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禮法論爭到孔教入憲——法理健將汪榮寶的民初轉折
[Abstract]:Wang Rongbao, in the course of making the Criminal Law of the Great freshnes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urged the abolition of the provisional articles of principles and rites, but when he drafted the draft of "Temple of Heaven constitution"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he was an active advocate of "Confucianism into the Constitution". He supported Confucius as the state religion, criticized the Freedom of worship clause in the Law of the temporary Covenant, and made the Confucian way into the education clause of Temple of Heaven Constitution. Behind this turning poin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it reflects the internal variability of a Confucian constitutional conservatism and the change of intellectual discourse and Yi tie knot in his time.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法學院;清華大學法學院近代法研究中心;
【基金】:筆者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大清新刑律》新研究及資料匯編”(項目號13BFX01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929;K25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胡震;;親歷者眼中的修訂法律館——以《汪榮寶日記》為中心的考察[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2 陳新宇;;《欽定大清刑律》新研究[J];法學研究;2011年02期
3 俞江;兩種清末憲法草案稿本的發(fā)現(xiàn)及初步研究[J];歷史研究;1999年06期
4 尚小明;;“兩種清末憲法草案稿本”質疑[J];歷史研究;2007年02期
5 于明;;政體、國體與建國 民初十年制憲史的再思考[J];中外法學;2012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任學;試論汪榮寶的憲政思想[D];河北大學;2009年
2 馬賽;民初立憲活動中的孔教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3 陳偉;儒教入憲——民元國會制憲中的國教案及其論爭[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碩;;沈復與蒲松齡女性觀比較研究[J];蒲松齡研究;2009年02期
2 劉洪強;;《周易·井卦》與《井底引銀瓶》之關系探微——兼論《周易·井卦》對《金瓶梅》人物命名的影響[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3期
3 徐樂軍;;論《香奩集》之于唐末詩壇的意義[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4 周如月;;元稹悼亡詩研究中若干爭論復議[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8期
5 李漢南;;元稹、白居易唱和詩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1期
6 段宗社;;“艷遇”原型的經(jīng)典模式——金圣嘆批《西廂記》“驚艷”一折細讀[J];安康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7 晏萍利;;淺論陳寅恪“了解之同情”的文學批評觀——以《元白詩箋證稿·艷詩及悼亡詩》為例[J];安康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8 張煜;;白居易《新樂府》創(chuàng)作目的、原型等考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9 趙樂;;元白唱和詩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10 劉中文;論白居易對陶淵明的闡釋與融化[J];北方論叢;2005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曹利云;宋元之際詞壇格局及詞人群體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崔成成;陳寅恪“文史互證”思想與方法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劉杰;漢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闡釋[D];南開大學;2010年
5 侯桂運;文言小說詩化特征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傅紹磊;唐代后期政治與士風文風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7 劉衍軍;詩可以群[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勛;唐代旅游地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謝志勇;逡巡于文與史之間:唐代傳記文學述論[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10 郭海文;唐五代女性詩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博;唐代藝伎與唐聲詩的傳播[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伍永晉;明清《西廂記》續(xù)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域鋮;宋詩對白居易詩的受容與超越[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莉;唐元和時期音樂文學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5 任立鵬;唐代宮廷消費問題初探[D];西北大學;2011年
6 張珂;中唐翰林學士詩歌創(chuàng)作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賈海濤;論韋蘇州的生活觀及其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D];河南大學;2011年
8 張曉芝;李華古文創(chuàng)作與盛唐儒學覺醒[D];西南大學;2011年
9 易蘭;論《源氏物語》對白居易詩歌受容[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武志龍;中國古代悼亡詩中意象體系及愛情婚姻思考[D];蘭州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寂;辛亥革命與民族主義[J];安徽史學;2005年03期
2 吳春梅;預備立憲和清末政局演變[J];安徽史學;1996年01期
3 包萬超;;儒教與新教:百年憲政建設的本土情結與文化抵抗[J];北大法律評論;1998年02期
4 張文顯,信春鷹;民主+憲政=理想的政制——比較憲政國際討論會熱點述評[J];比較法研究;1990年01期
5 夏勇;飄忽的法治——清末民初中國的變法思想與法治[J];比較法研究;2005年02期
6 鄭師渠;論辛亥革命后的中西文化論戰(zhàn)[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5年05期
7 房德鄰;康有為與孔教運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8年06期
8 胡維革,張昭君;納儒入教──康有為對傳統(tǒng)儒學的改造與重構[J];長白學刊;1995年02期
9 盛剛;;淺析辛亥革命時期的民族觀——排滿思潮[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7年02期
10 張衛(wèi)波;王瑞;;民初孔教運動興衰的歷史考察[J];船山學刊;2006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人博;中國近代憲政思潮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2 韓華;民初孔教會與國教運動[D];四川大學;2003年
3 周少元;《欽定大清刑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長恒;陳煥章孔教論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興榮 ,孔江聯(lián) ,楊亮明 ,鄒嘉明 ,章遠慶;清末民初的江西醫(yī)學堂校[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1985年01期
2 羅繼祖;;《懿榮藏龜》[J];讀書;1985年04期
3 辛培林;;清末民初黑河地方史料拾零[J];黑河學刊;1985年02期
4 惠富平;清末民初興農思想述評[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5 徐潔;;清末民初吉林西部蒙邊地區(qū)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J];歷史檔案;2006年03期
6 車轔;;清末民初的云南地緣政治形態(tài)及其成因[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7 李國棟;;清末民初關于民族問題的論戰(zhàn)[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8 孫巖;王苗;;清末民初朝鮮移民我國東北的原因探析[J];前沿;2008年09期
9 李平;;清末民初商會設立的商業(yè)學堂[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10 謝溶;;清末民初昆明的社會生活[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魏琴;;試論清末民初的貴州新興社團[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隋麗娟;鄧天紅;;清末民初黑龍江省禁毒成敗述論[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08年
3 趙艷玲;;清末民初教育轉型中的冀州新式學校[A];燕趙歷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歷史文化論叢[C];2009年
4 劉淑華;;清末民初中國職業(yè)教育轉型探析[A];第三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畢苑;;清末民初的博物教科書與進化論的傳播[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9年卷[C];2011年
6 隋麗娟;鄧天紅;;清末民初黑龍江省禁毒成敗述論[A];龍江春秋——黑水文化論集之四[C];2006年
7 關景媛;;清末民初淑女教育的斷裂與傳承[A];教育領導研究(第二輯)[C];2012年
8 ;清末民初的報刊與社會歷史空間[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08):傳播媒介與社會空間論文集[C];2008年
9 黃鐘麟;;清末民初詔安詩詞藝術溯源暨創(chuàng)作初探[A];福建省詩詞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暨福建詩詞(第十七集)[C];2007年
10 余波;徐仲林;;清末民初教育轉型時期我國課堂教學特點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華夏追索搶救保護文物律師團聯(lián)合會首席律師 劉洋 本報實習記者 劉家藝;追索流失文物:律師團首次出馬[N];北京科技報;2009年
2 陳永祥;從京劇“坤班”到女子新劇團[N];中國檔案報;2005年
3 閔杰;清晰地再現(xiàn)清末民初的風景[N];中華讀書報;2006年
4 云陽;清末民初紅泥南瓜壺[N];中國商報;2003年
5 羅思;清末民初銅印章[N];中國商報;2003年
6 羅思;清末民初銅印章[N];中華工商時報;2004年
7 柯楊;鞏義發(fā)現(xiàn)兩座完整清末民初民居[N];河南日報;2007年
8 黃軼;20世紀末“晚清文化研究熱”斷想[N];文藝報;2008年
9 北京 張曉悟 王媛;揭開塵封的歷史[N];中國文物報;2010年
10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 羅檢秋;近代從“文明”到“文化”的思想過渡[N];光明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e,
本文編號:21217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12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