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個別化的成因及其實踐
本文選題:法律個別化 + 自我觀念 ; 參考:《政治與法律》2013年12期
【摘要】:法律作為調整個人與他者之間關系的規(guī)則體系,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特點;對于個人而言,其行為又是獨一無二的,法治的順利運行就需要一個從普遍到個別的運動過程。在現代社會中,隨著個人自我觀念的蘇醒和傳統秩序的退潮,對法律個別化的要求就顯得尤為迫切。應當在立法、司法的過程中,合理運用現有的制度,充分發(fā)揮法官的能動性和法律方法的作用,推動法律個別化的實現。
[Abstract]:Law, as a system of rules to regul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other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ality and universality. For individuals, their behavior is unique, and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requires a movement process from universality to individual. In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revival of personal self-concept and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 order, the requirement of individualization of law is particularly urgent. In the process of legislation and judicature, we should make use of the existing system reasonably, give full play to the active role of judges and the role of legal methods, and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law.
【作者單位】: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
【基金】:胡玉鴻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重大問題研究——以人為本與中國法制發(fā)展”(項目編號:08&ZD001)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胡玉鴻;;個人獨特性與法律普遍性之調適[J];法學研究;2010年06期
2 戴奧多雷·巴芭戴奧多魯,魏武;法國新刑法典中的刑罰個人化[J];外國法譯評;1998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華;客觀真實是訴訟證明的終極目標——訴訟證明標準之理性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2 顧承衛(wèi);楊小明;;為功利主義辯[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飛南;;試論政治倫理化的底線、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會的制度生態(tài)訴求[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體間性哲學視角下的德育觀[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5 周云水;;從《禮儀問答寫卷》看吐蕃倫理文化與儒家倫理的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6 趙天寶;;大學生新生入學教育芻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7 韓軼;;西方國家的刑罰目的觀及其對我國刑罰目的界定的啟示——兼論懲罰犯罪應界定為我國刑罰目的[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8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進[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9 韓軼;;刑罰目的的實現與緩刑、減刑、假釋立法的完善[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10 李學寬;郭志遠;;反傳聞規(guī)則對我國刑事審判方式改革的啟示[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新艷;羅必良;;農地承包權的再分配:利益、法律、強力與情面——湖南H村調田規(guī)則的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2 姚輝;;侵權法的中國化理論與實踐——以侵權責任法的一般條款為視角[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劉長軍;;財產理論與建構和諧社會[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前沿論叢(下)[C];2011年
4 溫輝;;我國檢察機關性質分析[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5 張黎明;楊國章;;從法秩序利益看檢察權的正當性[A];第五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9年
6 錢翠華;;知識產權民事審判權濫用的公平矯正——公正視野下法官品德對專利民事審判權的影響[A];專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7 袁雪;;無需法律的秩序——當代社會中非國家法存在的必要性與合理性探究[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8 陳緒新;;“被迫現代性”與當代中國倫理精神重構——我們需要一種積極倫理學[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9 劉仁貴;;再論倫理與道德的關系[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10 杜早華;;論當代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道德危機——從自律與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旅燕;論我國私有財產權的憲法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徐子良;經濟法司法實施之應用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尹偉琴;民國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劉源;論我國犯罪構成結構之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張東平;近代中國監(jiān)獄的感化教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鄭現U,
本文編號:18911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89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