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三級巡防體系優(yōu)化對策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晉江市三級巡防體系優(yōu)化對策的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處于轉型時期,各種新的矛盾新問題不斷涌現(xiàn),不穩(wěn)定因素增多,治安問題日趨嚴重,但由于警力不足以及機構編制限制,制約應急反應和處置的效率,因此如何挖掘潛力,充分發(fā)揮“民力”,成為地方政府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之一。2011年起,福建省晉江市委、市政府從當?shù)貙嶋H出發(fā),建立并逐漸完善了市鎮(zhèn)村三級巡邏體系,采取分級管理制度,形成“市巡邏防暴中隊指導和監(jiān)督鎮(zhèn)巡邏機動中隊、鎮(zhèn)巡邏機動中隊指導和監(jiān)督村級巡邏隊”一級抓一級的管理格局。三級巡防體系為維護晉江市社會安定穩(wěn)定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在運行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對比分析我國經濟發(fā)達地區(qū)、世界其他國家對社會治安治理所采取的措施,分析輔警制度、巡邏制度的作用和特點等,尋找出晉江市三級巡防體系與國內外成熟做法的共性及存在的不足。通過季度考評、實地走訪、“三率測評”等方式歸納出晉江市三級巡防體系存在的具體問題。以韋伯的科層制為理論依據(jù),認真分析存在問題的具體原因,并歸納為:層級職能未落實、用人標準不統(tǒng)一、專業(yè)化程度低、程序化運行不到位、非人格化特征缺失等原因。最終,針對性地提出了晉江市三級巡防體系的建議:1、優(yōu)化組織架構;2、嚴格規(guī)范人員管理制度,包括準入、晉升制度和保障制度;3、強化教育培訓;4、完善規(guī)章制度;5、強化監(jiān)督考核,包括監(jiān)督考核機制和監(jiān)督考核內容。
【關鍵詞】:三級巡防體系 輔警 巡邏 科層制
【學位授予單位】:華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631.4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緒論9-15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義10
- 1.2 研究綜述10-13
- 1.2.1 關于社會治安警務管理的研究10-11
- 1.2.2 關于輔警制度的研究11
- 1.2.3 關于巡邏制度的研究11-12
- 1.2.4 研究簡評12-13
- 1.3 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13-14
- 1.3.1 研究內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4 研究的創(chuàng)新性和不足14-15
- 1.4.1 研究的創(chuàng)新性14
- 1.4.2 研究的不足14-15
- 第2章 研究的理論基礎和相關概念15-27
- 2.1 研究的理論基礎15-19
- 2.1.1 科層制概念及發(fā)展15-16
- 2.1.2 韋伯理想類科層制的結構特征16-18
- 2.1.3 社會治安管理中警務管理的層級體系18-19
- 2.2 輔警制度19-24
- 2.2.1 我國內陸輔警制度概況19-20
- 2.2.2 發(fā)達國家及地區(qū)輔警制度及特點20-23
- 2.2.3 輔警制度的作用23-24
- 2.3 巡邏制度24-27
- 2.3.1 我國的巡邏制度及其發(fā)展24-25
- 2.3.2 巡邏制度的職能25-26
- 2.3.3 巡邏制度的作用26-27
- 第3章 晉江市三級巡防體系的現(xiàn)狀分析27-31
- 3.1 晉江市社會治安警務管理27-28
- 3.2 晉江市三級巡防體系28-29
- 3.2.1 晉江市三級巡防體系的概念28
- 3.2.2 晉江市三級巡防體系體系架構28-29
- 3.3 晉江市三級巡防體系取得的作用29-31
- 3.3.1 專業(yè)化分工29-30
- 3.3.2 分層管理30
- 3.3.3 維護社會安定30-31
- 第4章 晉江市三級巡防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31-54
- 4.1 存在問題的調查31-50
- 4.1.1 季度考評反映的問題31-43
- 4.1.2 實地調研反映的問題43-45
- 4.1.3 “三率測評”反映的問題45-50
- 4.2 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50-54
- 4.2.1 層級職能未落實50
- 4.2.2 用人標準不統(tǒng)一50-51
- 4.2.3 專業(yè)化程度低51-52
- 4.2.4 程序化運行不到位52
- 4.2.5 非人格化特征缺失52-54
- 第5章 晉江市三級巡防體系的優(yōu)化建議54-63
- 5.1 優(yōu)化組織架構54-56
- 5.2 嚴格規(guī)范人員管理制度56-60
- 5.2.1 準入、晉升制度56-58
- 5.2.2 保障制度58-60
- 5.3 強化教育培訓60
- 5.4 完善規(guī)章制度60-61
- 5.5 強化監(jiān)督考核61-63
- 5.5.1 監(jiān)督考核機制61
- 5.5.2 監(jiān)督考核內容61-63
- 第6章 結論63-65
- 參考文獻65-67
- 致謝67-68
-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研究成果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愛元;21世紀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戰(zhàn)略思考[J];湖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4期
2 王光;社會治安評價指標與預警[J];人民公安;2000年23期
3 穆培文;努力構建城鄉(xiāng)社會治安防控體系[J];探索與求是;2000年01期
4 王成;社會治安形勢為何如此嚴峻[J];中國職工教育;2000年06期
5 唐愛元;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戰(zhàn)略思考[J];公安研究;2000年06期
6 廖志恒;;社會治安控制目標定位的社會背景分析[J];武漢公安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7 生;;加強2000年社會治安的五點建議[J];理論導報;2000年06期
8 王增進;營造與現(xiàn)代化進程相適應的深圳社會治安環(huán)境[J];特區(qū)理論與實踐;2001年01期
9 張晶;當前影響社會治安秩序的消極因素及其對策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06期
10 金其高;社會治安系統(tǒng)防控模式的構想[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其高;;論中國社會治安戰(zhàn)略[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金其高;;論中國社會治安戰(zhàn)略[A];犯罪學論叢(第二卷)[C];2004年
3 漆潔冰;;構建縣級中心城區(qū)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思考[A];江西省宜春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征文活動論文集[C];2011年
4 朱沅沅;;當前社會治安狀況新特定和新趨向研究[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叢術良;;我國“入世”后的治安形勢分析[A];加入WTO與新時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貿組織與維護社會穩(wěn)定法律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6 劉生榮;;懲治與預防危害社會治安犯罪的對策思考[A];“嚴打”政策法律問題研究[C];2002年
7 唐敏;;為北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huán)境必須牢牢把握四個環(huán)節(jié)[A];北海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秦躍明;;對中心城區(qū)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思考[A];如何加強公安基層基礎工作論文選編[C];2007年
9 毛瑞明;;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建立和完善社會治安狀況評估體系[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涂乙林;黃定德;周平;;對構建中心城區(qū)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幾點思考[A];湖南省人口管理與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評獎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明邋黃漢軍;岳池整治社會治安實施行政問責[N];廣安日報;2007年
2 王朝書;全州社會治安形勢總體平穩(wěn)[N];甘孜日報(漢文);2007年
3 武立峰;市公安局集中整治社會治安環(huán)境[N];平頂山日報;2007年
4 記者 王鵬飛 實習生 郭靜;我市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率達86%以上[N];咸陽日報;2007年
5 記者 鄭嵐嵐;全市社會治安持續(xù)向好[N];湛江日報;2007年
6 楊蓓;市民對社會治安滿意度提升明顯[N];昆明日報;2008年
7 朱峰 楊守勇;河北將在所有鄉(xiāng)鎮(zhèn)建立“社會治安志愿者協(xié)會”[N];中國社會報;2009年
8 閆鐘;“社會治安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已列為達旗治安整治長效機制[N];鄂爾多斯日報;2009年
9 記者 李佳穎;全力維護社會治安大局穩(wěn)定[N];張掖日報;2009年
10 記者 杜志鋒;我市開展節(jié)前社會治安及安全生產大檢查[N];平涼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袁春瑛;社會治安服務有效供給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唐皇鳳;社會轉型與組織化調控[D];復旦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浩;廣州市社會治安狀況預測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2 周云飛;社會治安防控論[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3 于振榮;轉型期上海老城區(qū)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4 安鑫;我國城市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5 胡效銓;基于模糊評價模型的重慶社會治安服務供給體系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年
6 李爽;基于公共治理視角的增城區(qū)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7 鄭霄宇;保定市警察勤務模式的新思路探索[D];河北大學;2015年
8 曾仕鵬;“雙網(wǎng)格”社會治安防控機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9 謝興銳;陽江市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10 單志堅;增城市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優(yōu)化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7679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767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