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價值視角下近代西方刑罰正當理由學的演變
發(fā)布時間:2017-11-15 15:10
本文關鍵詞:法律價值視角下近代西方刑罰正當理由學的演變
更多相關文章: 刑罰正當理由學說 報應論 目的論 并和論 法律價值傾向
【摘要】:近代西方法學史上有報應論、目的論和并和論三類一般意義上的刑罰正當理由學說。這三類學說尤其是報應論和目的論之間相爭了數(shù)百年,這一形式性的刑法觀點爭論的背后,其實是實質(zhì)性的法哲學問題,甚至是超越法學的哲學問題,而這種法哲學或哲學問題又具有歷時性——與時代的經(jīng)濟、政治等背景均有一定的關系。追尋這一思路,本文致力于結(jié)合時代背景,從理論背后所呈現(xiàn)的法律價值傾向為角度切入,梳理近代以來(從文藝復興時期至今)西方法學界關于刑罰正當理由的學說變遷,并根據(jù)不同時期各學說背后的法律價值傾向之不同(或傾向于“正義”,或傾向于“功利”)為標準,進行學說史的階段劃分,分為三大階段、六小階段。本文的研究緊緊圍繞著文藝復興以來至今西方刑罰正當理由學說的法律價值傾向的歷時性發(fā)展——這一微觀線索進行展開梳理,此線索也是本文的難點和創(chuàng)新點之所在。這一刑罰正當理由學說背后的法律價值傾向演進的情況在各個階段表現(xiàn)為:1.前自由資本主義時期(文藝復興—1688):“功利”價值遞減、“正義”價值遞增;2.自由資本主義時期(1688—1873):“正義”價值增至高峰,同時折向“功利”價值;3.壟斷資本主義初期(1873—19世紀末、20世紀初):“功利”價值遞增,直到極端的“功利”價值;4.壟斷資本主義中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二戰(zhàn)前):“功利”價值遞減,“正義”價值有一定程度的回潮;5.壟斷資本主義晚期(二戰(zhàn)期間):“正義”價值突變?yōu)闃O端的“功利”價值;6.當代資本主義時期(1945至今):“功利”價值遞減,,“正義”價值遞增,“正義”與“功利”相對平衡。 本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是刑罰的正當理由學說概述,對刑罰正當理由進行簡介,并對研究刑罰正當理由的三種進路、以及在三種進路下的刑罰正當理由學說——報應論、目的論和并和論進行概述式介紹,為下章刑罰正當理由學說的法律價值分析做鋪墊;第二章是刑罰正當理由學說的價值分析,倡導價值哲學的方法,從“正義”和“功利”——法律價值的兩個維度對一般意義上的報應論和目的論進行分析,并指出報應論和目的論的不同價值傾向,進而根據(jù)不同時期具體學說傾向“正義”或“功利”的程度不同,把近代西方具體的刑罰正當理由學說史劃分為三大階段、六小階段。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別是三大階段的刑罰正當理由學說,每階段內(nèi)容包括學說所根植的時代背景;學說背后的法哲學背景;這一時期的刑罰正當學說及其評價三部分,核心內(nèi)容是每個階段學說背后的法律傾向的變化、發(fā)展,并以此勾勒出此角度下刑罰正當理由學說的演進。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莉;;實證主義法學與孔德實證主義哲學關系[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2 邱興隆;西方刑罰一體論的九大模式[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3 胡偉;合法性問題研究:政治學研究的新視角[J];政治學研究;1996年01期
4 蔡桂生;;梅茨格爾犯罪階層體系的新康德主義根基[J];清華法學;2009年06期
5 邱興隆;個別預防論的價值分析[J];法學論壇;2000年02期
6 邱興隆;一般預防論的價值分析[J];法學論壇;2000年04期
7 羅文東;;超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的一種理論分析[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8 宋顯忠;;什么是部門法哲學?[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9年04期
9 張林;馬勇;鄭平安;;從實證主義刑法學到新康德主義刑法學的轉(zhuǎn)變——德國古典犯罪論體系與新古典犯罪體系比較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12年S2期
10 克勞斯·羅克辛;蔡桂生;;構(gòu)建刑法體系的思考[J];中外法學;2010年01期
本文編號:11902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19022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