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預防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預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黨和國家一直非常關注農村的建設和農民的生產生活,在國家政策層面給予了大量支持,出臺了很多惠農政策,大量的項目資金涌入農村,然而有些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和村干部,卻將黑手伸向了惠農領域,他們貪污、挪用、侵占國家公共財產,有的還收受賄賂,玩忽職守,把自己的職責和群眾的利益拋之腦后,這些犯罪行為涉及拆遷補償、惠農補貼、基礎設施建設、財務管理等環(huán)節(jié),使中央的政策大打折扣,無法真正惠及廣大農民。因此,研究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預防,努力從源頭上減少此類職務犯罪的發(fā)生,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本文首先對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進行了相關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對公共選擇理論和權力制約理論進行了簡單的介紹。然后從近年來各級檢察機關查辦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的基本情況入手,分析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所呈現(xiàn)的特點,主要包括犯罪主體多元化傾向,主要集中在惠農資金領域,貪利性犯罪突出,群體性、持續(xù)性特征明顯,作案方式多樣且隱蔽等五個方面。并概括了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的危害。再次,運用公共選擇理論和權力制約理論來分析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的原因,主要從四個層面展開,一是從宏觀看,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預防沒有法律的保障,權力缺乏制約和監(jiān)督;二是具體來說,惠農政策的運行機制存在一定漏洞,讓不法分子鉆了空子;三是從主觀方面,人都會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四是從客觀方面,村民缺乏維權意識,各職能機關發(fā)揮作用還不充分。最后,根據(jù)原因,有針對性的提出預防對策,一是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不可少,要健全相關的法律,完善權力制約和監(jiān)督體系;二是從各項涉農惠農資金的管理機制入手,不斷完善,盡量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三是抓住干部這個關鍵因素,提升基層干部的思想素質,讓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四是要構建社會化預防格局,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預防不只是檢察機關的事,而是一個社會化的問題,各職能部門要各司其職,充分發(fā)揮作用,切實為預防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出一份力。
【關鍵詞】:職務犯罪 涉農惠農 職務犯罪預防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17.6;D422.6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1章 導論8-15
- 1.1 選題理由及意義8-9
- 1.1.1 選題的理由8-9
- 1.1.2 選題的意義9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9-12
-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9-10
- 1.2.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10-12
- 1.3 研究內容和方法12-14
- 1.3.1 研究內容12-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1.4 論文的創(chuàng)新與特點14-15
- 第2章 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闡釋15-20
- 2.1 職務犯罪與職務犯罪預防15-17
- 2.1.1 職務犯罪15
- 2.1.2 職務犯罪的主體15-16
- 2.1.3 職務犯罪預防16-17
- 2.2 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17-18
- 2.2.1 涉農惠農領域的界定17
- 2.2.2 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的構成要件17-18
- 2.3 權力制約理論18-19
- 2.4 公共選擇理論19-20
- 第3章 我國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的特點及危害20-28
- 3.1 近年來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的基本情況20-22
- 3.2 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的特點22-25
- 3.2.1 犯罪主體多元化22-23
- 3.2.2 惠農補貼是高發(fā)領域23
- 3.2.3 貪利性犯罪突出23-24
- 3.2.4 群體性、持續(xù)性特征明顯24
- 3.2.5 方式隱蔽且多樣24-25
- 3.3 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的危害25-28
- 3.3.1 損害了農民利益25
- 3.3.2 造成了公共財產流失25-26
- 3.3.3 損害了政府公信力26-27
- 3.3.4 影響了社會和諧穩(wěn)定27-28
- 第4章 我國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的原因28-34
- 4.1 法律和體制不完善28-29
- 4.1.1 我國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缺乏法律保障28-29
- 4.1.2 權力制約和監(jiān)督體制還不完善29
- 4.2 惠農政策運行機制不完善29-31
- 4.2.1 操作流程不夠規(guī)范30
- 4.2.2 發(fā)放程序比較復雜30
- 4.2.3 制度規(guī)定不合理30
- 4.2.4 管理部門不統(tǒng)一30-31
- 4.3 犯罪主體的局限性31-32
- 4.3.1 “經濟人”特征31
- 4.3.2 政治素質差,缺乏法治精神31-32
- 4.4 村民與各職能部門角色的弱化32-34
- 4.4.1 村民缺乏維權意識32
- 4.4.2 各職能機關沒有充分發(fā)揮作用32-34
- 第5章 我國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的預防對策34-40
- 5.1 加強“頂層設計”34-36
- 5.1.1 完善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國家層面的法律體系34-35
- 5.1.2 建立嚴密的權力監(jiān)督體系35-36
- 5.2 完善涉農惠農資金管理機制36-37
- 5.2.1 整合資金項目,統(tǒng)一操作規(guī)范36
- 5.2.2 加強村級財務管理機制36-37
- 5.3 提升基層干部思想素質37-38
- 5.3.1 讓法治的思想深入人心37
- 5.3.2 開展警示教育37-38
- 5.4 構建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社會化預防體系38-40
- 5.4.1 理順檢察院與紀委的關系38
- 5.4.2 完善預防工作溝通協(xié)調機制,實現(xiàn)信息共享38-39
- 5.4.3 加強基層基礎預防39-40
- 結語40-41
- 主要參考文獻目錄41-43
- 致謝4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袁政;;公共選擇理論研究評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2 胡渝;;涉農職務犯罪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3 于曉光;張鑫;;論吉林省涉農職務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對策[J];當代法學;2010年04期
4 劉明祥;論職務犯罪主體的種類[J];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4年01期
5 鄭盛;李為民;陳浙城;;檢察機關建立職務犯罪預防機制初探[J];法制與經濟(下半月);2008年03期
6 朱丹;;從馮某某貪污案看“村官”職務犯罪的構成與預防[J];法制與經濟(中旬刊);2010年08期
7 孟令芳;;在新農村建設中檢察院的涉農職務犯罪預防[J];法制與社會;2010年17期
8 毛紀華;夏涼;;涉農職務犯罪預防的實證分析——以浙江省奉化市檢察機關查辦涉農職務犯罪為切入[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9 高海軍;;發(fā)揮檢察職能作用 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10 劉筱勤;;權力監(jiān)督與權力制約的差異分析[J];改革與開放;2009年1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波;職務犯罪預防體系信息共享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我國涉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預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10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291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