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社會轉型中的法律供給“綜合癥”
本文關鍵詞:如何破解社會轉型中的法律供給“綜合癥” 出處:《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3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社會轉型期 法律治理 法律供給 競業(yè)限制 綜合癥 立法 建立健全 公平正義 用人單位 公民社會
【摘要】:正一、問題的提出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事實上,面對中國在社會轉型期面臨的社會管理難題,如何尋求一種適合我國自身發(fā)展需要的社會管理模式,已成為理論界和實務界共同關注的課題。同時,我國社會轉型是一個復雜的社會改造和
[Abstract]:First, put forward the problem, the 18 report of the Party proposed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rule of law, the rule of law is the basic wa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In fact, in the face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 problems that China is facing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How to seek a kind of social management mode that suits our country's own development needs has become a common concern of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ircles. At the same time,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our country is a complicated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作者單位】: 西南政法大學經(jīng)濟法學院;
【分類號】:D920.0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事實上,面對中國在社會轉型期面臨的社會管理難題,如何尋求一種適合我國自身發(fā)展需要的社會管理模式,已成為理論界和實務界共同關注的課題。同時,我國社會轉型是一個復雜的社會改造和進步過程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社會轉型對法律治理的挑戰(zhàn)[J];人民政壇;2009年05期
2 楊昌宇;;俄羅斯社會轉型與憲法的歷史變遷[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3 趙麗琴;;社會轉型期農(nóng)村糾紛解決機制的建構[J];法制與社會;2010年03期
4 王亞男;;中國社會轉型期的法律功能新論[J];邊緣法學論壇;2010年02期
5 秦大力;;道德立法:社會轉型期道德建設的法律保障[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4年03期
6 薛剛凌;;社會轉型期:我們培養(yǎng)什么樣的法律人才[J];法學雜志;2011年04期
7 劉芳;社會轉型期利益關系法律調(diào)整的實然性分析[J];學術交流;2004年12期
8 張凡新;羅文波;;淺論社會轉型期民間法的命運[J];廣西社會科學;2007年11期
9 化濤;;當代中國社會轉型視域下法治政府的構建[J];理論導刊;2011年03期
10 龔廷泰;;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合法性的法哲學思考[J];中國法學;200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曾鵬;;對經(jīng)濟學視角下法律供給特點的再認識——與周林彬教授、錢弘道研究員商榷[A];2005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曾鵬;;對經(jīng)濟學視角下法律供給特點的再認識——與周林彬教授、錢弘道研究員商榷[A];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施杰;;關于商業(yè)秘密以及競業(yè)限制條款的法律依據(jù)及存在的問題[A];處理勞動爭議律師網(wǎng)絡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才惠蓮;;美國跨流域調(diào)水立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曹鳳中;周國梅;;關于循環(huán)經(jīng)濟立法中幾個問題的探討[A];發(fā)展循環(huán)經(jīng)濟 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紀宗宜;鐘小堅;;中國腦死亡立法探究[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zhì)、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趙美珍;;我國古代森林資源保護立法之考量[A];林業(yè)、森林與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法制建設研究——2004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二冊)[C];2004年
8 張劍虹;王永向;;診所式法律教育與煤礦工人權益的維護[A];第一屆全國安全科學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陳靜;;科技人員在科技工作中常見的法律糾紛及防范[A];2009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知識產(chǎn)權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中國律師知識產(chǎn)權高層論壇論文集(下)[C];2009年
10 張永林;陳都冉;;論企業(yè)法律責任建設[A];第九屆中國煤炭經(jīng)濟管理論壇暨2008年中國煤炭學會經(jīng)濟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鋒;離開原公司是否還能干“原活”[N];中國改革報;2005年
2 左常睿;保護商業(yè)秘密要有效利用競業(yè)限制[N];科技日報;2004年
3 路平;競業(yè)限制風波[N];經(jīng)理日報;2004年
4 田杰;競業(yè)限制不能損害職工合法權益[N];工人日報;2004年
5 田杰;競業(yè)限制不能損害職工合法權益[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4年
6 康海珍 吳爭紅;企業(yè)對離職員工的競業(yè)限制權利[N];人民法院報;2003年
7 黃小艷;競業(yè)限制不補償 員工跳槽不違約[N];法治快報;2006年
8 ;向就業(yè)權傾斜[N];中國婦女報;2005年
9 壽曉婷;公司停發(fā)競業(yè)限制補償金引發(fā)爭議 法院判決履行了義務就該得補償金[N];人民法院報;2006年
10 西法 盧晶;跳槽違反競業(yè)限制,,汪某敗訴[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金曉丹;法律的穩(wěn)定與變化[D];吉林大學;2007年
2 吉濤;第三部門與法治[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娟;我國社會轉型期府際關系框架下的中央與地方立法權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2 文魁興;轉型期農(nóng)村居民糾紛及其解決方式實證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3 劉慧平;論社會轉型期的權利沖突[D];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2012年
4 王曉;論我國社會轉型期法律與道德的沖突及協(xié)調(diào)[D];江南大學;2012年
5 陳軍;對我國安樂死立法的思考[D];四川大學;2006年
6 袁冬冬;我國社會轉型期立法博弈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7 劉倩;清末陪審立法研究[D];湘潭大學;2005年
8 李小霞;法律移植研究再思[D];吉林大學;2006年
9 周亮;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法律環(huán)境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10 李奕;美國環(huán)境公正立法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4392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439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