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癥狀態(tài)下NF-κB介導TF表達在凝血功能紊亂中的意義
本文關鍵詞:炎癥狀態(tài)下NF-κB介導TF表達在凝血功能紊亂中的意義,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第一部分炎癥與肺動脈血栓栓塞臨床、病理相關性分析目的:探討肺動脈血栓栓塞的關鍵高危因素,為預防該疾病的發(fā)生提供參考。方法:對死于肺動脈血栓栓塞患者的病歷及尸檢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既往病史、治療情況等。尸檢資料包含:案情介紹、尸檢大體標本觀察、顯微鏡觀察、病理診斷及實驗室檢查、死因分析等。結果:男性27例,女性24例,年齡最大81歲,最小13歲,平均年齡47.12±15.82歲;起病急,短時間內死亡;血栓多來源于下肢深靜脈;49例存在內臟器官感染,其中呼吸系統(tǒng)感染43例,36例合并創(chuàng)傷或手術;2例無明顯感染但存在創(chuàng)傷。結論:肺動脈血栓栓塞死亡患者均存在感染、創(chuàng)傷等炎癥狀態(tài);尤其是呼吸系統(tǒng)感染與肺動脈血栓栓塞有關。第二部分炎癥狀態(tài)下大鼠體內NF-κB介導TF表達及意義目的:探討不同炎癥狀態(tài)下大鼠體內單核細胞NF-κB及TF表達情況,分析炎癥介導凝血功能紊亂的機制。方法:32只SD大鼠分為對照組、酪蛋白組、肺炎鏈球菌感染組及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組,每組8只。酪蛋白注射組大鼠腹腔注射6ml 12%酪蛋白溶液、肺炎鏈球菌感染組大鼠鼻腔滴入0.12ml (9×108 CFU/ml)肺炎鏈球菌溶液、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組大鼠鼻腔滴入0.12ml(9×108 CFU/ml)銅綠假單胞菌溶液。48小時后取心血行血常規(guī)、hs-CRP,D-二聚體檢測,肺組織病理學觀察。觀察心臟與血管內是否有血栓形成,提取血液單核細胞采用Real-Time PCR檢測NF-κBp65 mRNA、TF mRNA表達,Western blot檢測磷酸化p65、磷酸化IκBa及TF蛋白表達。并對hs-CRP量與磷酸化p65、磷酸化IκBa及TF蛋白表達量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心臟與血管中未發(fā)現血栓形成。對照組及酪蛋白組肺組織結構正常,肺炎鏈球菌感染組、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組肺泡壁炎細胞浸潤。實驗組與對照組WBC、單核細胞及hs-CRP比較顯著增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D-二聚體比較顯著增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NF-κBp65、TFmRNA表達,磷酸化p65、磷酸化IκBa及TF蛋白表達顯著增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s-CRP水平與磷酸化p65、磷酸化IκBa及TF蛋白表達量均呈正相關。結論:TF是凝血的啟動子,炎癥狀態(tài)(炎癥因子)可以通過NF-κB途徑促進TF表達,啟動凝血途徑。炎癥越強,啟動凝血作用越強。尤其是感染激活NF-κB途徑致TF表達更顯著,相同程度的感染中PA組較SP組介導TF表達更強。
【關鍵詞】:肺動脈血栓栓塞 靜脈血栓形成 炎癥 感染 法醫(yī)病理學 炎癥 組織因子 核因子-κB 凝血功能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19
【目錄】:
- 英漢縮略語名詞對照5-7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2
- 前言12-16
- 參考文獻13-16
- 第一部分 炎癥與肺動脈血栓栓塞臨床及病理相關性分析16-23
- 前言16
- 1 材料與方法16-17
- 2 結果17-19
- 3 討論19-20
- 參考文獻20-23
- 第二部分 炎癥狀態(tài)下大鼠體內NF-KB介導TF表達及意義23-42
- 前言23
- 1 材料與方法23-32
- 2 結果32-36
- 3 討論36-38
- 參考文獻38-42
- 全文總結42-43
- 附圖43-46
- 文獻綜述46-54
- 參考文獻50-54
- 致謝54-55
-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學術文章5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寧;吳小平;盧放根;;腸道菌群與肥胖及相關代謝紊亂疾病炎癥狀態(tài)關系的研究進展[J];國際消化病雜志;2012年01期
2 王鳴,費曉,徐群紅,龔劍華;參附注射液對透析患者炎癥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4年06期
3 宋晶;;三磷酸腺苷二鈉、注射用輔酶A、維生素C聯(lián)用糾正血透患者炎癥狀態(tài)的臨床觀察[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7年07期
4 崔晶晶;施靜;李秋;陽海平;劉瑋;;炎癥狀態(tài)下高脂介導的內質網應激在系膜細胞損傷中的作用及機制[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年04期
5 王會玲;王文龍;于秀峙;張金元;;MIS評分對血透患者營養(yǎng)不良-炎癥狀態(tài)及住院/死亡風險的相關性[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0年08期
6 劉磊;許俊峰;陳衛(wèi)東;;終末期腎病患者炎癥狀態(tài)與營養(yǎng)不良和貧血的關系[J];實用全科醫(yī)學;2007年07期
7 孫珍;;白介素6作為新的炎癥狀態(tài)指示物——術后血清白介素6和C反應蛋白的測定[J];國外醫(yī)學.創(chuàng)傷與外科基本問題分冊;1992年03期
8 黃露霜;尹明景;溫漢春;黃皓章;仇文婷;朱繼金;;強化他汀方案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炎癥狀態(tài)的影響及安全性研究[J];廣西醫(yī)學;2013年06期
9 孔偉;張東亮;劉文虎;;炎癥狀態(tài)時上皮細胞骨架調節(jié)的研究進展[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年01期
10 姚強,錢家麒;維持性透析患者體內的炎癥狀態(tài)[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05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王會玲;桂志紅;許燁;張金元;;腹析患者營養(yǎng)不良-炎癥狀態(tài)對腹膜炎及住院/死亡風險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腎臟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2 陳壓西;阮雄中;李秋;;SCAP在內質網與高爾基間的異常轉位——炎癥狀態(tài)下系膜細胞泡沫化的潛在機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謝湘竹;趙水平;;L-4F對炎癥狀態(tài)下脂肪細胞分泌功能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十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川;高脂及炎癥狀態(tài)激活mTOR信號通路導致肝臟CD36翻譯效率升高[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張怡;比較MQSGA及MIS對MHD患者營養(yǎng)不良—炎癥狀態(tài)的評估及其對生存質量影響的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宋濤;炎癥狀態(tài)下NF-κB介導TF表達在凝血功能紊亂中的意義[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張南;炎癥狀態(tài)對維持性血透患者瘙癢及心血管疾病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4 崔晶晶;炎癥狀態(tài)下高脂介導的內質網應激在系膜細胞損傷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邱文冰;睪酮在炎癥狀態(tài)下對人臍靜脈內皮細胞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表達的調節(jié)及機制[D];汕頭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炎癥狀態(tài)下NF-κB介導TF表達在凝血功能紊亂中的意義,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49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27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