary to the aristocrat to manipulate the judicial power secret judicature. The legalists stipulated the legal privilege in legislation to induce the people to work hard at war, and in the judicature they advocated that the punishment without rank never indulged in crime, and the two were perfectly combined in the ideological system of the Legalists. Therefore, we can re-understand the legalists' pursuit of the rule of law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enalty certainty.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xué)歷史學(xué)院;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xué)法學(xué)院;
【分類號】:D909.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馬小紅;;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研究中的“關(guān)鍵字”[J];河北法學(xué);2011年02期
2 陸建華;商鞅禮學(xué)思想研究[J];孔子研究;2004年04期
3 武樹臣;馬小紅;;中國成文法的起源[J];學(xué)習與探索;1990年06期
4 賀海仁;;先秦法家共同體的敵人:以法治國的規(guī)范理論[J];政法論壇;2007年06期
5 崔永東;儒家刑法思想對秦律影響之管見[J];中國法學(xué);1997年05期
6 于樹貴;;法家倫理思想的獨特內(nèi)涵[J];哲學(xué)研究;2009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崇琛;;新聞與文學(xué)交融的杰作——《聊齋志異》中的新聞篇章[J];蒲松齡研究;2009年01期
2 陳才訓(xùn);時世平;;《剪燈余話》:“薇垣高議”——論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說創(chuàng)作的風教意識[J];蒲松齡研究;2012年01期
3 熊壽康;讀《辭源》(修訂本)札記[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xué)校學(xué)報;2003年04期
4 王海青;魯迅論“三曹”[J];阿壩師范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04年01期
5 羅紹林;;試論法律信仰[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xué)校學(xué)報;2006年01期
6 劉洪強;;“姜維之母”的疏漏——兼談毛宗崗對嘉靖本《三國演義》中“邏輯錯誤”的修改[J];阿壩師范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08年04期
7 呂偉華;;淺論縱橫家的政治理想[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xué)校學(xué)報;2011年03期
8 王明前;;三國兩晉財政體系演變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11年04期
9 張穎慧;;敦煌、居延簡中的“關(guān)、戊、iij”[J];阿壩師范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11年04期
10 周穎;;漫說三國人物之“怒”[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xué)校學(xué)報;2011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懷宇;朱華;;論《管子》與《商君書》法治思想的異同[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1年年會暨全國第六屆管子學(xué)術(shù)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1年
2 朱玉苗;;大學(xué)章程法律性質(zhì)考察[A];通過章程的大學(xué)治理[C];2011年
3 趙秉志;陰建峰;;新中國刑法立法60年——以影響刑法立法的客觀范疇為視角[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xué)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李澤明;;人民監(jiān)督員制度研究[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5 楊光;傅文魁;;刑事和解與公訴權(quán)[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6 郭云忠;;檢察權(quán)謙抑性的法理基礎(chǔ)[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7 馮仁強;;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司法適用解讀[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8 鞏富文;姚宏科;;刑事從寬政策之困境探析[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9 劉恒;;檢察官職業(yè)道德建設(shè)略論[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10 楊迎澤;朱全景;;和諧社會、法律監(jiān)督與檢察官職業(yè)培訓(xùn)[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玉忠;宋代刑事審判權(quán)制約機制研究[D];河北大學(xué);2009年
2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3 張進德;協(xié)商性司法在西方的興起[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0年
4 吳曉暉;論宏觀調(diào)控決策的法律調(diào)整[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0年
5 張玉堂;邊沁功利主義分析法學(xué)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0年
6 夏菲;論英國警察權(quán)的變遷[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0年
7 呂利;律簡身份法考論[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0年
8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0年
9 尹偉琴;民國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0年
10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周雪霞;恢復(fù)性司法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xué);2009年
2 古家臻;趙嘏科舉詩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3 于歐洋;六朝駢文的興盛與形式美學(xué)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4 魯京京;古史辨派對《史記》中先秦史料評判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5 許慶玲;試論孝觀念向封建孝道的轉(zhuǎn)化[D];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6 李昀;廢物污染環(huán)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xué);2009年
7 劉曉娜;《史記》與齊魯文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0年
8 陳辰;明代私債探析[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0年
9 范云峰;先秦時期青銅鑄造標準化研究[D];鄭州大學(xué);2010年
10 賀磊;自由心證的法理與制度初探[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陸建華;荀子禮法關(guān)系論[J];安徽大學(xué)學(xué)報;2003年02期
2 王人博;一個最低限度的法治概念——對中國法家思想的現(xiàn)代闡釋[J];法學(xué)論壇;2003年01期
3 陸建華;荀子禮學(xué)之價值論[J];學(xué)術(shù)月刊;2002年07期
,本文編號:21868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186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