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史論文 >

唐代兩稅法改革及其歷史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11-01 08:24

  本文關鍵詞:唐代兩稅法改革及其歷史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兩稅法 戶稅 地稅 按資計稅 貨幣稅


【摘要】:唐代中期,以“均田制”和“租庸調(diào)制”為基礎的賦稅制度趨向瓦解,同時,為平叛唐玄宗后期爆發(fā)的安史之亂,唐政府投入了龐大的戰(zhàn)爭物資,消耗過大,導致人口大減,經(jīng)濟凋敝,朝廷財源枯竭。兩稅法改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的。兩稅法將之前的各種賦稅合為一體,以地稅、戶稅的方式來征收。兩稅法實行之前,賦稅制度“以丁身為本”,按丁征稅,而兩稅法卻實行“以資產(chǎn)為宗”,同時,兩稅法還開辟了我國以貨幣計稅的歷史先河。兩稅法的實行刺激了人口的增加,,緩解了財政危機,加強了中央集權,對當時社會政治經(jīng)濟都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兩稅法自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開始實施,一直持續(xù)到明代中期才被廢止,約實行了800年之久,它成為中唐以后中國賦稅制度的中樞,為隨后的宋元明清王朝的賦稅改革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兩稅法 戶稅 地稅 按資計稅 貨幣稅
【學位授予單位】:煙臺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29;D922.2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第一章 唐代兩稅法的實施背景9-19
  • 一、 均田制的破壞9-11
  • (一) 農(nóng)戶受田不足9-10
  • (二) 土地買賣和兼并之風盛行10-11
  • 二、 租庸調(diào)制的瓦解11-14
  • (一) 租庸調(diào)制的制度缺陷11-12
  • (二) 農(nóng)民逃戶現(xiàn)象嚴重12-13
  • (三) 戶籍長期不造13
  • (四) 稅外加征無度13-14
  • 三、 安史之亂加劇財政危機14-19
  • (一) 戰(zhàn)亂導致財政收支紊亂14-16
  • (二) 戰(zhàn)后地方與中央爭財16-17
  • (三) 財政管理體制混亂17-19
  • 第二章 唐代兩稅法內(nèi)容解析19-27
  • 一、 兩稅法的基本稅制19-23
  • (一) 納稅主體與標準19-20
  • (二) 稅目與征稅期限20-22
  • (三) 征稅手段22-23
  • 二、 兩稅法的制稅原則23-24
  • (一) 量出制入23-24
  • (二) 量出制入原則提出的必然性24
  • 三、 兩稅法稅收收入的分配與使用24-27
  • (一) 兩稅三分制24-25
  • (二) 稅收的使用25-27
  • 第三章 唐代兩稅法的實施與效果27-35
  • 一、 兩稅法的實施與“元和中興”27-32
  • (一) 兩稅法實施的成效27-30
  • (二) “元和中興”的“兩稅”保障30-32
  • 二、 兩稅法實施中出現(xiàn)的問題32-35
  • (一) 資產(chǎn)評定方法不完善32
  • (二) 兩稅之外又生苛雜32-33
  • (三) 量出制入原則不成熟33-35
  • 第四章 唐代兩稅法改革的歷史總結與評價35-46
  • 一、 兩稅法的進步性35-37
  • (一) 簡化稅制35
  • (二) 計稅依據(jù)公平化35-36
  • (三) 賦稅貨幣化36
  • (四) 量出制入原則提出的先前性36-37
  • 二、 兩稅法的弊端37-39
  • (一) 稅額沒有統(tǒng)一標準37-38
  • (二) 折納實物致農(nóng)民負擔加重38-39
  • (三) 缺乏賦稅蠲免和賑災專項儲備的規(guī)定39
  • 三、 兩稅法對唐代之后稅制的影響39-46
  • (一) 五代十國、宋賦稅政策對兩稅法內(nèi)容的沿革39-41
  • (二) 明清賦稅政策對兩稅法精神的繼承41-43
  • (三) 唐代兩稅法稅制思想的啟示43-46
  • 結語46-47
  • 參考文獻47-49
  • 致謝49-50
  • 附錄: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50-5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立霞;略論唐代的兩稅法[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2 劉進寶;魏明孔;;建國以來兩稅法研究綜述[J];甘肅理論學刊;1988年02期

3 李鴻賓;;李志賢先生《楊炎及其兩稅法研究》書后[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4 邱作文;;唐朝中期兩稅法改革簡析[J];中外企業(yè)家;2009年04期

5 本刊編輯部;我國歷史上三次重要的稅費改革[J];當代貴州;2000年09期

6 白秀梅;;論兩稅法的確立及實施[J];滄桑;2009年02期

7 蘇輝;;唐代兩稅法成因淺見[J];金卡工程(經(jīng)濟與法);2011年03期

8 歐陽恒茜;;論唐朝兩稅法的得與失[J];經(jīng)營管理者;2011年13期

9 周姍穎;;簡評租庸調(diào)制到兩稅法改革[J];商業(yè)文化;2010年04期

10 李永剛;;唐兩稅法芻議[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蕭志華;;唐代兩稅法的實行及錢荒的出現(xiàn)[A];《內(nèi)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七輯)[C];2006年

2 趙和平;;中晚唐錢重物輕問題和估法[A];紀念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建立十周年歷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論文集[C];1988年

3 唐剛卯;;“軍資庫”考釋[A];湖北錢幣專刊總第一期[C];1999年

4 劉學沛;;陸贄論興邦與改革[A];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C];1993年

5 李s燳m;;試探“江南統(tǒng)治論”[A];蒙古史研究(第六輯)[C];2000年

6 齊勇鋒;;中晚唐賦入“止于江南八道”說辨疑[A];唐史論叢(第二輯)[C];1987年

7 沈國言;吳劍華;;試論中唐通貨緊縮的社會根源[A];錢幣文論特輯(第二輯)[C];199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達俠;唐朝的兩稅法[N];江蘇經(jīng)濟報;2001年

2 翁禮華;“兩稅”與“雜稅”[N];學習時報;2003年

3 本報記者 王夢

本文編號:112600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12600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c4b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