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人口犯罪逮捕問題實證研究
[Abstract]:In judicial practice, there is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application of arrest coercive measures to the foreign population suspected of crimes. Various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These measures include: establishing a system of bail pending trial in different places, conditional disapproval of arrest system, community supervision system, evidence explanation system, improving the existing system of obtaining bail pending trial, setting up judicial relief procedures for arrest, etc. In order to limit the improper expansion of power of arrest, protect the legal personal rights of the alien population.
【作者單位】: 廣東省深圳市人民檢察院;
【分類號】:D917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肖晉;;論刑事被指控人的律師權(quán)[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2 蔡杰;肖偉;;死刑復核程序之檢察身份探究[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7年01期
3 程捷;肖偉;;檢察機關(guān)介入死刑復核程序探討[J];法治論叢(上海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郭明文;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處理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2 任蓉;陪審團審判機理與實效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3 艾佳慧;社會變遷中的法院人事管理[D];北京大學;2008年
4 陳果;論死刑正當程序[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潔;刑事訴訟中司法鑒定啟動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2 賀英;信用證欺詐的司法救濟措施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3 安兵;論刑事訴訟中的檢察監(jiān)督[D];蘭州大學;2006年
4 周純清;辯護律師執(zhí)業(yè)權(quán)益保障研究[D];湘潭大學;2006年
5 茍瑜;技術(shù)偵查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6 陳春婭;刑事訴訟可逆性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7 郭晶晶;刑事預審程序比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8 張蕓琳;我國公訴權(quán)制約機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9 張林;檢察機關(guān)在刑事訴訟中的權(quán)力論綱[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10 邱興華;刑事扣押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新喜;;外來人口犯罪逮捕問題實證研究[J];河北法學;2009年09期
2 倪愛靜;;附條件逮捕步入公眾視野[J];人民檢察;2009年02期
3 智世勇;王藝曉;;我國逮捕制度的完善[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4 陳柏新;;論我國逮捕制度的完善[J];犯罪研究;2005年06期
5 楊贊;;論我國逮捕制度的完善[J];企業(yè)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8年03期
6 劉慶;;秦漢逮捕制度考[J];河北學刊;2010年03期
7 寧平;黃楚元;;試論我國逮捕制度的改革與完善[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8 倪云;袁峰;;芻議我國逮捕制度的完善[J];萍鄉(xiāng)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1期
9 顧永忠;;關(guān)于未決羈押的幾個理論與實踐問題——兼談我國逮捕制度的改革思路[J];河南社會科學;2009年06期
10 王丹;;關(guān)于逮捕制度的若干思考[J];才智;2008年1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肖崢華;;對我市農(nóng)民工等外來人口犯罪的探討[A];湖南省犯罪學研究會第八次學術(shù)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2 趙衛(wèi)華;;外來人口對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社會治安影響的原因分析——關(guān)于廣東的調(diào)研分析[A];2007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暨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3)[C];2007年
3 叢梅;;構(gòu)建和諧社會進程中社區(qū)犯罪防控的重點人群[A];犯罪學論叢(第五卷)[C];2007年
4 叢梅;;構(gòu)建和諧社會進程中社區(qū)犯罪防控的重點人群[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5 尹自力;;派出所基礎(chǔ)工作如何突破“瓶頸”[A];如何加強公安基層基礎(chǔ)工作論文選編[C];2007年
6 吳鵬森;;“第二代農(nóng)民工犯罪”:概念辨析與解釋模型[A];犯罪學論叢(第七卷)[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鐘光偉 通訊員 郭海濱;“三招”創(chuàng)平安[N];臺州日報;2005年
2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qū)人民檢察院 周鵬 宋鋼 祁亮;處理外來人口犯罪要做到輕輕重重[N];檢察日報;2009年
3 北京市大興區(qū)人民檢察院 吳祥義 王宏平;正確適用附條件逮捕制度應注意四個方面[N];檢察日報;2011年
4 楊杰;外來人口犯罪預防工作初探[N];天津政法報;2011年
5 韓德勝;進一步完善逮捕制度[N];檢察日報;2004年
6 黃京平;北京地區(qū)外來人口犯罪及其預防[N];法制日報;2003年
7 馬麗萍;關(guān)注外來人口犯罪[N];人民法院報;2004年
8 記者 邢路續(xù) 賈小華;大慶 抑制外來人口犯罪[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9 記者 劉峰 特約記者 徐義 黃曉霞;新區(qū)派出所對租房戶實行旅館式登記管理[N];泰州日報;2006年
10 魏文彪;約束權(quán)利不是治安之策[N];經(jīng)濟參考報;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平;逮捕制度實證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淡鵬飛;我國逮捕制度改革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0年
3 許R,
本文編號:23240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2324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