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馬克思主義法律統(tǒng)一觀的法律全球化反思
本文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 法律統(tǒng)一觀 法律全球化 反思 出處:《太平洋學報》2013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馬克思主義法律統(tǒng)一觀是在馬克思恩格斯分析和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過程中形成的,是世界歷史理論的法律命題。受歷史和地域條件的制約,馬克思恩格斯對法律走向統(tǒng)一的判斷也有一定的局限。盡管如此,馬克思主義法律統(tǒng)一觀在當代依然具有重要價值,是我們反思法律全球化的重要理論法寶。中國應以馬克思主義法律統(tǒng)一觀為指導,勇于投入到法律全球化的浪潮中,抓住法律全球化的機遇,迎接法律全球化的挑戰(zhàn),努力由法律全球化中的學習者成長為法律全球化中的引領者,擔負起法律全球化世界性建構的責任。
[Abstract]:Marxist legal unity was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Marx and Engels' analysis and criticism of capitalist society, and it is the legal proposition of world history theory, which is restricted by historical and regional conditions. Marx and Engels' judgment on the unification of law also has some limitations. However, the Marxist view of legal unity still has important value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It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weapon for us to reflect on the globalization of law. China should take the Marxist view of legal unification as the guide, dare to invest in the tide of legal globalization,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legal globalization, and meet the challenge of legal globalization. The learner in the legal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the leader in the legal globalization, and h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worldwide construction of the legal globalization.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
【分類號】:D909.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馬新彥;;兩大法系信賴法則的融合——以美國《路易斯安那民法典》為對象[J];法學評論;2012年06期
2 張文顯;WTO與中國法律發(fā)展[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2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韋洪發(fā);法律全球化的理論與實踐探究[D];吉林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華;客觀真實是訴訟證明的終極目標——訴訟證明標準之理性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2 顧承衛(wèi);楊小明;;為功利主義辯[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3 江先蓉;鄧曉宇;;高校貧困生現(xiàn)象:效率與道德的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4 王浩斌;王飛南;;試論政治倫理化的底線、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會的制度生態(tài)訴求[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5 唐青才;朱德全;;主體間性哲學視角下的德育觀[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6 周云水;;從《禮儀問答寫卷》看吐蕃倫理文化與儒家倫理的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7 趙天寶;;大學生新生入學教育芻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8 尹春麗;;論中國法制發(fā)展的戰(zhàn)略選擇[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9 韓軼;;西方國家的刑罰目的觀及其對我國刑罰目的界定的啟示——兼論懲罰犯罪應界定為我國刑罰目的[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10 王圣揚;孫世崗;;西方訴訟證明標準本土化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俊武;盧現(xiàn)祥;;公共支出、政府治理、部門效應與共享式增長——基于中國時間序列數(shù)據(jù)的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2 劉長軍;;財產(chǎn)理論與建構和諧社會[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前沿論叢(下)[C];2011年
3 黃文艾;;檢察機關派員列席審委會制度的反思與建構[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白云;;和諧社會下我國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08年
5 袁雪;;無需法律的秩序——當代社會中非國家法存在的必要性與合理性探究[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6 陳緒新;;“被迫現(xiàn)代性”與當代中國倫理精神重構——我們需要一種積極倫理學[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7 劉仁貴;;再論倫理與道德的關系[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8 杜早華;;論當代中國社會轉(zhuǎn)型時期的道德危機——從自律與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9 田海平;;憲政倫理的問題意識與政治擔當[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10 鄒平林;杜早華;;在私人道德與制度倫理之間——“小悅悅事件”帶來的倫理反思[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晉入勤;企業(yè)國有產(chǎn)權交易法律制度創(chuàng)新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國慶;解雇權限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尹偉琴;民國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張東平;近代中國監(jiān)獄的感化教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鄭現(xiàn)U,
本文編號:15025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502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