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二醇中毒的研究
本文選題:乙二醇 + 中毒 ; 參考:《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
【摘要】: 目的:通過SD大鼠急性乙二醇中毒的研究,為法醫(yī)病理學、法醫(yī)毒物分析鑒定急性乙二醇中毒提供客觀診斷指標。 方法:本實驗采用劑量為12ml/kg的乙二醇作為灌注劑量,對SD大鼠進行灌注,動物分為2組:正常對照組和急性中毒組。每組進行生化指標、毒化、組織病理及TEM觀察。所有數(shù)據(jù)輸入計算機并采用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結(jié)果: 1.SD大鼠急性乙二醇中毒后,形態(tài)學上證實,心、肝、腎、脾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其中尤以腎損害最重。 2.各器官組織中均有明顯血管損傷:血管內(nèi)皮細胞腫脹脫落、細胞核拉長、深染,平滑肌變性、纖維素性壞死、伴炎細胞侵潤,部分管腔內(nèi)血栓形成。 3.在肝、腎組織學觀察中,可見到淡藍色結(jié)晶管型。在TEM觀察,腎小管上皮胞漿內(nèi)可見到呈圓形、橢圓形高密度電子顆粒,管腔內(nèi)可見中等電子密度的物質(zhì)沉積。 4.在脾臟內(nèi)見到多核巨細胞,尤以中毒12天的SD大鼠中較多。 5.急性乙二醇中毒有明顯肝、腎功能損害及電解質(zhì)紊亂。 6.氣相色譜法是一種快速、準確的乙二醇定性、定量方法,本實驗檢測的大鼠灌胃后2天內(nèi)在相應保留時間有明顯的乙二醇峰出現(xiàn),且峰面積的大小與灌胃劑量成正相關(guān),中毒4天、8天、12天組血清中未檢出乙二醇。 結(jié)論: 1.乙二醇中毒從生化指標及形態(tài)學證實存在心、肝、腎臟損傷、尤以腎臟損傷明顯(靶器官)。 2.乙二醇中毒存在血管壁損傷。 3.乙二醇中毒在腎、肝(尤以腎臟明顯)可見淡藍色管型結(jié)晶。 4.乙二醇中毒脾臟內(nèi)有多核巨細胞形成。 5.乙二醇中毒存在電解質(zhì)紊亂。 6.乙二醇中毒毒物檢測:中毒兩天以內(nèi)直接檢測乙二醇,如存活時間超過2天以上則須檢測其代謝緩慢的代謝產(chǎn)物乙醇酸。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an objective diagnostic index for forensic pathology and toxicological analysis of acute ethylene glycol poisoning in SD rats. Methods: SD rats were perfused with ethylene glycol (12ml/kg) as the perfusion dose. Th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acute poisoning group. Biochemical indexes, toxicosis, histopathology and TEM were observed in each group. All data input computer and statistical software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1. After acute ethylene glycol poisoning in SD rats, morphologically, the heart, liver, kidney, spleen and so on were found to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damage, especially the kidney damage was the most serious. 2. There were obvious vascular injury in all organs and tissues: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swelling and shedding, nucleus elongating, deep staining, smooth muscle degeneration, cellulose necrosis, inflammatory cells invading and thrombosis forming in some lumen. Light blue crystalline tubules were observed in liver and kidney histology. Tem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in the cytoplasm of renal tubular epithelium, circular and elliptical high density electron particles could be seen, and the deposition of medium electron density could be seen in the lumen of renal tubular epithelium. 4. 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 were found in the spleen, especially in SD rats which were poisoned for 12 days. Acute ethylene glycol poisoning has obvious liver, kidney function damage and electrolyte disturbance. 6. Gas chromatography is a rapid and accurat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ethylene glycol. The peak of ethylene glycol appeared in the corresponding retention time within 2 days after gastric perfusion in rats, and the peak are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ose of gastric perfusion. No ethylene glycol was detected in serum of the group of 4 days and 8 days and 12 days of poisoning. Conclusion: 1. Ethylene glycol poisoning has been confirmed by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morphology of heart, liver, kidney injury, especially in the kidney damage (target organ). 2. Ethylene glycol poisoning has vascular wall damage. 3. Ethylene glycol poisoning in the kidney, liver (especially the kidney) visible light blue tubular crystallization. 4. 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 were formed in spleen after ethylene glycol poisoning. Electrolyte disturbance in ethylene glycol poisoning. 6. Ethylene glycol poisoning poison detection: poisoning within two days of direct detection of ethylene glycol, if the survival time of more than 2 days must be tested for its slow metabolite glycolic acid.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D919.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祥元,黃仁魏,李銘權(quán),肖若芝,楊萬里,林東軍;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成人急性白血病[J];中國腫瘤臨床;1997年04期
2 胡宗蘭;AA方案治療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10例[J];臨床血液學雜志;1999年06期
3 玄繼昌,鄭海峰,蔣慶耀;米托蒽醌聯(lián)合阿克拉霉素治療難治性白血病[J];陜西腫瘤醫(yī)學;1999年01期
4 吳偉鴻,李翠瓊;急性氟乙酰胺中毒11例臨床分析[J];勞動醫(yī)學;2000年03期
5 馮光明,曹慧,田麗;急性腎功能衰竭41例臨床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0年09期
6 盧潔!266003,谷仁凱!266003,雷珂!266003,王學淳,孫立榮!266003,龐秀英!266003,李學榮!266003,董增義!266003;兒童急性白血病T細胞受體δ、γ基因重排連接區(qū)序列的動態(tài)分析[J];中華血液學雜志;2000年06期
7 麻生文,戎有平,郭宏峰;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多藥耐藥基因與其免疫表型的關(guān)系[J];白血病;2000年01期
8 吳非,沈小玲,徐文俊;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療后校正QT間期離散度分析[J];九江醫(yī)學;2000年02期
9 朱朝霞;19例急性大出血圍術(shù)期繼發(fā)左心衰竭的護理體會[J];九江醫(yī)學;2000年04期
10 吳志強,區(qū)美馨;急性腦血管病血和腦脊液中精氨酸加壓素含量變化的意義[J];江西醫(yī)藥;2000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鐘遠鳴;寧運乾;張家立;李智斐;伍亮;;持續(xù)顱骨牽引配合葛根湯加味治療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癥[A];第三屆中西醫(yī)結(jié)合脊柱及相關(guān)疾病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李云生;蔡麗敏;柯穎杰;程勇軍;戴再友;林曦;吳光華;;甲型副傷寒并發(fā)急性腎功能衰竭臨床分析[A];2008年浙江省腎臟病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3 閻玲;王澤民;馮利;;中醫(yī)藥治療急性白血病研究進展[A];2009年首屆全國中西醫(yī)腫瘤博士及中青年醫(yī)師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王正桂;劉全;;D-二聚體在急性主動脈綜合征中的臨床應用[A];第十三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1年
5 甘永雄;;急性毒鼠強中毒患者50例分析[A];2004年浙江省危重病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6 譚美春;張連東;;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急性左心衰竭的療效觀察[A];第六屆全國危重病學術(shù)交流大會論文匯編[C];2005年
7 王海亭;蔣忠仆;申麒;毛冬讓;任利軍;黃力光;王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介人性動脈治療[A];第二屆全國非血管性與血管性介入新技術(shù)學術(shù)研討會暨第三屆介入放射學新技術(shù)提高班論文匯編[C];2005年
8 張建明;曹燁民;鄭云龍;陳強;葛新;羅振東;方圓;;清營化瘀顆粒防治家兔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實驗研究[A];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師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年會會議資料[C];2007年
9 帖利軍;Li Aihong;Ingela Goransson;Gr銉an Roos;Jeffrey kutok;顧龍君;;抗原受體基因重排在兒童T-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表達[A];西北五�。▍^(qū))第六屆兒科學術(shù)交流大會論文匯編[C];2008年
10 王其新;;急性冠心脈綜合征的防治進展——從概念演變到策略更新[A];第十屆全國老年醫(yī)學進展學術(shù)會議暨江蘇省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會老年分會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關(guān)平;儋州部分鄉(xiāng)鎮(zhèn)突發(fā)急性腸道傳染病[N];海南日報;2008年
2 記者 劉霞;科學家首次解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人基因組[N];科技日報;2008年
3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泌尿外科 李振華 孔垂?jié)?整理 郭秀芝 閻紅;急性腎梗塞 勿與腎絞痛相混[N];健康報;2010年
4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急診科 丁寧;急性昏迷處理流程[N];健康報;2010年
5 通訊員 吳葉青;天氣多變 久坐不動者要防急性腰椎病[N];家庭醫(yī)生報;2010年
6 解放軍總醫(yī)院南樓心血管二科主任醫(yī)師 駱雷鳴;關(guān)心護腎齊上陣[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劉景峰;依循臨床路徑治療急性STEMI[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0年
8 本報駐德國記者 劉華新;急性腸道疾病在歐洲擴散[N];人民日報;2011年
9 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醫(yī)院 吳志;天氣多變易面癱[N];保健時報;2010年
10 阿炳;“鱷魚漆”與國際品牌爭市場[N];國際商報;200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兵;大鼠急性創(chuàng)傷性深靜脈血栓模型建立及股靜脈基因表達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05年
2 劉軍;L型鈣通道和炎癥因子C反應蛋白在肺靜脈源性房顫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3 解琳娜;小鼠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免疫學特性及其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響[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6年
4 沈權(quán);抑癌基因PTEN mRNA在白血病中的表達及意義[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5年
5 張運劍;肺栓塞大鼠動脈內(nèi)膜增生及低分子肝素干預作用的實驗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5年
6 鹿全意;急性白血病細胞癌基因表達及其臨床意義的研究[D];浙江醫(yī)科大學;1996年
7 牟海波;受者來源的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處理的樹突狀細胞誘導異基因骨髓移植免疫耐受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8 鄭智超;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劑左心聲學造影的實驗及臨床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9 朱曉華;糖皮質(zhì)激素受體表達與兒童白血病激素治療敏感性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10 陳峰;mIL-10基因轉(zhuǎn)染修飾骨髓間充質(zhì)干/祖細胞在H-2單倍型骨髓移植aGVHD模型中的免疫生物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偉;急性乙二醇中毒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夏彩鳳;急性下肢缺血病因的臨床異同及缺血程度影響因素的探討[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鄭慧蕾;纖維蛋白原和載脂蛋白A-Ⅳ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漿中的表達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劉紅;惡性血液病FLT3基因突變的檢測及臨床意義[D];青島大學;2006年
5 劉冰;姜樹民教授治療急性肝損傷的經(jīng)驗總結(jié)[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6 王海濱;不同劑量辛伐他汀對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脂及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的影響[D];山東大學;2005年
7 吳天秭;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向急性白血病轉(zhuǎn)化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8 趙福琴;鹽霉素對家兔急性、亞慢性毒性機理的研究[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9 郭慧敏;急性白血病患者MLL基因重排與FLT3/ITD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何影浩;白藥貼膏外敷治療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0727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2072753.html