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法哲學中國化的解釋學視野
本文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法哲學中國化的解釋學視野 出處:《江西社會科學》2012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解釋學 馬克思主義法哲學中國化 語境分析
【摘要】:馬克思主義法哲學要實現(xiàn)其中國化,直接關系到中國氣派和中國作風之富有,反映了具有民族性和時代性的馬克思主義法哲學在中國能否實現(xiàn)真正的中國化,這離不開中國社會歷史主體對它的科學解釋。鑒于此,文章將立足科學的解釋學視野對如何更好地研究馬克思主義法哲學中國化問題進行探討。
[Abstract]:To realize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of law, i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richness of Chinese style and style, which reflects whether the Marxist philosophy of law with nationality and epochal character can realize the true Sinicization in China. In view of this, the article will discuss how to study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of la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hermeneutics.
【作者單位】: 華南理工大學思想政治學院;貴州民族大學法學院;貴州省社會科學院;
【分類號】:D920.0
【正文快照】: 解釋學又稱詮釋學(hermeneutics),是哲學意義上的一門解釋和理解文本的技術之學。解釋學可以為馬克思主義法哲學理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隨著學界對解釋學問題的不斷深究,一股從解釋學視野展開的對馬克思主義法哲學思想中國化的研究熱潮逐漸興起。有學者結合馬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朱志榮;論馬克思實踐美學觀的價值[J];廣東社會科學;2005年04期
2 李怡;;學科互涉中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J];貴州社會科學;2010年12期
3 文正邦;文培陽;;馬克思主義法哲學中國化問題研究論要[J];學習與探索;2010年03期
4 皮家勝;;解釋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的新維度[J];哲學研究;2005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宏志;;建國后3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特征和經驗[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2 趙芳媛;孫玉娟;;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影響[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2年03期
3 張旭;;走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的理論誤區(qū)[J];長白學刊;2008年03期
4 牛田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方法論研究的爭鳴和探討[J];長白學刊;2010年02期
5 朱彤;;論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對塑造大學生公民意識的積極意義[J];長春大學學報;2008年09期
6 顏旭;;近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述評——基于研究視角的分析[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7 王文兵;鐘利瓊;;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早期傳播[J];滁州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8 劉先春;李培鋒;;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詮釋學路徑解析[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9 侯竹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路徑與原則分析[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10 熊杰;;馬克思主義著作在中國的譯介[J];黨史文苑;2011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施雪華;鄧集文;;建國60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驗與教訓[A];馬克思主義中國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學行政學學會理論研討論文集[C];2009年
2 臧峰宇;;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的價值新詮釋[A];“以人為本與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人學學會第12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運輝;張岱年人生哲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陳紅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現(xiàn)路徑[D];南開大學;2010年
3 藺淑英;唯物史觀在中國的傳播與創(chuàng)造性運用(1919-1949)[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段煉;從革命型到建設型的民主模式轉換[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5 王明;延安時期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楊茜;中國共產黨領導核心的先進文化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7 鄧伯軍;《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在中國研究史[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8 綦玉帥;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9 陳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轉折的研究(1976-1982)[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10 王保彥;主體意識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曉Pr;辯證地看待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和價值性的統(tǒng)一[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2 馬麗;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歷史邏輯分析[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成保;實用性抑或實踐性[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4 姜紀壘;民生為本與價值自覺[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5 章亮;以人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6 聶瑩;改革開放以來思想解放探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其炫;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涂瑩;當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叢琳;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基本經驗[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10 趙楊坤;實踐思維方式視域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D];西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靜如;;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建設的一點想法[J];黨史研究與教學;2009年03期
2 鄧正來;中國法學向何處去(上)——建構“中國法律理想圖景”時代的論綱[J];政法論壇;2005年01期
3 宋儉;丁俊萍;;關于中共黨史學學科建設問題的思考[J];中共黨史研究;2008年03期
4 文正邦;;公平與效率:人類社會的基本價值矛盾[J];政治與法律;2008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夏朝羨;;解釋學視野下的孫偉銘案[J];大眾商務;2010年14期
2 魏小強;;當代農民法律意識現(xiàn)狀語境分析[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3 劉星;;近代法律概念理論的語境分析——以奧斯丁和丘漢平為比較視點[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6年01期
4 何永紅;;“法律”的語境分析及其限度——以哈特及其《法律的概念》為考察重點[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年11期
5 許章潤;;經典:文本及其解讀——關于閱讀法學經典的五重進境[J];法律文化研究;2005年00期
6 張華;;法律解釋的語境分析及我國法律解釋權的歸位[J];西部法學評論;2011年03期
7 吳丙新;法律漏洞的語境分析[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8 田成有,周力;法治中的文本與語境分析[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5年01期
9 王子昌;;解構泰國“人民憲法”[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10 崔景旭;;案件語音的聽覺分析[J];邊緣法學論壇;2006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胡起達;波斯納合同解釋理論述略[N];人民法院報;2006年
2 韓曉榮;破譯他人號碼造成損失如何定性[N];檢察日報;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存強;公共治理視域中的軟法[D];吉林大學;2011年
2 徐昊天;法的確定性與立法語言之選擇[D];山東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4293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429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