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荀子的犯罪學(xué)思想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Xunzi's criminology thought originated from the complicated and turbulent social environment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it was precisely the emancipation of ideology of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that laid a solid cultural foundation for the emergence of Xunzi's criminology thought. In particular, the discussion of crime by the pre-Qin scholars has become the direct theoretical source of Xunzi's criminological thought. Xunzi's exposition on crime is carried out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crime cause and crime prevention. Xunzi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sexual evil", which holds that human nature is evil, and constructs its criminal thought system on the basis of it. Xunzi believes that crime is not determined by a single factor, but the combined effect of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factors. In contrast, crime prevention can not only focus on one aspect, but also from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multi-pronged, comprehensive use of various mean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rime prevention. Xun Zi's criminology thought is relatively perfect in ancient Chinese criminology, so it has a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In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thought of each era, we can see the influence trace of Xunzi's criminology thought. In addition, Xunzi's criminological thought still has importan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even in modern times, so it is worth studying. To learn from. The crime problem that our country faces is quite serious, the crime is high, the crime rate is rising constantly, the effect of the various crime prevention means that we use is not very obviou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seek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methods to solve the serious crime problem.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most of the current criminological theories in our country are imported from the West and there are very few local things, the related ideas of our ancient scholars are not only rich in content and profound in thought, but more important is that they are something native to grow. More in line with our thinking and behavior habits, it is more suitable for dealing with crime. Xun Zi's criminology thought is comparatively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in our country's criminology thought, therefore mor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學(xué)位授予單位】:湘潭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D917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東民;;行非所學(xué) 背棄師門——讀《史記·李斯列傳》有感[J];遼寧行政學(xué)院學(xué)報;2011年07期
2 蔡世晶;;淺析荀子的禮法思[J];學(xué)理論;2011年23期
3 莊吟茜;;荀子與西方哲人的對話[J];法制與社會;2011年22期
4 曹文彪;;荀子的儒論繹義[J];當(dāng)代社科視野;2011年Z1期
5 余多星;;荀子的名稱約定俗成說思想評析——兼論與因果歷史命名理論的融合[J];理論界;2011年07期
6 余博汝;劉楊;;論中西法治思想的差異及其當(dāng)代啟示——以荀子和西塞羅為例[J];甘肅社會科學(xué);2011年04期
7 譚紹江;;論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學(xué)[J];武漢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科學(xué)版);2011年05期
8 楊國榮;;中國傳統(tǒng)“公”、“正”、“公正”觀念的析義和揚棄[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1年08期
9 趙秉志;袁彬;;穿越歷史的犯罪史學(xué)研究——評吳宗憲教授的《西方犯罪學(xué)史》[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1年08期
10 張軍才;;品“學(xué)”[J];民主;2011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梁啟雄;;荀子的正名論[A];中國邏輯思想論文選(1949—1979)[C];1980年
2 泓峻;;從“人性惡”這一前提看荀子禮教思想的人本主義內(nèi)涵——兼談荀子與弗羅依德思想邏輯的相通性[A];全國第三屆生態(tài)美學(xué)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吾敬東;;由精英而大眾:荀子與孔孟倫理思想之別及其意義[A];《與孔子對話——論儒學(xué)的現(xiàn)代生命力》——上海文廟第三屆儒學(xué)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葉舟;;荀子人學(xué)思想建構(gòu)的理論基石——兼評荀子的人性學(xué)說[A];人學(xué)與現(xiàn)代化——全國首屆人學(xué)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5 程二行;;荀子的名學(xué)理論及其“用名三惑”通詁[A];先秦兩漢文學(xué)論集[C];2004年
6 陳德安;;荀子論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yǎng)[A];紀(jì)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許夢瀛;;論荀子的教育目的[A];紀(jì)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倪愫襄;;制度倫理思想的儒法之爭[A];中國倫理學(xué)會會員代表大會暨第12屆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4年
9 焦楊;;從先秦儒家的學(xué)習(xí)理論體系看荀子的學(xué)習(xí)理論[A];儒學(xué)與二十一世紀(jì)文化建設(shè):首善文化的價值闡釋與世界傳播[C];2007年
10 孫中原;;墨家“殺盜非殺人”的命題不是詭辯[A];中國邏輯思想論文選(1949—1979)[C];198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趙京紅 通訊員 蘇曉峰 滕寧;舉辦荀子文化高層論壇[N];臨汾日報;2008年
2 陳中浙;荀子“開源節(jié)流”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N];學(xué)習(xí)時報;2008年
3 記者 柏東麗;山西師范大學(xué)荀子學(xué)院正式成立[N];臨汾日報;2009年
4 山西師范大學(xué) 張煥君;荀子與晉學(xué)[N];光明日報;2009年
5 馬志超;創(chuàng)新研討模式 弘揚荀子文化[N];山西日報;2009年
6 郭志清 王煥偉;創(chuàng)新激活荀子故里 文化振興千年古縣[N];中國文化報;2009年
7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與水[N];中國水利報;2010年
8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與水[N];中國水利報;2010年
9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與水[N];中國水利報;2010年
10 靳懷X>;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與水[N];中國水利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小蘋;荀子傳經(jīng)考[D];浙江大學(xué);2011年
2 喬安水;荀子禮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4年
3 陳冬;先秦儒法思想繼承改造考[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4 袁世杰;禮學(xué)重構(gòu)中的荀子性惡論文藝觀[D];蘇州大學(xué);2003年
5 儲昭華;明分之道[D];武漢大學(xué);2005年
6 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論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05年
7 廉清;荀子榮辱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8年
8 張錚;荀況與“百家爭鳴”時代之終結(jié)[D];吉林大學(xué);2008年
9 王楷;荀子倫理思想研究[D];北京大學(xué);2008年
10 彭歲楓;荀子的禮法君子思想及其現(xiàn)實啟示[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偉;荀子圣人觀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xué);2010年
2 張永光;荀子倫理思想及其現(xiàn)實價值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xué);2010年
3 李剛林;論荀子《樂論》的音樂美學(xué)[D];重慶師范大學(xué);2010年
4 徐良;荀子的理想人格觀研究[D];河北大學(xué);2009年
5 張睿婷;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xué);2010年
6 羅麗平;荀子禮法思想研究[D];寧波大學(xué);2010年
7 段麗麗;荀子“仁本禮用”思想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xué);2010年
8 黃文兵;荀子道德教化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10年
9 白玉良;荀子理想社會思想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xué);2011年
10 房登科;禮法同行天下治[D];揚州大學(xué);2004年
本文編號:21696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2169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