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治安法論文 >

中國東盟打擊跨國犯罪刑事合作機制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8-08-29 11:55
【摘要】:中國東盟打擊跨國犯罪刑事合作是雙邊政治、經貿發(fā)展的需要;已經建立的雙邊協商機制和法律合作機制是開展打擊跨國犯罪的基礎。中國和東盟國家已經簽署的引渡條約在政治犯罪不引渡、本國國民不引渡等問題規(guī)定落后雙邊打擊犯罪現實,亟需改進;中國和東盟國家司法協助形式較單一,需要增加。對于尚未與中國簽署引渡條約的國家,由于不能根據國際公約開展引渡合作,只能開創(chuàng)新的合作思路。未來中國東盟打擊跨國犯罪刑事合作應當向著建立區(qū)域機構、區(qū)域統(tǒng)一逮捕令、強化人員培訓技術合作以及網絡信息建設方向發(fā)展。
[Abstract]:The crimin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in combating transnational crime is the need of bilater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trade development, and the mechanism of bilateral consultation and legal cooperation that has been established is the basis for carrying out the fight against transnational crime. The extradition treaties that China and ASEAN countries have signed, such as no extradition in political crimes and non-extradition of nationals, lag behind the reality of bilateral cracking down on crime, and need to be improved, and the form of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countries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needs to be increased. For countries that have not signed extradition treaties with China, because they cannot carry out extradition cooper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they can only open up new ideas for cooperation. In the future, China-ASEAN criminal cooperation in combating transnational crime should develop towards the 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institutions, the unification of arrest warrants in the region, the strengthening of technical cooperation i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
【分類號】:D815.5;D6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瑛;;經濟全球化與跨國犯罪的防治對策[J];政法學刊;2005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陳雷;試評《聯合國反腐敗公約》[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2 陳雷;國際反腐敗法律機制中的資產追回制度[J];法學;2004年08期

3 張麗娟;;論外逃犯罪嫌疑人的引渡與我國的實踐——以《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為視角[J];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4 林亞剛,何榮功;論我國經濟犯罪廢止死刑的必要性與可行性——以國際人權公約和廢除死刑的實踐為視角[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5 王仲興,陳毅堅;國際刑法中的“一事不二審”原則研究[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楊彩霞;刑法空間效力論[D];武漢大學;2005年

2 李秀娟;《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與我國刑事訴訟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3 陳雷;反腐敗國際公約視野下的我國刑法的現狀與完善[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4 張磊;中國與國際刑事法院:現狀與展望[D];吉林大學;2007年

5 安文錄;公司犯罪若干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6 洪永紅;盧旺達國際刑事法庭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綦通;論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D];吉林大學;2004年

2 古俊峰;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5年

3 宋首武;論《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資產追回機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4 安學習;論政治犯不引渡原則[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5 朱小翔;論國際刑法中的“一事不再理”原則[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6 黃秋艷;后冷戰(zhàn)時代中國與東盟的非傳統(tǒng)安全合作[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滕志鷹;國際毒品管制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8 孫海峰;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9 陳子軍;國際刑法中的若干人權保護問題探討[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10 饒培培;個人國際刑事責任法律制度研究[D];外交學院;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唐杰,張貴洪;從“非典”峰會看形成中的中國—東盟非傳統(tǒng)安全領域合作機制[J];東南亞縱橫;2003年12期

2 張晶;;淺析中國與東盟國家在非傳統(tǒng)安全領域的合作[J];理論界;2006年07期

3 方軍祥;;中國與東盟:非傳統(tǒng)安全領域合作的現狀與意義[J];南洋問題研究;2005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祁懷高;;冷戰(zhàn)后中美在東亞的制度均勢及對中國的啟示[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1年07期

2 董璐婷;李成樺;;淺議中國的國際形象[J];青年文學家;2011年12期

3 侯強龍;;從民主辯證法看中國民主[J];四川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4 范文彬;;奧巴馬政府“巧實力”下的中美關系[J];企業(yè)導報;2011年11期

5 徐忠;張云菊;婁大韜;;地緣政治新變化與中國的戰(zhàn)略選擇[J];世界地理研究;2011年02期

6 李渤;李國偉;;中國多邊外交研究現狀與問題[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7 馮濤;;繼承與延續(xù)——奧巴馬東盟新政評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1年08期

8 本刊編輯部;;移民中國 老外的“中國夢”[J];資治文摘(管理版);2010年09期

9 沈丁立;;發(fā)展新世紀中國與巴基斯坦的戰(zhàn)略關系[J];南亞研究季刊;2011年02期

10 楊文靜;;后拉丹時代美巴關系走向探析[J];現代國際關系;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方雷;;轉型國家的政治發(fā)展: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對比分析[A];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新世紀初的世界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6年

2 施雪華;鄧集文;;當前中國政府公共信息服務的問題與對策[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施雪華;鄧集文;;當前中國政府公共信息服務的問題與對策[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陳淑仁;;論中國與歐盟全面合作伙伴關系[A];國際經貿研究論文集(2003年)[C];2003年

5 李丹陽;;近20年中日行政改革的思考——以中央政府機構、國有企事業(yè)單位和公務員制度三領域為例[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戴昌橋;;中美地方政府治理結構比較[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陳顯泗;;論中國在東南亞的軟實力[A];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50周年慶暨“當代東南亞政治與外交”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C];2006年

8 鄭汕;劉利勤;;我國西南周邊關系中民族宗教因素對中華民族復興的影響[A];中國世界民族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C];2005年

9 俞新天;;亞太地區(qū)的發(fā)展前景及中國的作用[A];近代中國(第五輯)[C];1995年

10 于迎麗;;東亞安全:模式的困境與出路[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世界經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宋春風;王岐山會見東盟國家領導人[N];廣西日報;2008年

2 周堅;以友好城市推進區(qū)域合作走向深入[N];廣西日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安崢 張全;東盟防長擴大會機制邁出首步[N];解放日報;2010年

4 記者 王傳軍;菲參議長建議東盟國家與中國結盟[N];光明日報;2010年

5 葉淑蘭 華東師范大學政治學系;東盟推動地區(qū)合作的進程及前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所長 翟];中國東盟:以合作求發(fā)展[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7 本報駐印度尼西亞記者 張慧中 本報駐泰國記者 丁剛 暨佩娟;東盟嘗試提升內部協調能力[N];人民日報;2011年

8 記者 蔣安全 張慧中;溫家寶會見東盟秘書長素林[N];人民日報;2011年

9 中國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學部主任 張?zhí)N嶺;充分認識東盟的價值[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10 記者 黎攀;郭聲琨在博鰲會見東盟秘書長素林[N];廣西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公龍;保守主義與冷戰(zhàn)后美國對華政策[D];復旦大學;2005年

2 游博;中日關系中的歷史認識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劉偉章;轉軌期中國縣級政府制度供給行為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8年

4 金是用;安全與發(fā)展:二戰(zhàn)以來中國—菲律賓關系之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5 甘振軍;澳大利亞對東盟國家關系研究(1967-2007)[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6 陳奕平;依賴與抗爭[D];暨南大學;2006年

7 聶文娟;歷史怨恨情感和規(guī)范認同:非盟與東盟人權規(guī)范的比較研究[D];外交學院;2011年

8 趙鐵;中國—東盟合作框架下廣西文化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9 王曙光;中國地區(qū)主義戰(zhàn)略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10 阮建平;二戰(zhàn)后美國對外經濟制裁[D];武漢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飛燕;中國與東盟國家政治交往實踐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2 寧氏輝煌;冷戰(zhàn)后中國與東盟的安全合作[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3 陳益林;非傳統(tǒng)安全視閾下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寒梅;認同與中國—東盟區(qū)域合作[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秦立功;戰(zhàn)后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認知變化與策略選擇[D];外交學院;2010年

6 袁術林;南海問題與中國國家安全利益[D];暨南大學;2006年

7 祖蕾卡(Aleida Zuleica Furtado Correia);中國對東盟的經濟和安全政策研究(1978-2010)[D];吉林大學;2010年

8 毛吉康;東盟的大國平衡戰(zhàn)略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9 謝俊才;從三角關系視角看中國—東盟—日本關系發(fā)展[D];暨南大學;2008年

10 孫蕾蕾;中國與東盟地區(qū)合作中的軟實力運用分析[D];外交學院;2010年

,

本文編號:221112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221112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a6a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