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正義的司法演繹——周美知申訴案法理評析
本文選題:社會正義 + 司法為民 ; 參考:《法學雜志》2012年04期
【摘要】:正義是社會的價值追求,法是社會正義的表達,正義的司法是能夠滿足社會公眾利益最大化要求的司法。周美知等人不服不起訴決定申訴案的受理和查處,實現(xiàn)了民眾情感、社會公理和法律規(guī)范的有機結(jié)合,揭示了在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語境下司法決定和社會正義價值認同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Abstract]:Justice is the pursuit of social value, law is the expression of social justice, and just justice is the one that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aximization of social public interests. Chou Mei-chih and others refused to accept and investigate the appeal case against prosecution, thus realizing 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public sentiment, social justice and legal norms. It reveal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judicial decision and social justice value identity in the context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單位】: 湘潭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0.0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江啟疆;康世強;;法治是建設(shè)“幸福廣東”的保障[J];探求;2011年03期
2 何三畏;;法律豈能用來算計百姓[J];晚報文萃;2011年17期
3 江國華;;審判的社會效果寓于其法律效果之中[J];湖南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4 沈瑞英;;實現(xiàn)法治現(xiàn)代化必須樹立法律信仰[J];探索與爭鳴;2011年09期
5 劉武俊;;中國法治建設(shè)還要繼續(xù)給力[J];改革與開放;2011年13期
6 王利明;;法學家的社會責任[J];法制資訊;2011年08期
7 范興科;;共同富裕是人本法律觀的現(xiàn)實基礎(chǔ)[J];法制與社會;2011年20期
8 馬德安;;試析法的價值爭議問題——正義與效率[J];法制與社會;2011年21期
9 匡奕;;淺議我國公民法律至上理念之缺失——從波茨坦磨坊主說開去[J];知識經(jīng)濟;2011年16期
10 黃英;;論法治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內(nèi)在要求[J];學術(shù)論壇;2011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王永杰;;論和諧社會語境下的程序與社會正義[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青年學者文集)[C];2008年
2 王紅珊;;法以和諧社會為價值實現(xiàn)[A];社會轉(zhuǎn)型中的和諧社會構(gòu)建——上海市黨校系統(tǒng)“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史晉川;;“你有權(quán)保持沉默”——米蘭達提醒的法律經(jīng)濟學解釋[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傳濤;方舟子僅獲賠500元 讓社會正義很受傷[N];深圳商報;2010年
2 記者 胡全勝;彰顯法律尊嚴 伸張社會正義[N];伊犁日報(漢);2009年
3 本報記者 農(nóng)文興;“司法救助”匡扶社會正義[N];廣西政法報;2001年
4 邵穎波;殺掉鄭筱萸的意義何在[N];財經(jīng)時報;2007年
5 郭立場;“人肉搜索”必須正視規(guī)則的力量[N];桂林日報;2009年
6 ;質(zhì)疑天價過路費案是對社會正義的期盼[N];中國改革報;2011年
7 姜凱;法官知悉他案關(guān)鍵事實有無作證義務(wù)[N];江蘇法制報;2006年
8 喻中;法學的社會功能[N];光明日報;2005年
9 重慶行政學院法學部副教授 喻中;當代中國法學的三重使命[N];社會科學報;2005年
10 本報評論員;伸張社會正義 維護法律尊嚴[N];和田日報(漢);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曉暢;龐德利益理論根本訴求的探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楊春國;論法律的妥協(xié)[D];蘇州大學;2008年
3 鄧蕓;論羅爾斯“程序正義”思想[D];重慶大學;2008年
4 于雪;略論法律家長主義[D];吉林大學;2008年
5 周青風;美國憲政中的糾偏行動[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6 李豐;論中國法律職業(yè)共同體的建構(gòu)[D];內(nèi)蒙古大學;2008年
7 錢丹昕;我國司法解釋現(xiàn)狀評析及完善[D];安徽大學;2004年
8 穆麗s,
本文編號:20308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03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