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高社會控制科學化水平——甕安“6.28”事件的再反思
本文關鍵詞:大力提高社會控制科學化水平——甕安“6.28”事件的再反思
【摘要】:甕安"6.28"惡性群體性事件,到現(xiàn)在雖已過去5年,仍然很有必要從不同學科角度進行理性的反思。如果從社會控制的角度反思這一事件,那么,甕安"6.28"事件是甕安縣社會控制失靈的必然反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法律治理的失效導致社會治安狀況惡化、社會控制沒能有效梳理長期積聚交織的各種社會矛盾、社會控制的教化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履行社會控制職能的主體失職等四個方面。在全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共同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偉大征程中,必須把它作為一面鏡子,心平氣和地真正吸取教訓,并將之應用于提高社會控制科學化水平工作中。
【作者單位】: 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
【關鍵詞】: 社會控制 甕安事件 啟示 科學化水平
【分類號】:D631.4
【正文快照】: 2008年6月28日,發(fā)生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甕安縣的嚴重打砸搶燒事件,相對于近年來發(fā)生的重慶萬州事件(2004年)、安徽池州事件(2005年)、浙江瑞安事件(2006年)、四川大竹事件(2007年)、湖北石首事件(2010年)等群體性事件,無論是參與人數(shù)、經(jīng)濟損失,還是造成的國內(nèi)國際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崔亞東;;通過對貴州甕安“6·28”事件中的違法犯罪青少年的幫教看推進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對甕安“6·28”事件的再反思之四[J];公安教育;2010年09期
2 潘允康;試論社會控制手段的多樣性和綜合性[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3 張曉丹;;論鄧小平對社會控制資源問題的探索[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9年04期
4 魏磊;;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控制的科學化[J];江西社會科學;2013年03期
5 岳德常;試論黨建工作在社會控制過程中的作用[J];河南社會科學;1996年06期
6 李麗坤;徐長渝;;從甕安事件看政府公信力建設[J];邢臺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姜宏微;當代中國社會控制理論的前提性問題[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文瑜;對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豐富和發(fā)展鄧小平理論的幾點認識[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2 袁銀枝;淺談制度主客體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3 譚大友;政治本體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4 楊競業(yè);人的本質(zhì)的多維哲學反思——以“經(jīng)驗的預設”與“預設的經(jīng)驗”為路徑[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5 李海紅;論新形勢下腐敗現(xiàn)象及其防治對策[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1期
6 鄭文瑜;試論學分制條件下如何加強大學生自律意識的培養(yǎng)[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7 于學強;;論鄧小平對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8 焦秀君;;關于發(fā)展黨內(nèi)民主的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9 段勇;涂效華;;略論馬克思主義社會發(fā)展動力理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10 鄧曉宇;;淺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人格示范作用[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炳林;;思想爭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王春璽;;堅持走獨立自主的中國道路——以中國與拉美改革道路的選擇為視角[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顏杰峰;;黨內(nèi)民主建設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李懷濤;;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基本問題研究[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6 楊生平;;新中國60年我國意識形態(tài)理論回顧與反思[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7 陳明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共和國的靈魂[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8 喬旋;;淺析馬克思、恩格斯的國家形象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9 王銳;;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政協(xié)理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10 趙春明;;改革: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與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建軍;宋朝地方官員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徐佳;生態(tài)語言學視域下的中國瀕危語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沈紅宇;中國行業(yè)特色研究型大學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7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jīng)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胡雪梅;科學人才觀的理論內(nèi)涵與實踐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10 錢玉英;制度建設與中國地方政府決策機制優(yōu)化[D];蘇州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三三;基于新農(nóng)村視角下的農(nóng)民宗教信仰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張兵;我國農(nóng)產(chǎn)品質(zhì)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丁玲;武漢部屬高校民主黨派成員參政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4 周榮;社會性別視角下的農(nóng)村女性政治參與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5 林冬妹;粵東黃獅村貧困人口生存狀況及改善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6 賈蓓;新世紀都市類報紙女性報道現(xiàn)狀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7 韓家勤;馬克思主義灌輸理論的當代價值及其實現(xiàn)路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8 路明;企業(yè)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結(jié)合的機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9 黃桂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構(gòu)建[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10 孫春萌;奧運會開幕式多元文化及價值探討[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官員信用敲響政務信用警鐘[J];小康;2007年08期
2 ;信用最差和最好的時代 2008~2009中國信用小康指數(shù)61.1[J];小康;2009年08期
3 陳晉勝;對群體性事件的換位思考[J];公安研究;2001年07期
4 潘允康;試論社會控制手段的多樣性和綜合性[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5 王親生;當前群體性事件的主要特點和應對策略[J];理論前沿;2001年04期
6 秋石;執(zhí)政興國的保證 重大長期的任務——社會穩(wěn)定論[J];求是;2003年12期
7 蔣傳光;;構(gòu)建和諧社會與當代中國社會控制模式選擇[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小芹;;對社會群體性事件的認識及控制[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2 張亞飛;;現(xiàn)代新型城市社區(qū)青少年犯罪的社會控制[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3 薛智輝;陳寧;;少數(shù)民族青少年犯罪與社會控制[J];法制與社會;2008年04期
4 吳秀云;;淺析白領犯罪的原因和控制[J];法制與社會;2008年13期
5 關飛;;黑社會組織犯罪成因及遏制對策[J];理論界;2008年09期
6 張潔;;社會控制視角下的特殊人群涉毒問題[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7 安治國;;論地震災害中的越軌行為及社會控制[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8 曾凱;;越軌行為的社會控制[J];學理論;2010年12期
9 蒲琨,郭敏,辛怡;城鎮(zhèn)化進程中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10 張純t ;;社會控制與社會秩序構(gòu)建[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玉河;;日本的消防機構(gòu)與消防工作——赴日消防研修的見聞與啟示[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3)[C];2009年
2 姜蘭昱;;犯罪學中的社會控制[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3 康均心;;我國社會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犯罪與犯罪控制[A];犯罪學論叢(第一卷)[C];2003年
4 張學超;;論我國商業(yè)賄賂的治理[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5 劉文軍;;試論中醫(yī)學理論對整治火災隱患的幾點啟示[A];2007年湖北省消防學術論文集[C];2007年
6 王志紅;;社會控制與犯罪[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周路;;現(xiàn)代化與犯罪——社會控制中介論[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陳立毅;李蘋;;論和諧社會語境中的犯罪社會控制[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蒲琨;;城鎮(zhèn)化進程中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問題與對策分析[A];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4年“社會工作、社會學與構(gòu)建和諧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叢梅;;轉(zhuǎn)型期社會控制體系的轉(zhuǎn)型與犯罪變化[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辛軾;“數(shù)字化”公安局的啟示[N];人民公安報;2004年
2 記者 柯常智 實習生 陳玉華 通訊員 陳晚英 邱鷹 吳強;共創(chuàng)和諧監(jiān)管關系[N];咸寧日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曹顯鈺;“平安”是如何打造的[N];安徽日報;2006年
4 松原市公安局寧江二分局局長 蔣偉;誠心接訪 真心親民[N];北方法制報;2005年
5 張 曦 劉 方;假煙村的啟示:治假先治窮[N];中國工商報;2004年
6 本報記者;一年巨變的啟示[N];山西日報;2003年
7 黃文龍;莫讓不法分子鉆空子[N];中國國門時報;2003年
8 張安文;瀏陽連續(xù)兩年“命案”有案必破的啟示[N];人民公安報;2003年
9 河南省長垣縣公安局警務督察隊;基層一把手輪流到督察隊鍛煉的啟示[N];人民公安報;2005年
10 楊悅之;論對黑社會犯罪的社會控制[N];人民公安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接棟正;國外民事登記制度及其對我國戶籍制度改革的啟示[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譚遠宏;犯罪學視野下的越軌行為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3 王文錄;人口城鎮(zhèn)化背景下的戶籍制度變遷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歐陽梅;白領女性犯罪的法社會學思考[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2 楊春梅;轉(zhuǎn)型期的大學生犯罪與社會控制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3 王娟;青少年犯罪的社會控制[D];山西大學;2007年
4 呂善強;清代社會治安管理對新時期社區(qū)警務工作的啟示[D];山東大學;2008年
5 張健;我國職務犯罪防控體系的不足與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05年
6 李志偉;轉(zhuǎn)型期中國職務犯罪的社會學思考[D];山東大學;2007年
7 陳秀建;伊斯蘭教與犯罪控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8 鄧國林;我國社會轉(zhuǎn)型期大學生違法犯罪與社會控制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9 張建華;當前湘西地區(qū)犯罪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10 徐文成;青少年違法犯罪自我控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9565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956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