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民國時期收復司法主權的法理抗爭
[Abstract]:The judicial power of a country is internal affairs, and judicial sovereignty belongs to diplomac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orms of international law, sovereignty is paramount in foreign relations. In modern China, in order to enjoy judicial privilege in China for a long time, that is, consular jurisdiction, Western powers constantly weave legal excuses. In 1843, in order to recover judicial sovereignty, the Chinese people continued to fight against legal theory, and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end to climax. The people's legal theory struggle has increased the pressure to the western powers, increased the power to the government, promoted the judicial introspection of the people, promoted the restoration of judicial sovereignty, and accumulated experience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fight for other 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Nowadays, some Western powers often rely on the so-called legal basis to interfere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other countries and infringe upon the judicial sovereignty of other countries. This act is in fact a copy of the consular jurisdiction in modern times. Any sovereign independent country should refute and fight against it in terms of legal theory. Moreover, we must resolutely resist in action and safeguard national sovereignty.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法學院;
【基金】:南京大學法學院“985工程”三期項目“社會轉型與法治發(fā)展”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2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繼紅;;民初婦女婚姻法律地位過渡性原因分析[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1年02期
2 錢廣福;;淺談清朝末年刑法的現(xiàn)代化歷程[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6期
3 李龍;朱兵強;;論辛亥革命中的司法變革[J];湖北社會科學;2011年09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賀衛(wèi)方;;中國法律職業(yè):遲來的興起和遭到的危機[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法治文明的承繼與融合”法律分論壇論文或提要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梁治平;模范列強:為承認而斗爭[N];東方早報;2011年
2 周利成;民國時期一起曾影響中國法律的涉外案[N];中國檔案報;2004年
3 張仁善 南京大學法學院;中國法律近代化:離法治化目標漸行漸遠[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4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 王立民;上海英租界與現(xiàn)代法制[N];法制日報;2009年
5 記者 張立棟;達娃之爭達能再輸兩城[N];中華工商時報;2009年
6 梁治平;道德與法律之爭:清末社會崩潰的征兆[N];東方早報;2011年
7 趙奕;娃哈哈告畢馬威案昨開庭 當庭未作判決[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王麗英;畢馬威敗訴緣于串通達能?[N];財會信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馬玉榮;畢馬威全面陷入“達娃之爭”違規(guī)丑聞 獨立第三方受質疑[N];證券日報;2009年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高漢成 著名作家、編劇 祝勇 本報記者 賈娜;審看辛亥背后的細節(jié)[N];檢察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陳頤;腓力四世到路易十四時代法國的法律與國家建構[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2 唐偉華;清前期廣州涉外司法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3 肖世杰;清末監(jiān)獄改良[D];湘潭大學;2007年
4 余華川;從上海公共租界會審公廨看中西法律制度和思想的沖突與融合[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張熙照;傳統(tǒng)審判制度近代化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6 陳策;上海公共租界法權變遷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7 邵宗日;英國租借威海衛(wèi)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8 付育;清末政治改革的法律路徑[D];吉林大學;2006年
9 姚遠;上海公共租界特區(qū)法院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文娟;領事裁判權與清末法制改革[D];青島大學;2012年
2 李文慧;近代中國領事裁判權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3 胡燕;中國涉外法權變遷史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
4 高麗麗;從《華洋訴訟判決錄》看民國北京政府統(tǒng)治前期撤廢領事裁判權的努力[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5 袁華新;清末民初華洋訴訟之民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6 彭蕓安;江蘇高等法院第二分院的運行狀況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7 彭瑞花;民國初期的司法改革[D];山東大學;2006年
8 唐香梅;上海公共租界會審公廨—糾紛解決機制[D];復旦大學;2008年
9 鐘勇華;清末民初華洋訴訟理案模式演變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10 劉昂;試論美國司法審查制度的現(xiàn)代化嬗變[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1801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18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