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文化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學生的犯罪預防
[Abstract]:From the theory of subculture, the production of the criminal behavior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status frustration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the bad subculture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period. In the prevention of the students' crime,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only adopted the clear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elf-confidence of the students, the education of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resist the frustration, the care of the "the students of the problem" and the "double difference", the construction of a good cultural environment, the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of the school's gang activities and other moral education methods, So as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the criminal behavior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作者單位】: 湖南科技職業(yè)學院
【分類號】:D917.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羅慧玲;構建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體系[J];職教通訊;2005年07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馮正強;當代國際貿易中非關稅壁壘的新體系及其作用機理[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2 楊金土 ,孟廣平 ,嚴雪怡;對技術、技術型人才和技術教育的再認識(二)[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2年2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俊民;會計師事務所誠信監(jiān)管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2 馬麗娜;科技投資項目評價理論與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3 張慶;哈耶克自由經(jīng)濟、社會理論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4 張正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5 李新曦;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與人的素質塑造[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6 董耀鵬;社會主義國有經(jīng)濟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7 崔祿春;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8 侯典明;江澤民與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9 張占斌;博彩業(yè)與政府選擇[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10 王廣彬;中國社會保障法制史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祥東;湯斌理學思想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2 余文華;新社會階層對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影響初探[D];湖南大學;2007年
3 萬力;基于產權理論的審計理論體系邏輯起點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4 謝曉軍;校本課程價值研究[D];山西大學;2007年
5 程斌;論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國的適用[D];安徽大學;2007年
6 閻占芳;“兩個務必”思想與新時期黨的執(zhí)政理念[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陳怡群;上海文化市場管理面臨的形勢、問題和對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8 張科;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9 蘇麗杰;論愛的教育的價值追求[D];西南大學;2008年
10 郭紅明;論馬克思的自由觀[D];河南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M·布雷克;岳西寬;;迷惘與沖突——青年放縱與激進的傳統(tǒng)(上)[J];當代青年研究;1990年04期
2 焦?jié)櫭?;亞文化環(huán)境與青年社會心態(tài)[J];中國青年研究;1990年06期
3 李銀河;;北京地區(qū)男同性戀社群狀況調查[J];青年研究;1992年10期
4 王恩銘;美國大學校園里的一場“文化辯論戰(zhàn)”[J];國際觀察;1994年06期
5 高萍,張弛;當代東歐青年文化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1995年04期
6 陳榮文;暴力犯罪成因論[J];青少年犯罪問題;1996年01期
7 雷冬文;當代中國黑社會組織的行為規(guī)范初探[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1期
8 花希;神秘的乞丐部落[J];海內與海外;1996年03期
9 方巍;大學生越軌行為的亞文化分析[J];當代青年研究;1997年06期
10 陳偉東;“權力腐敗型群體”的變態(tài)權力心理探析[J];社會主義研究;199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傳鴻;;高職學生厭學現(xiàn)象的教學因素分析及對策初探——從抑制學生厭學角度談高職教育特色[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年
2 張麗;;五年制高職學生圖書借閱心理淺析[A];黑龍江省圖書館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3 張晶;;從實際出發(fā)加強高職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下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4 孫詠梅;;談高職教育應推行研究性學習[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下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張麗艷;;談中學教育與高職教育的差異[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下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朱麗華;;試論高職學生產生心理困擾的原因[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下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7 金忠偉;;高職學生心理疾病的主要表現(xiàn)[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下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8 黎廣彬;;高職學生產生學習心理困擾的主要因素[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下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9 陳艷;;高職學生產生學習心理困擾的原因初探[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下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10 劉麗;郝春生;;高職學生學習心理困擾產生的原因及調適方法[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下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劉玉;遼寧首屆高職畢業(yè)生“走俏”[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升平;山東高等職業(yè)教育推出新舉措[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0年
3 田夫語;新旅網(wǎng)以新理念新模式整合酒店營銷[N];市場報;2001年
4 李章芳;切實提高高職教育的質量[N];安徽日報;2002年
5 記者 郭萍;高職不能搞成本科教育的“壓縮餅干”[N];中國教育報;2002年
6 本報記者 張真弼;高職喜與憂[N];中國教育報;2002年
7 黃敏 趙瑞君;航空航天成為畢業(yè)生就業(yè)的熱門領域[N];中國教育報;2002年
8 ;為大開發(fā)提供大支持[N];工人日報;2002年
9 記者 曉方、張云寬、通訊員 王建民;以創(chuàng)新精神推進高職改革與發(fā)展[N];湖北日報;2002年
10 闞敏(作者系上海科學技術職業(yè)學院院長);高等職業(yè)教育大有可為[N];解放日報;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偉濤;論高職德育中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韓輝;藏族大學生文化認同結構及與自我價值感的關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3 吳曉玲;高職學生思想道德現(xiàn)狀與教育對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周衛(wèi)東;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yè)“三角形”物理課程模式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3年
5 胡小桃;高職課程建設的新理念:在適應中超越[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李丹;中學生流行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7 張國棟;中等衛(wèi)生學校高職生自我概念與學習動機關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8 邱禮會;高職學生人生價值觀現(xiàn)狀及教育思考[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羅芳;數(shù)學建模教育與高職數(shù)學教育改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肖淑葵;五年制高職英語分層次教學探討[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5012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2501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