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丘浚《慎刑憲》中的慎刑思想
本文關鍵詞: 司法思想 好生之德 恤刑 慎刑 仁道 出處:《中國刑事法雜志》2012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作為中國傳統(tǒng)司法思想的總結者,丘浚在繼承儒家法律思想的前提下又有所創(chuàng)新。他將國家的司法權定位于德教的輔助,它可促成一種良好的道德秩序;司法官員應當具備"好生之德",以寬仁的原則指導司法實踐;恤刑、慎刑、中正乃是司法的基本要素,良性司法乃以此為前提條件;仁道與和諧是司法的基本價值,通過仁道司法而實現(xiàn)社會和諧;等等?傊,"仁道"構成了丘浚司法思想的主旋律,它在關愛人、尊重人、重視人的生命價值等方面與今天的人道主義有相通之處。
[Abstract]:As a summa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judicial thought, Qiu Jun innovated on the premise of inheriting the Confucian legal thought. He positioned the judicial power of the country as the assistant of Yu De, which could promote a good moral order; Judicial officials should have "virtue of good living" and guide judicial practice by the principle of leniency; compassionate punishment, careful punishment, and justice are the basic elements of justice, and benign judicature is the premise condition, and benevolence and harmony are the basic values of justice. In a word, "benevolence" constitutes the main theme of Qiu Jun's judicial thought, and it has something in common with today's humanitarianism in the aspects of caring for people, respecting people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human life value.
【作者單位】: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9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盛玉;;何為“社會公正”:馬克思主義的考察[J];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2 袁海霞;;從方位詞“內”、“外”探討親屬稱謂的空間隱喻[J];安康師專學報;2006年05期
3 李婷;;“髦角子(兒)”考[J];安康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4 劉敬林;;《說文》“六書”段注平議[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5 曲德來;陸機《文賦》芻議[J];北方論叢;2005年05期
6 邵治國;淺析唐代赦宥實施的儀式、程序及赦書[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7 秦其良;;辭書中“做”與“作”釋義探析[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年12期
8 肖紀美;人、才、材的命運[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04年03期
9 夏自金;;小議古代“舞蹈”[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10 孫亭玉;;一個錯了千年的解釋——論“前四史”中“同產”[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秦德頗;郭旭陽;;古均州“靜樂宮”名考辨[A];地域建筑文化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閻耀軍;;我國社會預警體系建設的糾結及其破解[A];2012-2015年轉型期的中國——中國未來研究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福祥;公共性職業(yè)教育培訓的有效供給[D];西南大學;2011年
2 徐俊;信仰播撒與權力博弈[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3 綦玉帥;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4 丁寶剛;基于象思維的吳鞠通學術思想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5 周寶寬;中醫(yī)疲勞與亞健康研究[D];遼寧中醫(yī)學院;2003年
6 方珍平;表達的認知量度觀[D];復旦大學;2006年
7 倪永明;中日《三國志》今譯與中古漢語詞匯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8 戴和冰;清代北京高腔考述[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9 吳先文;東漢單字為訓研究[D];安徽大學;2007年
10 鄧岳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校人才培養(yǎng)與勞動力市場的對接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煜鑫;楚雄彝族頭飾藝術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2 林丹;顧執(zhí)中《封神演義》英譯本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德麗思;常德市園林發(fā)展與特色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8年
4 紀少麗;國產電影的“山寨”現(xiàn)象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牛鳴飛;《資本論》第一卷所使用的還原思維法[D];西北大學;2011年
6 萬煒;中、日傳統(tǒng)門簾設計比較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7 游少華;《三國志》成語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8 鄧璐;漢字教學中的文化滲透[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利利;唐代官吏休假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曉靖;《十三世紀以前突厥語詞源詞典》中的一些借詞探索[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曉玲;論中國封建法制的恤刑原則[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2 宋國華;;晁迥慎刑思想探析[J];法律文化研究;2009年00期
3 夏清瑕;;佛教倫理對傳統(tǒng)法律影響三題[J];江淮論壇;2010年04期
4 陳松,熊建;中國傳統(tǒng)慎刑思想研究[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5 何正付;謝覺哉司法思想簡論[J];青海師專學報;2003年01期
6 王立民;中國古代的死刑復核制度及其思想基礎[J];政治與法律;2002年06期
7 樊承劍;論儒家法律思想在當代的價值[J];市場周刊.研究版;2005年S1期
8 唐偉;鄧小平法律思想淺論[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04年03期
9 鄭世保;中國古代刑訊制度的特征、成因與禁用[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10 孫傳文;趙浩政;;淺議仁道原則對大學生德育的借鑒意義[J];理論導報;2007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蔡欣欣;曹一偉;;用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完善人民法院內部和上下級法院之間的關系[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輯)[C];2010年
2 龔恒超;;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與外來涉罪未成年人的刑事司法保護[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輯)[C];2010年
3 成向千;;關于董必武公正司法思想的研究[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輯)[C];2009年
4 李青春;;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與法律服務工作者不當執(zhí)業(yè)行為之規(guī)范[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輯)[C];2010年
5 劉效敬;;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和諧觀念及其現(xiàn)代化途徑[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8年
6 王立民;高s,
本文編號:15173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517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